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护理体会

彭爽;丁秀荣;郑丽颖;张艳秋

关键词:四肢骨肿瘤切除, 软组织缺损修复,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对照组)以及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8例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观察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的是个性化护理.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移植皮瓣存活良好,但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和治疗效果.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将纳入产妇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性护理,在基础护理干预上给予观察组产妇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生产后2h、24h时的平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平均值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数值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使产后平均出血量显著降低,干预效果良好,妇产科应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曹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入住我院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产前对其采取血糖控制措施,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58),对照组为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观察组为血糖控制满意的患者.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情况和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感染、早产、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死胎、窒息、胎儿畸形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能有效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妊娠不利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孙良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在骨科患者术后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办法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术后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积极主动性和相关方面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给临床医学带来很大帮助,值得被推广运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方法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方法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呈现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急诊患者救治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起到明显效果,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焦虑和抑郁方面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美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慢阻肺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诊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满意度和焦虑改变情况以及抑郁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方面,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效果较好,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武晓川;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86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进行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5±5.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4.5±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予以围术期护理方法,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焦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应用热毒宁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热毒宁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门诊诊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维生素C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热毒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发热消失、咳嗽消失以及咽喉部充血消失时间均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热毒宁治疗,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作者:高艳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产科门诊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与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出现的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是介于正常血糖和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状态或过渡阶段.1964年O′sullivan等,首次描述GDM,1979年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型.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GDM呈上升趋势,有学者预测,21世纪将是糖尿病世纪.GDM和GIGT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增加难产机会及围生儿患病率.本院2005年1月开始进行GDM筛查,确诊为GDM和GIGT进行围生期监测及系统管理,改善了妊娠结局及预后.

    作者:古丽巴哈尔·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产科住院产妇9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45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进行产房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助产质量及产房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助产质量评分(95.21±1.8),对照组助产质量评分(63.4±2.24),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房内感染率为6.67%,对照组产房感染率为22.2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产房舒适护理,能够提高助产质量,降低产房内的感染率.

    作者:聂成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食管癌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护理服务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范围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病例选择数为66例.66例食管癌患者均择期行手术治疗.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6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调查.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人性化护理,n=33)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33).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0%(32/33)、78.8%(26/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部血肿神经内科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微创介入脑部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0的观察护理效果.脑部血肿患者进行微创介入清除后的护理效果.结果:采取微创手术后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清除效率,并结合整体护理,降低熟手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干预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虞宇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门急诊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6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组30例(阶段性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常规措施);观察2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96.67%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中运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反复性发作,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远;刘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分阶段、不等比例和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并在同地区、同性别、年龄相近、身高相似 (≤5cm)的正常儿童进行1:1配对.结果: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4.3%,超重检出5.9%;与儿童食欲、挑食以及进食进度等有关.结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上升幅度明显,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控制其发生.

    作者:周晓倩;张明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析乳腺癌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应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护理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心里情绪、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丁秀荣;刘丽爽;张莹;曹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4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接受开腹切除术的21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接受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后对两组子宫腺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手术用时、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同参照组比对较短,数据由软件包计算,统计学意义呈现.结论:子宫腺肌瘤予以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

    作者: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近3 年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结合相应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分析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发现,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方面的因素、管理方面的因素以及技术方面的因素;针对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让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危险性有效降低.结论:对手术室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让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提升,并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等,能让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让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成建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以及参照组(n=45),参照组实行常规的前置胎盘护理,研究组实行综合前置胎盘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以及产后感染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以及产后感染率与参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出血量,保证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雪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实施及效果.方法:我院肝胆外科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将2015年1月前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后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6%(48/50),远高于对照组70%(35/50)(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全面落实压疮程序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压疮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深受患者的一致认可,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吴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析膝关节周围骨肿瘤置换术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提高技术配合水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7例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关节置换手术配合总结经验及教训.结果: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肿瘤切除并行特制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历时2-3h,平均出血量为300 ml,术后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国际保肢学会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5例.结论: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配合及护理工作,正确使用器械,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李丹;郑丽颖;夏小红;张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