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皎
目的:从护理工作者角度,分析住院患儿发生坠床事件的危险因素及探讨护理此类患者的方法.方法:面向我院儿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发生的458例住院患儿发生的2起坠床事件行住院患儿发生坠床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对护理方式进行改革,比较改革前后坠床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改革前患儿坠床事件发生情况少于改革后,改革前护理总满意率76.20%低于改革后91.22%,P<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理方式进行改革,可大程度地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及改善医患合作关系.
作者:杨永慧;禇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宫内缺氧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行超声检查及分娩的94例孕妇为本研究对象,根据胎儿宫内是否缺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和肾动脉血流的测值.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研究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PI、RI和S/D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胎儿脐动脉的PI、RI和S/D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宫内缺氧检测中,可发现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采取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老年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予以卡马西平治疗)与观察组(n=44,予以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治疗后2w、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A型肉毒毒素治疗,可显著减轻疼痛程度,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阎阳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牙周病患者于种植牙手术前后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72例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的本院牙周病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36例,观察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碘甘油,相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牙周探诊深度为(4.02±0.79)mm,且生活质量4项评分较高,相比对照组优势大,P<0.05. 结论:牙周病患者种植牙手术前后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谈君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产后新生儿的脐部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在预防脐炎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400例在本院产科足月分娩的新生儿资料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给予传统方法照看的新生儿记为对照组,给予不干预护理的新生儿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出血、感染等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在产后 3-6天,观察组有37%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远远多于只有7.71%脱落的对照组;在产后7-14d,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情况占总数的60.75%低于对照组的87.9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 14 天后两组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脐部出血和脐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50%和0%均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1.45%和4.34%(P<0.05).结论:不干预脐部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新生儿脐带残端早期脱落,降低脐炎及其他病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吴华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高压治疗型医用弹力长袜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措施,观察组使用高压治疗型医用弹力长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5d内和5d后初次下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7-10患者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高压治疗型医用弹力长袜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周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外感咳嗽是感受外邪,肺气不利所致.对于复杂病机的咳嗽,使用合方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陈云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肿瘤患者进行PICC 置管过程实施非计划性拔管干预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PICC 导管治疗的肿瘤患者中遵循随机原则选取128例,分为观察组64例,在治疗中给予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干预,对照组64例,按常规治疗留置 PICC 导管,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非计划性发生概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进行干预后,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 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给予PICC 导管预见性护理干预,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莲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在骨科患者术后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办法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术后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积极主动性和相关方面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给临床医学带来很大帮助,值得被推广运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子宫畸形合并妊娠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8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人工流产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宫术,研究组采取宫腔镜行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采取宫腔镜行清宫术治疗效果明显,没有漏吸人流不完全,或者子宫穿孔的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畸形合并妊娠行宫腔镜行清宫术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何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在提高手术室物品准备规范化管理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手术室成立QCC,确定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确认效果后进行检讨与改进,采用巡回护士外出次数检查表统计改善前后外出情况.结果:活动期间手术室共开展手术63台,查检51台,检查表统计结果显示改善后巡回护士外出总次数及平均每台手术外出次数均明显低于改善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降低巡回护士外出次数,从而保证手术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袁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针对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80.0%;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检查时间(7.5±1.7)min,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11.3±2.2)min,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不仅提高了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还缩短了胃镜检查的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宋仙;马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快速病因诊断方式及早期抢救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提升医院抢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14年01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0例内科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法对其临床资料及快速诊断方向进行分析,并总结早期有效急诊抢救措施,观察抢救成功率.结果:1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主要疾病类型有急性中毒、糖尿病并发症和脑卒中;通过积极抢救,成功获救98例.结论:急诊内科昏迷快速病因诊断需将病人病史、辅助检查结果、症状表现特点等多方面情况相结合,快速确诊后并对其实施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能显著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
作者:师庆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肠胃炎患者采取阿莫西林与替硝唑联用治疗的价值.方法:笔者选取分析了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实验组实施阿莫西林与替硝唑联用治疗,对比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整体有效率为94%,对照组整体有效率为80%,两组急性肠胃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肠胃炎患者采取阿莫西林与替硝唑联合方法治疗,整体治疗有效性较高,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程志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30例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0名,将30名患者均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实验时间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结果: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的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进行老年全膝关节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膝关节的痊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莉君;周岚;王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采取埃索美拉唑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5)与试验组(n=25),将实行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00%对比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00%,差异存在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将埃索美拉唑疗法应用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张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10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55)和优质组(n=55),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对所有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ICU时间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效果优良.
作者:吴成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基础窦卵泡数与卵泡刺激素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700例不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基础窦卵泡数与卵泡刺激素预测卵巢反映性决定是否进入促排卵周期.根据预定方案将这700例不孕患者进行分组,两组分别为350例不孕患者,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卵巢反应性预测表示,A组不孕患者中有335例正常反应,13例低反应,2例高反应.B组不孕患者中有40例正常反应,300例低反应,10例高反应.结论:通过基础窦卵泡数及卵泡刺激素水平能有效的预测卵巢反应性,有助于临床医生对不孕患者更好地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朱兰玉;徐迎春;古岳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细化管理指的是深入到每一个细微环节的管理,包括管理思维的缜密,管理内容的精细设计,管理过程的精细操作[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医疗制度的改革,患者猛增,护理缺陷也不断出现,这样既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痛苦,又降低了医院在社会中的信任度.同时还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因此改进病房输液的管理就成了各医院护理管理改革的重点环节.自2016年以来,针对输液护患纠纷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加强了细化管理.使患者满意率明显上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杨乐;王维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出现的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是介于正常血糖和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状态或过渡阶段.1964年O′sullivan等,首次描述GDM,1979年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型.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GDM呈上升趋势,有学者预测,21世纪将是糖尿病世纪.GDM和GIGT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增加难产机会及围生儿患病率.本院2005年1月开始进行GDM筛查,确诊为GDM和GIGT进行围生期监测及系统管理,改善了妊娠结局及预后.
作者:古丽巴哈尔·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