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门诊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与管理

古丽巴哈尔·阿不都热依木

关键词: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出现的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是介于正常血糖和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状态或过渡阶段.1964年O′sullivan等,首次描述GDM,1979年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型.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GDM呈上升趋势,有学者预测,21世纪将是糖尿病世纪.GDM和GIGT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增加难产机会及围生儿患病率.本院2005年1月开始进行GDM筛查,确诊为GDM和GIGT进行围生期监测及系统管理,改善了妊娠结局及预后.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光照疗法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皮肤及巩膜的黄染.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部分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使血中胆红素浓度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导致严重后遗症或死亡.

    作者:倪艳丽;唐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86例患儿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3例/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红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另一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对比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7.67%)以及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效果优越.

    作者:陈晓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4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接受开腹切除术的21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接受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后对两组子宫腺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手术用时、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同参照组比对较短,数据由软件包计算,统计学意义呈现.结论:子宫腺肌瘤予以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

    作者: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分析综合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胃癌患者,患者均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就诊,根据随机抽签法确定分组,即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够提高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孟红霞;成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生儿黄疸症的护理要点分析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症的护理要点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新生儿黄疸症患儿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整体组.常规组采取普通护理模式;整体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胆红素复常时间、退黄时间、住院总时间;腹泻、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整体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整体组胆红素复常时间、退黄时间、住院总时间显著比常规组短,P<0.05;整体组腹泻、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症给予整体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胆红素复常,缩短住院时间,患儿家长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冯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龄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诊治策略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诊治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围术期的诊治策略进行总结.结果:58例患者中出现2例(3.4%)吻合口瘘,3例(5.2%)肺部感染,6例(10.3%)胸部切口感染,7例(12.1%)心律失常,经过围术期个性化胰岛素、抗感染、抗心律失常、营养支持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指导,现已全部康复出院,患者满意度高达100%.结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危险性,积极控制血糖并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有利于降低手术失败率,提高患者对临床诊治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杨於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对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

    目的:对肿瘤患者进行PICC 置管过程实施非计划性拔管干预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PICC 导管治疗的肿瘤患者中遵循随机原则选取128例,分为观察组64例,在治疗中给予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干预,对照组64例,按常规治疗留置 PICC 导管,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非计划性发生概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进行干预后,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 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给予PICC 导管预见性护理干预,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莲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

    目的:分析产后新生儿的脐部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在预防脐炎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400例在本院产科足月分娩的新生儿资料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给予传统方法照看的新生儿记为对照组,给予不干预护理的新生儿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出血、感染等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在产后 3-6天,观察组有37%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远远多于只有7.71%脱落的对照组;在产后7-14d,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情况占总数的60.75%低于对照组的87.9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 14 天后两组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脐部出血和脐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50%和0%均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1.45%和4.34%(P<0.05).结论:不干预脐部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新生儿脐带残端早期脱落,降低脐炎及其他病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吴华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及相应有效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及相应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4例高危妊娠孕妇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综合产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8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的需求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孕妇心理状况,提高孕妇护理满意度,确保孕妇身心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2017年期间我校60名专科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在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时,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教学,观察组学生实施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教学.观察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采用相同的课程教学测评试题对两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学生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护理学基础课程可利用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进行教学,学生对于该教学方法的认可和接受度较高,不但能帮助提高学生成绩,更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孙广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并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治疗的10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资料,根据临床实施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心理状态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SDS 与SAS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赛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为成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总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显著提升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剖宫产妇的手术室护理与心理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手术室护理与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入选病例纳入时间段为2016年6月~2016年12月,均为我院产科收治符合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共160例.将160例产妇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n=80例)、观察组(n=80例).对照组患者剖宫产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患者剖宫产期间实施优质性手术室护理以及联合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疼痛情况、术后康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产妇SAS以及SDS量表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SAS、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进入手术室时时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切皮时、胎儿取出时、以及术后VA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5.1±2.3)h,下床活动时间为(30.8±2.6)h,住院时间为(5.3±0.6)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期间各类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2/80),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对剖宫产期间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6.25%(77/80),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手术期间疼痛感,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同时还具有降低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水平的效果,值得临床实践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继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全面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8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接受全面护理,进行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胆结石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能够收获显著显著,不仅能够促进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的降低,还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

    作者:陈大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进展

    腹腔镜技术在妇科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临床护理措施也随之发展.为了更好地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更人性化地服务患者,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量舒适安全地渡过围手术期.笔者结合多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艳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础窦卵泡数与卵泡刺激素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基础窦卵泡数与卵泡刺激素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700例不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基础窦卵泡数与卵泡刺激素预测卵巢反映性决定是否进入促排卵周期.根据预定方案将这700例不孕患者进行分组,两组分别为350例不孕患者,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卵巢反应性预测表示,A组不孕患者中有335例正常反应,13例低反应,2例高反应.B组不孕患者中有40例正常反应,300例低反应,10例高反应.结论:通过基础窦卵泡数及卵泡刺激素水平能有效的预测卵巢反应性,有助于临床医生对不孕患者更好地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朱兰玉;徐迎春;古岳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频彩超在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在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超声诊断为50例甲状腺腺瘤及10例甲状腺癌的高频彩超诊断资料.结果:经病理证实甲状腺腺瘤45例,甲状腺癌9例,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瘤及甲状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均为90%.结论:高频彩超在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冯庆江;张竞睿;刘志鹏;卢杉;李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牙周病患者种植牙手术前后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牙周病患者于种植牙手术前后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72例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的本院牙周病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36例,观察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碘甘油,相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牙周探诊深度为(4.02±0.79)mm,且生活质量4项评分较高,相比对照组优势大,P<0.05. 结论:牙周病患者种植牙手术前后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谈君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结合会阴体按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会阴体按摩法进行接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的助产技术进行接产.观察组产妇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U型按摩法进行接产.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时的会阴情况、第二产程时问、产时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及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结合会阴体按摩接生技术能提高接产时会阴的完整性,降低会阴侧切率,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时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刘玉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子宫全切除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子宫全切除手术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子宫全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显效时间、麻醉达到高平面时间、麻醉药物的用量及镇痛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全切除手术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理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祖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