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
目的:分析和评价预见性护理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116例ICU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院内转运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转运方式.对比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和病情恶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转运时间低于对照组;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血压降低或升高等病情恶化几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利于患者病情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胎膜早破患者的护理模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全方位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延缓孕期时间和感染情况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判断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延缓孕期时间指标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感染情况上,观察组的6.3%也要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8.8%.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患者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母婴生存质量,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因此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齐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临床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8例临床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心理护理、关节松动护理、防褥疮护理、防感染护理,按护理规范对病人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结果:78例患者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72例无并发症,4例发生肩手综合征,4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结论:对脑卒中肢体偏瘫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刘艳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神经阻滞的方法在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的165例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对我院的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三种不同方法的治疗,即 A:单一药物治疗,B:单一神经阻滞治疗,C:神经阻滞及药物联合治疗,对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如实的记录,通过分析比较数据,评价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临床治疗的结果进行研究,主要是应用一些统计学知识和一些对比的方法,对治疗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说明:应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比单一应用药物好P<0.01,单一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与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本院护理新理念应用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清毒灭菌的情况,并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本院未实施护理新理念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的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护理新理念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前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3.6%,洗涤合格率为86.8%,包装合格率为88.2%.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9.2%,洗涤合格率为99%,包装合格率为98.6%.结论: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的价值突出,有助于提升消毒管理的综合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余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门诊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进行就诊的4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21例(按常规模式就)和观察组21例(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20(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6.1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的帮助患儿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数据处理上存在较大的优势,所以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信息管理工作中.近些年,医院也在朝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医院的各项管理中,逐渐实现数字化的操作模式.医院信息具有系统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经常由于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办法,造成信息的混乱.此外,由于医院的信息量巨大,所以给信息的提取工作也带来较多阻碍,不利于医院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会导致一些重要工作被延误.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之下,采用协同管理的形式,充分利用自动办公系统的优势,开展医院的信息管理工作能够不断提升相关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管理手段的系统化也使得整个流程处于可控范畴,当工作出现问题时,也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追责处理,极大的提升了医院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
作者:杨静;傅国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氨甲喋呤单次肌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和四氢叶酸连续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保守治疗患者,成功率为35例,87.5%,在进行纠正治疗后,其治疗成功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成功患者28例,成功率为70.00%,纠正成功率为88.2%,两组患者成功率差异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和多次注射的疗效相当,但是单次肌肉注射更为方便,疗程比较短,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继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眼科病房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存在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 ,进行细节管理.结果:通过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采取有效的细节管理防范,使眼科护理安全有效.结论:通过加强眼科病房细节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马肖霞;马晓红;石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对小儿白血病患儿诊断时使用CD117能够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40例设置为AML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40例设置为ALL组,对两组患儿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术荧光标记法进行CD117和CD34的检测,分析其在小儿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结果:CD117在两组患儿体内均有表达,但AML患儿体内的CD117阳性率明显高于ALL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体内的CD3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D117检测的方法能够对小儿白血病患儿起到较好的分型诊断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杨斌;李小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不同时间(护理前、后)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测量结果、分娩方式.结果:两组经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后,其舒张压、收缩压均较之前显著降低,研究组具有更优的血压改善效果(P<0.05);但研究组自然分娩率(68.89%)显著高于对照组(42.22%)(P<0.05).结论: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保障其血压控制效果,对降低剖宫产几率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明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地尔硫卓与美托洛尔对房颤快速心室率患者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收集所有比较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治疗房颤快速心室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5.1手册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效性方面:地尔硫卓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与美托洛尔相比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现有研究显示,地尔硫卓与美托洛尔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平均起效时间及安全性方面无差异,但地尔硫卓心室率下降幅度更大.因受纳入研究数量及部分研究质量限制,该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张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5例患儿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对照组有12例患儿出现并发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炎患儿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症状体征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2011年5月到2015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10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随机将这100名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的50例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5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优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明显的的对照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状态下的时间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能够在临床上有效地帮助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改善生命体征,缩短患儿发病的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石胜萍;雷钧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近年来所收治的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例,依照双盲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方法配合尼莫地平以及常规方法,统计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6%,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但国娟;柳银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手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宫腔填纱和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止血,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止血.将两组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有效性(9例,90%)明显高于对照组(7例,7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有效控制出血时间以及手术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手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临床上可以借鉴并广泛运用.
作者:覃冰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无保护会阴接生在产程中的应用,探讨控制抬头娩出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86例控制胎头无保护会阴接生与传统会阴接生进行比较,实践研究发现控制胎头无保护会阴接生优越性.结论:控制胎头无保护接生助产技术非常实用,操作简便,减少会阴裂伤发生,减少会阴侧切率的发生,极大限度的减少了产妇痛苦,安全有效,减少人为干预,回归自然分娩.
作者:张瑞平;贺秀萍;袁亚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该院174例初产妇,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8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并分析对比两组不良心理改善程度.结果:经过实施心理健康护理,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不良心理改善程度较好,P<0.05.结论: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可对改善初产妇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有效减轻初产妇不良心理,预防心理障碍,促进机体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唐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在产检时接受本院的助产士门诊的宣教并且接受了后续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孕妇未参加助产士门诊的宣教并且未接受后续的特殊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产妇有78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有117例产妇发生了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9.7%.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加产妇心理的舒适度,促进多器官功能的恢复,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唐蕾;潘晓燕;敬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