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占春
目的:针对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1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80.0%;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检查时间(7.5±1.7)min,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11.3±2.2)min,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不仅提高了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还缩短了胃镜检查的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宋仙;马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高压治疗型医用弹力长袜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措施,观察组使用高压治疗型医用弹力长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5d内和5d后初次下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7-10患者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高压治疗型医用弹力长袜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周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10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55)和优质组(n=55),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对所有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ICU时间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效果优良.
作者:吴成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临床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对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结果:通过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的实施,可提升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结论:在临床护理中有效予以护理干预,有效掌握应用方法,可提升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姜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就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科在近一年收治的17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88例.为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症状消退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皮疹、关节肿胀、腹痛、血尿等症状消退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实验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各症状消退,利于患儿病情康复,还可提高家长对我科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代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术室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并且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黄小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对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化的认识, 降低腹痛为首发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发生率,帮助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误诊为急性胃肠炎5例,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阑尾炎1例,急性胆囊炎2例,肾结石2例,所有患者经正规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酮体转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得到纠正,腹痛随之完全缓解.结论:以腹痛为首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一般较为严重,易与急腹症等相混淆,在检查中往往会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临床医师应对该类患者提高认识,加强病史询问,全面体检,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肠内营养在儿童胰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26例胰腺炎患儿中,采取肠内营养19人,12人采用鼻空肠管,7人采用鼻胃管.结果:有9人在出院前改经口饮食,拔管出院,另有10人带管出院,肠内营养门诊随访,病情好转后分别拔管.平均住院时间14.4天.结论:胰腺炎患儿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有利于患儿免疫力的提高,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缪薛琴;陈晓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3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年龄大、有吸烟史、有高血压病史、有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BMI≥25 kg/m2均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P<0.01),其中BMI≥25 kg/m2的危险性高.结论: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严格控制可控制的高危因素,对缓解患者病情发展有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几年来,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对其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院培养更多具备高素质专业技能的护理人才护理实习生是医院一项重要的人才储备工作.这是护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环节,带教水平会对其护理技能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提高护理实习生带教的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本文结合多年的带教经验,对当前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解决策略展开了具体分析.
作者:王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护理服务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范围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病例选择数为66例.66例食管癌患者均择期行手术治疗.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6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调查.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人性化护理,n=33)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33).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0%(32/33)、78.8%(26/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双醋瑞因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均为46例,对照组予以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予以双醋瑞因治疗,对2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醋瑞因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治疗药物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肖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娩应用全程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科室的160例产妇,按照不同护理方案把他们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产妇都是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程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分娩疼痛评价中,对照组轻度15例,中度42例,重度23例,观察组轻度24例,中度51例,重度5例,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对比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7.5%,观察组是98.8%,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分娩应用全程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满意,可明显减轻分娩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胥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产妇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为产妇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本院产科于 2015 年 6 月~2016 年 5 月收治的 144 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方法与措施;选取本院产科于 2012 年 6 月~2013 年 5 月 128 例初产妇,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指导母乳喂养.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 1 周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 6 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行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的效果明显,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增加产后泌乳量,并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产后 6 个月内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有利于保证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华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初产妇开展助产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以及分娩球+自由体位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7月~2016年12月10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对初产妇分组;对照组:助产护理工作期间选择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助产护理工作期间选择分娩球+自由体位方法;对两组初产妇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以及产程用时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分娩结局同对照组分娩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同对照组初产妇比较,呈现出的优势明显(P<0.05);观察组产程用时同对照组初产妇比较,减少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在开展助产护理工作期间,合理施以分娩球+自由体位干预,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缓解以及分娩结局的改善发挥的促进作用显著,从而对于产程进展可以加以有效促进.
作者:孔木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纯母乳喂养的效果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收剖宫产术后产妇50例,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发现,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能成功促进纯母乳喂养.结论:研究表明,通过对宫产术后产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并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韦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采取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老年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予以卡马西平治疗)与观察组(n=44,予以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治疗后2w、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A型肉毒毒素治疗,可显著减轻疼痛程度,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阎阳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湿疹的临床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出生3-28d的患有湿疹的80例新生儿,对其临床表现、湿疹病因、湿疹实验室检查及对婴儿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患儿湿疹发生在头部的50例(62.5%),急性发作的湿疹患儿58例(72.5%),渗出湿疹35例(43.75%),伴有瘙痒症状的34例(42.5%).湿疹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和过敏有关.结论:婴儿湿疹主要位置为头面部.患儿主要表现为症状反应、瘙痒、渗出等特点,婴儿湿疹的主要原因是过敏.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可减少湿疹的发生,降低湿疹的复发率,使婴儿健康生长发育.
作者:庄浚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诊治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围术期的诊治策略进行总结.结果:58例患者中出现2例(3.4%)吻合口瘘,3例(5.2%)肺部感染,6例(10.3%)胸部切口感染,7例(12.1%)心律失常,经过围术期个性化胰岛素、抗感染、抗心律失常、营养支持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指导,现已全部康复出院,患者满意度高达100%.结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危险性,积极控制血糖并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有利于降低手术失败率,提高患者对临床诊治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杨於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盐酸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为较好的进行本次研究,本研究主要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度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所有患者均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必咳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给药盐酸氨溴索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帆;武晓川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