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伟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体系的建立,评价其相关管理体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抗菌药物常规管理),从中选择100例我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将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体系),从中选择100例我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作出统计,评价其不同管理体系的使用效果和价值.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联合用药率低于对照组,送检率和用药合格率则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体系可促进其用药合理性得到提高,临床评价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再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院是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的场所,儿童医院更是承担了从出生到1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疾病治疗、护理,以及预防、保健职能.0-18岁处于人一生中质变和量变的过程,从呱呱落地到翩翩少年,大部分的儿童成长顺利,但也有一部分时不时需要医院的帮助,特别是0-3岁的宝宝.随着医学专业的进步和专业细化,儿科,不再是像几十年前一样的统称了,在就诊过程中,如何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是我们每一个家长所期待的,但治疗防病,除了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外,有些事情家长也需要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宝宝就诊,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吧.
作者:易青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提高我科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方法:通过原因分析,从不同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实施.结果/结论:丰富了健康教育资料和健康教育形式,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科室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沟通交流能力,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及耐心,网络健康教育也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作者:李玥美;张玉萍;牟翠兰;周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结核依然是当今世界致命的传染病之一,有效的控制结核的发生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结核病人的肺部的慢性炎症是临床上造成肺部损伤和疾病恶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控制炎症可以有效促进结核的治疗.在我国,利用中药来控制结核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新的研究亦表明中药在结核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理.一些中药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消炎及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结合过去中医药书籍中的一些复方及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本文论述了利用中药的抗炎和杀菌作用,联合当前临床中的常规抗生素,改善并促进结核治疗的新型疗法.
作者:李浩翔 刊期: 2018年第11期
1 概述: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生于50-60岁的人群,一般男性多于女性,皮肤癌的发病原因,常与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焦油、沥青、烧伤癍痕、顽固性溃疡等因素有关.皮肤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很低,但在国外白色人种中却很高.在目前的医疗水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性治疗,皮肤癌是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一般情况皮肤癌均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可在95%以上.由于皮肤癌是慢性疾病,有部分患者对皮肤癌严重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人群,一般就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不满意,费用高.另外有少数医生对皮肤癌治疗的系统性、规范性认识不足,往往导致治疗不彻底肿瘤反复复发,不得不多次手术,极易造成面容畸形、毁容.患者身心痛苦且经济负担增加.本文主要讨论放疗在颜面部皮肤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夏群;陈小妹;冰玛淇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共48名实习生其纳入研究,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名,分别采用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护理教学,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锻炼循证能力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平均理论成绩、平均操作成绩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护理充满变数,对操作技术和应变能力有着极高要求,探究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方法:以近期来我院接受诊治的39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组,以通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9例正常人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8.57±9.89)毫米、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3.19±8.27)毫米、左房室瓣早期血流频谱E峰值(69.15±6.93)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A峰值为(79.39±10.55)与对照组的(75.47±9.95)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5.24±10.29)明显低于(66.33±10.98)的对照组;观察组的E/A比值为(0.88±0.19)明显低于(1.38±0.47)的对照组.讨论:心脏彩超检查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进行诊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王凤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对于医学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至关重要.本文从职业道德、教学语言、教与学的关系、临床实践、课堂设计、温故知新、病案分析、思考习惯、医学模式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对目前医学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医学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者:肖信雄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35)及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较对照组(80.00%)更高(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儿FVC、FEV1以及PEF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较优,可进一步改善患儿肺功能.
作者:黄利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接受生化检验和临床普通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检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化检验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的有效率更高,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作者:沈爱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的影响.方法:抽选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治疗的患者,在给予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头痛症状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头痛症状,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得到有效的提高和保障.
作者:高环;王亚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针对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病例2538例,这些病例均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对其登记材料进行收集分析,并进行随访调查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78例,占总人数3.1%,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单纯发热、皮疹、注射位置疼痛红肿等,影响因素包括病例年龄、受伤程度以及致伤动物种类.结论: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少,且症状轻微,但是针对幼儿可以在接种过程中多注意其体征变化,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作者:邓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有效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上报的21例跌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跌倒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生与生理、疾病、药物、环境、照护、心理等有关,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宣教不足及患者、患者家属的依从性较差是跌倒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落实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加强患者的环境安全管理,重视健康教育落实,增强各级人员防跌倒安全意识,可有效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护理安全.
作者:夏雪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设立临床护理规范用语口径库,使每位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按照护理服务用语规范,指导护理工作,规范护理工作中的语言,加强同患者之间的交流,密切医患关系,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热情,温馨,耐心,规范的护理,以优质的护理赢得患者信任,并提升护士形象,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护患冲突.方法:将各项临床工作中所涉及用语部分进行规范制定,应用于本科室一年(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并要求护士严格按照口径库用语要求及流程与患者进行交流,终以及院方满意度调查进行效果评价,调查人数为本科室调查当日在院人数(100人)的30%(30人),以书面调查以及录音调查方式进行资料收集、保存.结果:护理人员用语规范提升了自我形象,以及医院形象,避免了用语不当造成的医患冲突,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耐性,细心,规范,医患交流更加通畅密切,大大提升了护理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由80%提升至100%.结论:设立《临床护理规范用语口径库》适用于临床科室,夯实优质护理,提升了医院以及社会满意效益.
作者:贾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间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出病例数10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为50例.对照组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2组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SAS、SDS评分、数字疼痛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疼痛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内心压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王春梅;刘小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及其原因,探讨降低退药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至6月的退药申请单,根据科室、退药原因、退药种类及金额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退药主要集中在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和外科,其主要原因为患者转院或出院,医嘱调整等问题.结论:严格规范药剂科的退药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减少退药带来的不安全隐患,从根本上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陈常凤;黄茜;史亦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门诊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017年期间门诊患者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用药频度排名前7位的分别是克拉霉素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阿奇霉素注射液、、克拉霉素缓释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罗红霉素分散片、红霉素片.其中,阿奇霉素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增加明显,红霉素片的用药频度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我院门诊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然需要加强用药管理.
作者:黄有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伤椎恢复率、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结果:3个月后随访55例患者,患者伤椎都有一定恢复,疼痛都有一定改善,9例患者腰背部肌肉出现酸痛现象,4例患者需要口服止痛药以缓解疼痛.治愈44例,好转11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明显,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李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采用心理护理后的影响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儿科2017年10月到2018年5月接收的需进行静脉穿刺输液的2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各110例.在本研究中,参考组患儿的护理干预选择常规措施,而探究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配合程度、穿刺情况以及家长信任程度.结果:探究组患儿的配合程度、穿刺情况以及家长信任程度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别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采用心理护理后的整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时配合程度,改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且同时可以建立家长的信任,适合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艺;苗春月;王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体位下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7月在本院行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仰卧位下行pfna治疗,观察组采用侧卧位下行pfna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长短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91.2±6.7)min,观察组为(65.4±6.9)min,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对照组为14.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体位下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不同,采用侧卧位下行pfna治疗的效果显著,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梁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