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艳
目的:观察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其血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检验结果,并观察不同孕期的贫血类型.结果:检验后,观察组RDW、MC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Hb、RBC、MCV以及MCH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晚期大细胞贫血比例大(54.55%).结论:妊娠期进行血常规检验,可及时发现贫血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保证胎儿顺利健康发育.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X线机问世,至今已122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X线机已发展了四代,从初的焦点大,功率小,千伏低,曝光时间长,线谱宽,患者皮肤剂量吸入多,图像质量差,运动脏器无法成像,到今天的焦点小,功率大,千伏高,曝光时间短至毫秒,线谱窄,能量高,患者皮肤吸入剂量减少,可摄任何脏器的图片,成像质量高,目前我国各级医院的X线机,处在多代共存的阶段,第一代固定阳极X线机已被淘汰,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医院,则有可能四代共存,第二代的工频X线机是县和乡镇级医院的主要设备,第三代的程控X线机,是一些县市级医院仍未淘汰的设备,第四代的计算机X线机(CR)目前基本上多在乡镇医院使用,同属第四代的DR,大多数三甲医院(省市级医院)都在使用,与其它X线机相比,它有诸多优点,当今世界各国医院的影像科均在使用DR,因此它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露露;王红艳;房立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利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9例患者.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优质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SDS评分、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SDS评分(36.48±5.87)分少于乙组患者(48.83±6.36)分,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9.989,P=0.000).甲组患者SDS评分(36.75±5.94)分少于乙组患者(48.48±6.59)分,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9.255,P=0.000).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96%)高于乙组患者(83.6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995,P=0.014).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明显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且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化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讨论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进行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实验组患者进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进行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疏通率及治疗后患者的生育能力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疏通率为93.3%,对照组治疗后输卵管疏通率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进行随访,实验组有96.7%的患者恢复了生育能力.对照组有83.3%的患者恢复了生育能力,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输卵管梗阻现象,提高生活质量,并且生育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宁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胎儿脐膨出与腹裂诊断中MRI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产前经由超声及MRI检查,显示胎儿存在脐部异常的孕妇,共纳入病例数为2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5例孕妇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孕妇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分析本组孕妇超声及MRI检查资料,并对比出生、引产后结果.结果:本组25例孕妇中,13例为胎儿脐膨出:10例为小型脐膨出,3例为巨型脐膨出.12例为腹裂:11例位于右侧腹部,1例位于偏中正.其中,产前超声漏诊2例较小型脐膨出,2例腹裂,均经MRI检查确诊.超声、MRI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25/25)、84.0%(21/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胎儿脐膨出及腹裂诊断过程中,实施MRI检查的效果显著,能提升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买志峰;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行体位护理、心理护理、排痰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受到精心护理之后,50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显效,总治疗有效率达92.9%;对护理非常满意的患者49例,基本满意的6例,不满意患者1,总护理满意度达98.2%.结论:通过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期间,对患者行心理护理、排痰护理、体位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关键护理工作,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
作者:李彦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均在我院终止妊娠,术前期待疗法中4例出现产前大出血而提前终止妊娠,术中经输血,采用缩宫素,欣母沛,卡贝等常规治疗脱离危险.其中1例因植入胎盘面积大,各种止血治疗无效,行子宫次切术.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风险高、危害大,应做好产前宣教,尽量减少无指征的剖宫产手术,做好产后出血抢救措施,保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罗前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老年者临床用药阿托伐他汀,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10~2016.9期间住院部收治的92例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以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常规组(内科一般治疗),组人数均46例,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检测用药后患者血脂水平情况.结果:未治疗时两组心电图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常规组IVST、LVDD改善效果好,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降低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药阿托伐他汀,心电图恢复效果好、血脂水平明显降低.
作者: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孕妇在接受预防接种内容的健康教育后其中长期行为改变.方法:从2010年来某医院产检的孕妇中随机选出91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455例)和对照组(456例),实验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儿童疫苗接种率.结果:实验组1岁内儿童国家疫苗全程接种率(54.29%)高于对照组(28.73%),实验组6岁内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好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接受预防接种内容健康教育后,其中长期行为有积极改变,值得开展.
作者:王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称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78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感情状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给予合理的全程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种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慧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着重于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早期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急救护理,实验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早期救护,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为(32.4±5.9)min,抢救成功率为97.5%,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程序早期救护能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能够有效缩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车昌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中的意义.方法:将我社区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的120例行计划免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为分组标准,将其均分为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计划免疫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研究发现,干预前,两组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性不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接种程序、传染病认知、注意事项、疾病知识认知数据分别为(80.29±2.38)分、(84.19±2.43)分、(82.37±3.03)分、(86.82±4.2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中,可有效改善家长认知情况,有利于其配合度的提高,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作者:胡时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临床上肿瘤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被给予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评分与比较.结果:经过有效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恐怖以及抑郁等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临床上的肿瘤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将能大大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接受长期的治疗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作者:刘玉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其入院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雪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该院174例初产妇,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8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并分析对比两组不良心理改善程度.结果:经过实施心理健康护理,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不良心理改善程度较好,P<0.05.结论: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可对改善初产妇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有效减轻初产妇不良心理,预防心理障碍,促进机体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唐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5.7%和67.6%,观察组的满意率更高,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优势明显,能增强患者对妇科治疗了解,提升接受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文献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总结并更好指导临床的工作.方法:从刺灸法学的角度分析近年针灸治疗肩周炎,将针灸治疗本病分为单种、多种治疗方法进行论述.结果:临床发现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其中以针刺、艾灸、针刀、电针、温针灸等疗法疗效更为显著. 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相配合,具有疗效快、镇痛佳、疗程短等优点,联合普遍优于单一治疗方法.结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法,疗效确切,值得同行借鉴经验.
作者:薛娟;薛华;丁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是医院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医院要在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样需要作出一些改变,这其中就包括财务会计电算化,以便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及准确性,为使医院更好的推进医疗及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医院财务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如何做好医院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这一问题.
作者:丁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诊预检分诊隐患的原因及防范方式.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对象,入院就诊时未开展防范方式;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视为研究组对象,实施急诊预检分诊防患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准确率以及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者分诊预检准确率为86.54%,研究组患者分诊预检准确率为96.15%,研究组患者急诊分诊准确率相对较高(P<0.0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6.54%,同样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08%,各项数据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预检分诊隐患发生的原因多与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专业能力等密切相关,需要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上加强急诊预检分诊管理,提升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为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黄元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在脑血栓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探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脑血栓病人中选取54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27例病人为1组.将行常用护理模式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将行优质护理模式的病人作为观察组,将两组病人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性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均存在.结论:在脑血栓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可以显著提升病人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可将其作为有效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