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通过对住院患儿和家长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获益匪浅.他们可以感受到当今护理模式的人性化和优越性,与此同时家长的健康教育观念和社会对儿童护理服务的关注和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需要医疗的同时也需要平等和权力,这些变化无疑是对我们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住院患者他们已经真切的感受到了医疗改革带来的医院的变化,在医院通过正当途径可以维权了,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及建议了.
作者:丁文凤;潘宁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应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护理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心里情绪、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丁秀荣;刘丽爽;张莹;曹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多年在护理过程中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和病例对比分析,分析致使产后出血的因素,得出产后出血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全面分析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后,找出其根源,从而找到产后出血的有效护理措施,使产妇在分娩后能够以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投入到婴儿的照料中.结论:产后出血对产妇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孕妇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田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护理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的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实验,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8名,观察组患者43名,共81名病患.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方法,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后发现,观察组的二期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换药次数也少于对照组,其创面的缩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植皮效果也明显比对照组更佳,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病患的痛苦,并且缩短了病患住院的时间,具有经济效益,所以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海南昌江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分布情况和发病率,加强筛查和干预力度,降低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率.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受检标本2035例送海南省优生优育公共服务中心检测.结果:在2035例受检者中,静止型329例,占17.8%,α基因缺失并突变1095例占59.3%,α复合β地贫304例占16.5%,β基因突变118例占6.4%, 共1846例,城镇居民85例占4.6% ,居住在农村的1761例占95.4% ,汉族392例占21.2% ,少数民族1454例(黎族1438例、瑶族2例、回族5例、壮族6例)占78.8%.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群体、居住农村的居民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和城镇居民,卫计生系统的工作人员应深入农村,大力宣传地中海贫血常识和危害,降低重症地贫患儿的出生率.
作者:何顺成;黄泽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中的风险大大降低,而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剖腹产手术能够挽救胎位不正或脐带绕颈等不能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和母亲的生命、同时可以治疗一些妇科疾病,目前剖腹产手术已经成为产科领域的一种重要术式.但是,行剖腹产手术的产妇发生术中出血的几率也远高于正常分娩的产妇,给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研究预防和治疗剖腹产术中出血的手段和方法,是妇产科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作者:李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并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治疗的10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资料,根据临床实施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心理状态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SDS 与SAS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赛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诊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共有50例,记录5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所选取的所有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间为7天至15天不等,所有患儿通常经过我院治疗后在3天至6天,他们的体温都处在正常状态,患儿的肝脾淋巴结呈逐步回缩的趋势,患儿的血象也呈恢复良好的趋势,同时患儿的肝功也呈慢慢好转的趋势,患儿经过为期14天的治疗2后,被治愈的患者有47例,治愈率率达94%.所有患儿没有一例死亡.一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脾脏肿大只持续3个月左右.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种疾病具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它能够伴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很多患儿的预后都比较好,不仅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检查具有特异性,而且EBV-Ig M检查也具有特异性,可提高此病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采用阿昔洛韦这种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李文燕;王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就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论题,阐明了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内涵及意义;指出了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实施过程;论述了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实施的效果.
作者:陈慧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应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70例心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瞻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d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ICU治疗时间和总住院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ICU瞻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建华;刘娟;陈国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70例进行研究,产妇均接受腰部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体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产妇镇痛有效率明显比观察组低(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产妇的产程中将镇痛分娩和体位护理相配合,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减少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概率,更值得推广.
作者:谢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4月儿科收治的94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儿科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观察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关系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早期并发症施行健康教育路径的预防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本科收治的80例血液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4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健康教育路径.结果:PICC置管一个月后,干预组各项感染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血液肿瘤患者中,可以有效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预防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开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发育带来的影响.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所收治的80例儿童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的保健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探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保健护理方式实施护理,对两组儿童的发育状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护理结果得出,探究组儿童的各个成长发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开展针对性的保健护理措施能促进儿童的体格发育,使儿童更健康的成长.
作者:李丽洁;常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脑血栓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6±1.1)分, 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为(76.1±7.0)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3±1.8)分, 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为(54.6±4.5)分,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 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 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手段.
作者:冯瑞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综合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胃癌患者,患者均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就诊,根据随机抽签法确定分组,即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够提高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孟红霞;成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针对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80.0%;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检查时间(7.5±1.7)min,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11.3±2.2)min,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不仅提高了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还缩短了胃镜检查的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宋仙;马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宣教在慢性胃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宣教,实验组患者使用中医护理宣教.观察两组的宣教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知晓率92.00%,对照组疾病知晓率为6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8.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4.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使用中医护理宣教相对常规的护理宣教更佳,能够提高患者对自我疾病的认知与护理能力,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丽莉;张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索总结CCU护生临床带教工作经验与体会.方法:按照我院护理部及护理学院实习大纲要求,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带教计划,采用系统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护生实行一对一带教.结果:通过六周的临床实习,护生的专科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有所提高.结论:由CCU培养的护生,均有独立工作能力及应急能力,能够在极短时间内,顺利地成为一名符合临床需要的合格助理责任护士.
作者:何红文;黄飞;陆泓兆;廖霜;林梦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并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结肠癌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根据其自身个体差异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给予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得知,治疗组患者治愈1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2例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根据结肠癌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其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较好,对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树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