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红
目的:分析并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137例胆结石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P<0.05.结论:对胆结石出院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海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45例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22例和研究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肺炎链球菌肺炎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6件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分为常规组(493例)与干预组(493例),分别实施常规质量管理与持续性质量改进管理.对比两组物品的消毒详情以及其他科室使用评价.结果:干预组无菌物品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与交接准确率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管理评分与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改善了管理情况,提高了其他科室的质量评价与满意度.
作者:孙家淑;谭厦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比较一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修复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92例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n=46),观察组给予一期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组,n=46),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但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一期全膝关节置换术,虽然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大,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睿;马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指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外伤后手指末端缺损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共抽取患者36例,给所有的患者实施了指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和植皮修复.结果:所有的患者伤指皮瓣都显示完全成活,并且恢复正常,患者功能活动和外观愈合非常理想,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指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有着非常高的成活率,在对手指末节软组织的修复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太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换药方法,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方法:我院门诊外科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共接待200例次换药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换药体会.结果:根据患者伤口类型采取相应的换药方法并规范换药操作的基础上,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未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的情况.结论:门诊外科换药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质量与伤口愈合效果,护理人员需要重视换药方法与换药时间的合理性,进一步规范换药操作,从而保证伤口愈合效果.
作者:顾冬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全部的实验对象都使用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金水宝胶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的治疗方式,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FEV1与PEF指标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都有所提升,其中观察组比对照组提升要高,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金水宝胶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运用于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长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讨论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对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各43例,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观察组应激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舒适度、术后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手术应激,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娟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对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具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崧;孟翠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无保护助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作用.方法:以本院自然分娩的2000例初产妇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1000例.A组给予无保护助产护理,B组给予会阴保护助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会阴侧切、疼痛、裂伤与水肿几率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总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自然分娩初产妇行无保护助产护理可减少其会阴侧切等情况,改善其临床指标,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段晓静;郭江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肾功能不全[1],由于慢性心功能衰竭引起血容量减少、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低心排血量、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等[2]异常引发肾小球滤过率突然下降或持续下降,引起氮质废物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所导致各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综合征.对于此种病例治疗主要通过连续性血液透析(CRRT)改善肾功能与强心利尿等治疗双管齐下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唐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46)、加行人性化护理的试验组(n=46).对比2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李松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CT及MRI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90例,均接受CT检查和MRI检查.将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比对.结果:MRI检查的病灶检出率、患者检查满意率及费用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患者担心辐射率、患者费用满意率均比CT检查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考虑经济能力的情况下,MRI应用在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相较于CT检查更具优势,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张骞;甄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预防性护理措施在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产妇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51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联合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和对照组(51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产妇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患者产后2h、产后1d平均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患者两组患者产后2h、产后1d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在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茂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结合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背景和临床应用现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各个领域应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局限性,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谭金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满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1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16年6月-2017年6月87例设为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2017年7月-2018年6月87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病人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质量、病室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沟通能力、心理疏导、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60%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脑梗塞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纳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维生素D水平高低将其分为3组,甲组患者为维生素D水平大于75nmol/L,乙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在50-75nmol/L之间,丙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小于50nmol/L.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他们BI评分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IHSS)差异.结果:甲组患者的BI评分以及NIHSS均与其余两组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中患者痊愈、显效以及有效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甲乙两组无效低于丙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对老年脑梗塞的病情判断以及以后均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患者发病的危险预测因子,临床上值得重视.
作者:陈梦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20世纪以来,攻击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理论观点来界定、区别以及解释人类的攻击行为和攻击倾向.本文着重对攻击产生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为理解、预防与干预攻击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姜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是脊髓脊柱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但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并不多见,有文献资料报道发生率为1%[1].脑脊液漏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手术效果,导致切口延迟愈合、椎管内感染、脑脊液囊肿,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2].我科于2017年12月4日收治一名颈椎病患者,于2017年12月8日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通过对患者施行常规+系统化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郭元元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予以胃溃疡患者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被明确诊断为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的参照组,以及实施中医治疗方案的研究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研究组为97.78%,参照组为80.00%,研究组明显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胃溃疡的患者展开中医治疗方案,可以获得到良好的成效,优势于西医治疗举措.
作者:巩兴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