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月珑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人们自我卫生防护保健意识和法律保护观念逐步提高,促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现已越来越大,尤其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的康复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因此,人们对新生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新生儿护理各方面能够得到提高,减少护理事故和护理纠纷,结合新生儿护理临床经验,下文将对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宁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无肛并直肠会阴瘘手术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52例先天性无肛并直肠会阴瘘手术患儿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每组7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A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B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肛门恢复情况.结果:A组患儿肛门恢复优良率是96.05%,B组是85.5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先天性无肛并直肠会阴瘘手术患儿进行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于治疗效果的大化发挥.
作者:舒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对其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用替米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总有效率比较,P>0.05;但试验组FBG、FINS、HOMA-IR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值得推广.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对策,旨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率.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接受治疗及分娩的产妇3022例,观察并统计孕产妇在住院治疗期间安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汇总分析原因,将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书面总结,针对性开展实施预防对策.结果:3022例孕产妇中发生不安全事件11例,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36%,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产妇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应预防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医院环境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学习并对产妇进行宣传教育.结论:针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多种不安全因素,应针对性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护理危险,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丽化;赵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段与干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n=27).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48%比较具有显著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有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升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彭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行术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和术前护理组(术前组),各74例,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组护理满意度70例(94.59%)显著高于常规组62例(83.78%),护理前两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术前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行术前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心率、血压以及呼吸等各项指标,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的不良情绪.
作者:黄春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8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在予以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予以优质护理的临床服务,可以将护理满意程度提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安全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上述护理措施后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细节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进行,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文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对小儿白血病患儿诊断时使用CD117能够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40例设置为AML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40例设置为ALL组,对两组患儿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术荧光标记法进行CD117和CD34的检测,分析其在小儿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结果:CD117在两组患儿体内均有表达,但AML患儿体内的CD117阳性率明显高于ALL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体内的CD3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D117检测的方法能够对小儿白血病患儿起到较好的分型诊断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杨斌;李小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选取44例参与本次探究,利用抽签法均分所有患儿,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内患儿例数均为22例.在参照组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研究组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组间数据.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时间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儿而言,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纳洛酮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乙型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联合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采取纳洛酮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退热、抽搐及意识障碍持续等时间显著更短,且疗效更优,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纳洛酮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乙型脑炎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疗效及预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登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相关因素,并探究其具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术后并发咽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现咽瘘的危险因素,探究护理方法.结果:术前因素与年龄、营养状态及病变分期有关,术中因素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有关,与引流方式无关,术后与口腔护理方法、营养状况及是否有咳嗽、感染的症状有关.结论:喉癌术后并发咽瘘与术前、术中及术后因素有关,需给予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者:毕慧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T与MR技术在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42例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均接受CT与MR技术诊断,对两种方法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CT与MR诊断患者的狭窄率差异小,结果不具有显著性(P>0.05);MR能够较好的显示钙化出血,而CT能够显示钙化,不能够显示出血,MR对于斑块异常的显示结果优于CT,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CT与MR对于颈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判断作用,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不大;但是MR技术对于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作用相对更好,临床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选择.
作者:王庭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 年10月本社区医疗服务站收治的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分娩前空腹平均血糖、餐后2h平均血糖水平以及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身体情况,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概率,有力的保障了母婴健康.
作者:肖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院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选取急诊危重症患者68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将采用常规抢救措施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患者各34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且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而言,将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运用其中可以有效提升救治率,缩短救治时间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安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眼科手术器械及仪器手册的设计并在临床投入使用,加强了对手册的相关管理,大限度发挥了手册的作用,提高了手术效率.方法:通过册子的推管应用,要求全科护士掌握使用方法.结果:通过册子的推管应用,避免重复消毒、避免能源的损耗,避免了手术配合过程中的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结论: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志红;张秀霞;郭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4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20,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20,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其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危险,减少产后出血量,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罗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85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服务模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满意人数28例,满意率为66.7%,乙组满意人数38例,满意率为88.4%,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形式,其优势明显,能明显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夕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在优质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4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62例患儿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有38例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十分满意,有18例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实验组家属对护理效果不满意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vs9),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的过程中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护患之间不必要的纠纷,对增进护患之间友好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生英;周伶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女性内分泌失调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5例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的生理功能、社交功能、情感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68.1%,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87.5%,干预组的护理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征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