学术投稿

血栓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李雅梅

关键词:血栓通,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效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血栓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血栓通软胶囊,观察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均较为轻微,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消失,部分患者停药后相关反应即消失,均无后遗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血栓通注射的临床效果要优于血栓通软胶囊,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应注重不良反应的监测,做好对症处理,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影响.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与常规护理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初产妇开展助产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以及分娩球+自由体位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7月~2016年12月10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对初产妇分组;对照组:助产护理工作期间选择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助产护理工作期间选择分娩球+自由体位方法;对两组初产妇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以及产程用时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分娩结局同对照组分娩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同对照组初产妇比较,呈现出的优势明显(P<0.05);观察组产程用时同对照组初产妇比较,减少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在开展助产护理工作期间,合理施以分娩球+自由体位干预,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缓解以及分娩结局的改善发挥的促进作用显著,从而对于产程进展可以加以有效促进.

    作者:孔木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手术室实习护生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观察组实施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理论考核以及操作考核的成绩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使用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宫外孕的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腹部疼痛持续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病人采取腹腔镜的手术的效果可靠,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较少,对病人手术以后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彦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用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某医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并对其进行12个月的随访.采用VAS疼痛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及SF-36生存质量评分方法对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状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当天、随访3个月、随访12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有明显下降,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有显著增加,SF-36生存质量评分则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显著提高患者的腰椎活动功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议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特点及终止妊娠时机选择

    目的:浅议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特点及终止妊娠时机选择.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40例以作观察,将1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为对照组,将25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的病情特点,分析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结果:通过对两组孕妇进行辅助检查,发现两组孕妇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现,两组分娩孕周、胎盘早剥、腹水情况有着显著差异(P<0.05),两组孕妇围产儿结局比较也差异明显(P<0.05).结论: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较早发性更温和,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并发症较多,且母婴的预后能力差,应积极预防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若已发生则需尽量延长孕周,再选择合适的时间终止妊娠,以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许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易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护理策略.方法:分析我院14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发生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易发生肠梗阻与保护性约束,少运动,少饮水,高纤维食物摄入不足、精神反映迟滞,使用第一代抗精神障碍药、脑功能损害引起的沟通、表达障碍,精神障碍衰退期以及医护人员的巡视、观察不到位、不够细致有关.结论: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发生肠梗阻容易被忽视,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加强沟通,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关注大小便,三天没有排便的患者要报告医生处理,同时注意检查腹部体征,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策略.

    作者:黄爱欣;卢宝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采取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老年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予以卡马西平治疗)与观察组(n=44,予以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治疗后2w、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A型肉毒毒素治疗,可显著减轻疼痛程度,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阎阳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降低早产儿NEC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降低早产儿NEC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早产儿,对对照组早产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对观察组早产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比并分析两组早产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例数为3例,与对照组早产儿的15例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例数为0例,与对照组早产儿的4例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早产儿家长的满意度(93.33%)与对照组早产儿家长(6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早产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早产儿发生NEC的情况.

    作者:沈雯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在青光眼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青光眼排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及门诊的青光眼患者139例,均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并结合患者症状表现与UBM特征进行观察.结果: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符合《青光眼学》制定的青光眼诊断标准,共计139例,249眼.其中86例(162眼)属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38眼)属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3例(49眼)为继发性青光眼包括:①3例(3眼)属于房角后退型青光眼,②25例(42眼)晶状体膨胀继发青光眼,③5例(5眼)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1例(1眼)睫状环阻滞型青光眼(俗称恶性青光眼);不同类型青光眼在超声生物显微镜下具有不同特征,有良好鉴别诊断价值.结论:青光眼的临床诊断中采取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可鉴别诊断青光眼的类型,为后期治疗提供个体化方案指导,检测准确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易;潘启勇;邓春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雌孕激素替代联合维药调经抗衰汤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及其副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对卵巢早衰患者采用雌孕激素替代联合维药调经抗衰汤治疗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69例,选取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A,采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再选取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B,采用维药调经抗衰汤治疗;剩余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雌孕激素替代联合维药调经抗衰汤治疗.三组患者疗程均为三周,对比疗效间差异. 结果:观察组在K评分以及副作用出现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A、B,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替代联合维药调经抗衰汤治疗卵巢早衰具有起效迅速、缩短治疗时间以及副作用小的特点,可用于临床治疗使用.

    作者:伊帕尔古丽·刀来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并分析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对照组)以及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8例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观察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的是个性化护理.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移植皮瓣存活良好,但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彭爽;丁秀荣;郑丽颖;张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对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化的认识, 降低腹痛为首发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发生率,帮助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误诊为急性胃肠炎5例,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阑尾炎1例,急性胆囊炎2例,肾结石2例,所有患者经正规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酮体转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得到纠正,腹痛随之完全缓解.结论:以腹痛为首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一般较为严重,易与急腹症等相混淆,在检查中往往会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临床医师应对该类患者提高认识,加强病史询问,全面体检,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11例中青年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211例中青年健康体检结果及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211例中青年健康体检资料,分析发现对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的认识有偏差,重视不够,不能坚持服用降压药物.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有必要对超重、肥胖及高血压者进行健康宣教,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的认识及理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坚持正规系统的药物治疗,从而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作者:齐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6年患有非感染性腹泻的患儿140例,对照组的患儿单纯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症状明显减轻,且结果主要表现为研究组的患儿症状改善的程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症状消失的时间要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患儿.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蒙脱石散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上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韩立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

    目的:研究在CT增强检查中采取静脉留置针之后实施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CT增强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60)与实验组(n=60),所有患者均实行静脉留置针,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施全面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CT增强检查患者造影剂渗漏发生发生率3.33%、护理满意度评分(90.23±5.23)分等指标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显示意义.结论:将全面护理干预应用在静脉留置针处理的CT增强检查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降低造影剂渗漏率,提升满意度.

    作者:马预芝;孙红霞;张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分析并研究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先入院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后入院的44例为观察组,用替吉奥进行单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并且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映情况.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替吉奥单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瑞霞;张旭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94%,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蓝光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持续性蓝光治疗相当,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病痛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痛护理干预应用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个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X2=8.912,P=0.002),且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侯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4月儿科收治的94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儿科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观察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关系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壮药竹筒拔罐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壮药竹筒拔罐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物竹筒拔罐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1%(P<0.05).结论:壮药竹筒拔罐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