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欣;卢宝员
目的:研究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青光眼排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及门诊的青光眼患者139例,均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并结合患者症状表现与UBM特征进行观察.结果: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符合《青光眼学》制定的青光眼诊断标准,共计139例,249眼.其中86例(162眼)属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38眼)属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3例(49眼)为继发性青光眼包括:①3例(3眼)属于房角后退型青光眼,②25例(42眼)晶状体膨胀继发青光眼,③5例(5眼)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1例(1眼)睫状环阻滞型青光眼(俗称恶性青光眼);不同类型青光眼在超声生物显微镜下具有不同特征,有良好鉴别诊断价值.结论:青光眼的临床诊断中采取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可鉴别诊断青光眼的类型,为后期治疗提供个体化方案指导,检测准确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易;潘启勇;邓春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为成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总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显著提升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分阶段、不等比例和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并在同地区、同性别、年龄相近、身高相似 (≤5cm)的正常儿童进行1:1配对.结果: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4.3%,超重检出5.9%;与儿童食欲、挑食以及进食进度等有关.结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上升幅度明显,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控制其发生.
作者:周晓倩;张明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肿瘤患者进行PICC 置管过程实施非计划性拔管干预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PICC 导管治疗的肿瘤患者中遵循随机原则选取128例,分为观察组64例,在治疗中给予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干预,对照组64例,按常规治疗留置 PICC 导管,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非计划性发生概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进行干预后,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 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给予PICC 导管预见性护理干预,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莲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搜集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74例.依照数字随机抽样方式分成常规组与优质组,各组患儿37例,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优质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常规组患儿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常规组小,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张娇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严重肝脏外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情况.方法: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严重肝脏外伤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法.分析观察患者术后恢复与并发症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中,1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9.7%;其中继发性出血4例,胆漏2例,严重腹腔感染5例,黄疸1例,胃肠道出血1例;治愈12例,死亡2例,继发性出血与深部霉菌感染各1例.结论:严重肝脏外伤术后并发症伤情胸腺,需立即进行复苏,掌握手术时机,准确予以手术治疗,利用动脉栓塞、静脉球囊等技术止血,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姚浩琛;马文聪;谷立通;张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不同方式修复牙齿楔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牙体楔形缺损患者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了1组(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2组(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3组(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观察和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充填后6个月,三组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2.4%、91.2%、94.1%,2.3组显著高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对牙体楔形缺损修复具有较高的修复效果,对改善和提高患者牙齿修复后咀嚼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4月儿科收治的94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儿科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观察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关系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输液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4例急诊输液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和出现护患纠纷的概率.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1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5.63%,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3.13%,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输液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使急诊输液护理效果更好.
作者:徐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实际的癌症疼痛治疗中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间的50例癌症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奇偶法将其分为数量均等的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各有25例,该50例患者均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又称盐酸吗啡或者是MHST药物)给与止痛治疗,其中25例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操作,而25例实验组患者则给与其疼痛护理操作,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了不同护理治疗之后实际止痛效果.结果:在实施了不同的护理治疗之后实验组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表现为零级疼痛,4例患者表现为一级疼痛,1例患者表现为二级疼痛;而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11例患者表现为零级疼痛,5例患者表现为一级疼痛,5例患者表现为二级疼痛,4例患者表现为三级疼痛.两组患者数据对比较为明显.结论:在实际的癌症疼痛治疗中应用疼痛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疼痛表现状况较为良好,因而可以将该种护理路径方式在现今以及后续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性的推广应用,进而使更多癌症疼痛患者受益!
作者:丛志军;吕召莉;何丽颖;田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宫内缺氧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行超声检查及分娩的94例孕妇为本研究对象,根据胎儿宫内是否缺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和肾动脉血流的测值.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研究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PI、RI和S/D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胎儿脐动脉的PI、RI和S/D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宫内缺氧检测中,可发现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30例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0名,将30名患者均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实验时间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结果: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的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进行老年全膝关节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膝关节的痊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莉君;周岚;王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慢阻肺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诊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满意度和焦虑改变情况以及抑郁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方面,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效果较好,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武晓川;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臭氧仪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式.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臭氧仪治疗的100例阴道炎患者,双盲法纳入干预组与对照组(n=50).为两组患者实施臭氧仪阴道冲洗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且干预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臭氧仪治疗阴道炎疗效显著,辅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式,有效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刘照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应用护理干预对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均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则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剖宫产后24h、48h、72h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后应用护理干预方案护理患者有助于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及产妇产后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娟;姚明莺;袁凤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贴肚脐穴位治疗小儿痒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小儿痒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同时采用炉甘石洗剂涂擦后,联合中药贴肚脐穴位治疗后;对照组46例,采用炉甘石洗剂涂擦后, 2组疗程均为1周.以小儿皮肤的红斑、瘙痒程度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小儿皮肤的红斑、瘙痒程度,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54.34%.结论:小儿痒疹多在儿童期发病,四肢伸侧为常见部位,但背部、头面部等均可发生.
作者:顾兰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6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给予该组患者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该组单纯化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发应.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7.50%,对照组总缓解率为71.8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法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进行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能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毕雅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10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55)和优质组(n=55),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对所有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ICU时间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效果优良.
作者:吴成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11例中青年健康体检结果及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211例中青年健康体检资料,分析发现对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的认识有偏差,重视不够,不能坚持服用降压药物.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有必要对超重、肥胖及高血压者进行健康宣教,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的认识及理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坚持正规系统的药物治疗,从而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作者:齐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对顽固性外阴瘙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院内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8例顽固性外阴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瘙痒评分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顽固性外阴瘙痒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陈雅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