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

王茂苗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措施, 产妇, 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防性护理措施在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产妇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51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联合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和对照组(51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产妇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患者产后2h、产后1d平均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患者两组患者产后2h、产后1d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在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护理中的安慰技巧应用体会

    人是高级动物,具有社会性,心理对情感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渴望安慰.在新生儿监护室内有各种各样治疗护理操作,如动静脉穿刺、各种注射、留置胃管、足底采血等,护理人员为患儿做治疗护理时,患儿时常哭闹不安,因此需要我们应用安慰技巧,满足新生儿情感需求,缓解治疗带来的疼痛,从而促进婴儿身心的健康发育.

    作者:张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肌梗死患者美托洛尔与他汀类药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美托洛尔与他汀类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与他汀类药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心肌梗死患者美托洛尔与他汀类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华;王俊香;张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药饮片成分掺伪和掺杂的鉴别策略

    中药饮片在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有重大作用,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部分商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将中药饮片掺伪掺杂,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效果.鉴于此,本文将探讨中药饮片成分掺伪和掺杂的鉴别策略,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邹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结果、检验常见菌耐药性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结果、检验常见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检验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进行检验的10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及其体外药敏试验的检测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爵、产酸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革兰阳性菌中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等为主要致病菌,喹诺酮类抗生素已不再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首选药物.结论: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不断变化,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作者:陶利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剖宫产硬膜外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到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选取6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实验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分析术中68例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镇痛时间以及新生儿评分.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硬膜麻醉麻醉的镇痛效果完全、延长镇痛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行硬膜外麻醉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可延长镇痛时间,获得较优的麻醉效果.

    作者:刘慧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妇产科护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社会需求,而且,我国现阶段的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并且医院的相关制度也不够完善.除此之外,妇产科护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要求护理人员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准的专业护理知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难度.因此,本篇文章就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希望广大专业人士可以共同学习探讨.

    作者:霍玉萍;李傲然;张雅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HZ)患者神经痛及负绪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2例HZ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6例.A组给予个性化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神经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护理前,对比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A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HZ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可减轻其疼痛程度,纠正不良心理,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护理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护理的效果.方法: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我院收集到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和开腹手术胆囊切除组(OC),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对比护理效果.结果:O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高于LC组,差异显著(P<0.05);LC组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而OC组有9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显然LC组更优(P<0.05).结论:针对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利于其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郭玲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满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17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16年6月-2017年6月87例设为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2017年7月-2018年6月87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病人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质量、病室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沟通能力、心理疏导、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60%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小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后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数字表随机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资料共计6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结合患儿家属医院选择2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剩余的30例均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特征、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退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0.05).但在住院时间上,两组住院时间相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后,选择综合护理干预,这对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退热时间以及降低治疗并发症上效果非常显著,临床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李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帕金森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随机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28例),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加个性化护理(28例),运用SF-36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SF-36评分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职能、情绪职能、生理职能、认知职能及心理健康等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呈现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为帕金森病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是临床护理帕金森病患者的理想措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120例临床分析及报道

    目的:总结并研究分析患者在中药制剂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中药制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12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中药制剂药物使用的回顾性分析,对中药制剂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展开临床分析及报道.结果:此次样本分析中,120例患者中药制剂使用后的不良症状出现,年龄分布情况为18岁及以下的未成年患者构成比为21.67%,共计26例;19岁至60岁的患者构成比为54.17%,共计65例;60岁以上的患者构成比为24.17%,共计29例.73.33%患者由于静脉注射制剂的使用引起不良反应;18.33%患者由于口服制剂的使用引起不良反应;8.33%患者由于外用制剂的使用引起不良反应.66例患者出现皮肤组织的不良反应;53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40例患者出现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48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23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17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制剂的临床使用,需要严格按照中医辩证理论进行,在充分了解中药成分的基础上合理用药,明确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根本上降低患者中药制剂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此提升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李永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价值体会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两年期间内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6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数据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分析院前急诊护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护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月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服务,院前急诊护理组施行院前急诊护理.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抢救介入的时间、术前总的准备时间;护理前后体征指标、血气情况;抢救成功率.结果:院前急诊护理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诊护理组抢救介入的时间、术前总的准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体征指标、血气情况接近,P>0.05;护理后院前急诊护理组体征指标、血气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诊护理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者实施院前急诊护理效果好,可改善体征指标、血气情况,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范春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6-2017年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2016-2017年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与原有,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资料4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主要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评价.结果:480例ADR报告中共涉及药物种类13类,共152种,其中抗感染药物种类多,其次为维生素、电解质、营养类药物;ADR发生率中抗感染药物发生率高,为27.71%,其次为抗肿瘤药物,为25.21%.共涉及给药途径10种,其中静脉滴注给药途径ADR发生率高,为63.75%,其次为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发生率为14.17%.ADR报告中共累计损害系统10个,其中消化系统损害较多,占25.42%,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占19.79%.结论:临床用药应加强药物使用监管,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宣教,强化医务工作人员安全用药意识,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7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参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总体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护理成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应用.

    作者:彭华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针对性护理在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对象为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86例患者,电脑对患者随机编号分组,单号、双号各43例,单号作为甲组应用常规护理,双号作为乙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对组间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观察.结果:乙组患者满意度97.67%比甲组患者83.72%高,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甲组18.6%,护理后生活质量总分为(90.6±3.7)分高于甲组(87.1±2.8)分,各指标数据统计学分析均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用于临床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取得显著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泡沫敷料在降低NCPAP患儿鼻中隔压伤的应用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在降低NCPAP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并且使用NCPAP的患儿18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4-7月我科住院使用NCPAP治疗患儿203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除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外,加用泡沫敷料间隔于鼻塞与鼻部皮肤之间减少皮肤的受压.结果:对照组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泡沫敷料的应用可有效降低NCPAP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徐富霞;江志潇;周雪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预防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预防.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36例临床资料,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行研究分析,结果:236例患者有2例发生DVT,经后期治愈出院,未发现后遗症.结论:抗凝剂的使用,和早期活动锻炼有有效减少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发生.

    作者:唐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老年压疮病人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压疮病人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本院的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本院的循证护理,对比两种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创面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压疮患者,可以有效提高压疮创面的恢复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先桂芝;何仁义;柏梅;潘昌容;王秋月;王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