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焦文娟

关键词:老年,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围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86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进行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5±5.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4.5±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予以围术期护理方法,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分析综合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胃癌患者,患者均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就诊,根据随机抽签法确定分组,即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够提高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孟红霞;成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修复方式对牙齿楔形缺损修复的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不同方式修复牙齿楔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牙体楔形缺损患者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了1组(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2组(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3组(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观察和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充填后6个月,三组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2.4%、91.2%、94.1%,2.3组显著高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对牙体楔形缺损修复具有较高的修复效果,对改善和提高患者牙齿修复后咀嚼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合方治疗外感咳嗽举隅

    外感咳嗽是感受外邪,肺气不利所致.对于复杂病机的咳嗽,使用合方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陈云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护理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产期的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血糖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出现明显改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者2.5%明显较低(对照组为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中应用效果分析发现,其降低患者血糖效果良好,同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30例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对30例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0名,将30名患者均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实验时间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结果: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的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进行老年全膝关节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膝关节的痊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莉君;周岚;王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临床治疗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提高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接受诊治的165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研究对象当中,共有50例轻型患者,共有59例中型患者,共有56例重型患者,依照病情程度共分为三组.本次所有乳腺增生症患者均采用消结安胶囊同时联合溴隐亭与维生素E胶丸进行治疗,对这三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轻型乳腺增生症患者来说,17例患者经治疗显著,13例患者经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对于中度乳腺增生症的患者来说,52例患者经治疗显著,3例患者经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对于重度乳腺增生症的患者来说,29例患者经治疗显著,3例患者经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因此,中度乳腺增生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消结安胶囊同时联合溴隐亭与维生素E胶丸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不过此种治疗方式对于中度乳腺增生症的患者临床疗效更为明显,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旭光;陈瑞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究临床护理中如何运用静脉留置针

    目的:分析在临床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对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结果:通过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的实施,可提升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结论:在临床护理中有效予以护理干预,有效掌握应用方法,可提升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姜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系统多元化教学模式在CCU护生带教的运用

    目的:探索总结CCU护生临床带教工作经验与体会.方法:按照我院护理部及护理学院实习大纲要求,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带教计划,采用系统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护生实行一对一带教.结果:通过六周的临床实习,护生的专科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有所提高.结论:由CCU培养的护生,均有独立工作能力及应急能力,能够在极短时间内,顺利地成为一名符合临床需要的合格助理责任护士.

    作者:何红文;黄飞;陆泓兆;廖霜;林梦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不同年龄组的发病情况

    目的:探讨并分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不同年龄组的发病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前来我院体检及妇科门诊治疗的3200例患者实施细胞学技术(TCT)进行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阳性病例为:诊断的结果≥ASC(不典型鳞状细胞).并按照15岁的年龄间隔进行分组比较.结果:26~40岁的年龄组有198例患者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组,发生率高达为6.19%;≤25岁的年龄组有69例,发生率为2.16%;41~55岁的年龄组有42例,发生率为1.31%;≥56岁的年龄组有22例,发生率为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在26~40岁是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多发阶段,建议26~40岁的年龄阶段有发生性关系的妇女定期到医院做宫颈癌筛查,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程雪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助产士门诊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我院开展助产士门诊服务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接受助产士产前指导的初产孕妇2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只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的初产孕妇1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发生情况、分娩方式选择、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 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门诊能有效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杨贵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在骨科患者术后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办法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术后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积极主动性和相关方面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给临床医学带来很大帮助,值得被推广运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工作中潜在性纠纷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增强,患者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护理纠纷也越来越多,这其中有外界的因素,也有医院内部工作上的缺陷.本文拟通过对临床护理中潜在性纠纷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对医院自身建设及社会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王凤成;杨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资源开发与教学应用

    通过对开发多种优质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资源并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平台教学进行的研究, 分析不同类型微课资源的实际应用空间, 探讨中职病理学实践课程微课在资源开发、 课堂教学和后继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樊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实行不同分娩方式对康复结果以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计算机表法法将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将采取实行剖宫产产妇作为参照组,将采实行顺产产妇作为实验组,对两组产妇经不同方式分娩之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对症治疗之后盆底肌力评分以及盆底肌肌力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且对比差异性相对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产妇分娩中不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可能降低盆底肌力,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等治疗可以尽早恢复患者盆底肌力.

    作者:李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2017年期间我校60名专科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在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时,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教学,观察组学生实施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教学.观察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采用相同的课程教学测评试题对两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学生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护理学基础课程可利用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进行教学,学生对于该教学方法的认可和接受度较高,不但能帮助提高学生成绩,更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孙广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助产护理用于临床肩难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助产护理对肩难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年4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存在这一病症的产妇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共50人,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共50人,使用新型助产护理方法.对这两组病患具体的生产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后者在观察过程中各项数据表现均由于前者.结论:助产护理方法能有效的帮助肩难产患者顺利生产,这一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

    作者:郑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采取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老年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予以卡马西平治疗)与观察组(n=44,予以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治疗后2w、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A型肉毒毒素治疗,可显著减轻疼痛程度,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阎阳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人工泪液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分析人工泪液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60例,115眼)仅给予人工泪液凝胶(卡波姆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60例117眼)采取人工泪液凝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干眼症的治疗,采用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具有疗效显著的优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洁琼;汤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静脉输注维生素C预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亚砷酸所致周围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维生素C预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用亚砷酸治疗后发生周围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预防组(62例).在诱导缓解期对照组单用亚砷酸治疗;预防组用亚砷酸治疗后再输注维生素C1000mg/d.结果:两组在诱导缓解治疗后一个月对发生周围神经炎的观察,对照组与预防组发生率分别为29.03%和6.45%,预防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联合维生素C能有效降低其所致的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

    作者:陈俞希;糜公仆;蒲成秀;赵中月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口腔肿瘤复发治疗的心理干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肿瘤复发治疗的心理干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口腔肿瘤复发患者的心理分析,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实行早期救治与心理干预一体化的治疗.结果:通过心理干预患者生存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心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

    作者:李梅;夏小红;郑丽颖;张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