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胜萍;雷钧淋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发生伤残意外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不仅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还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多面性等特征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对潜在和已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正确定位、判断、评估和处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减少或排除护理风险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伤害及损失,用科学的方法及措施使护理风险指数降至低.现将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朱丽丽;张华;王月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在脑血栓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探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脑血栓病人中选取54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27例病人为1组.将行常用护理模式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将行优质护理模式的病人作为观察组,将两组病人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性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均存在.结论:在脑血栓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可以显著提升病人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可将其作为有效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结肠癌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结肠癌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1年后情况对比.结果:实验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损伤及术后的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率,值得应用.
作者:孙友刚;刘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麻醉专科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医护协同管理的价值,为麻醉专科护理管理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行麻醉手术治疗患者,随机抽取3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并对比其效果.结果:经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的试验组医疗服务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病历记录、基础护理、麻醉专科护理等,差异显著(P<0.05).且应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2%,182/190)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17.4%,157/190),差异显著(P<0.01).结论:麻醉专科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医护协同管理显著增强各项医疗服务质量评分,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应广泛推广.
作者:卢丹霞;王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 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 结论: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月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在胆外科手术后使用头孢类抗菌素的护理效果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胆外科手术后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手术治疗,并给予患者头孢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胆外科手术后使用头孢类抗菌素的护理效果显著,并且综合护理对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更有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统计学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12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模式,给予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探讨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护理前实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陈思思;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掌握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综述护理的具体措施,为研究小儿腹泻提供帮助.方法:将165例小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结果:165例腹泻患儿以感染导致腹泻的比例高,观察组患儿腹泻及呕吐改善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病情加强科学护理,制定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将护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对孩子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何明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讨论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进行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实验组患者进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进行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疏通率及治疗后患者的生育能力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疏通率为93.3%,对照组治疗后输卵管疏通率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进行随访,实验组有96.7%的患者恢复了生育能力.对照组有83.3%的患者恢复了生育能力,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应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输卵管梗阻现象,提高生活质量,并且生育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宁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对策,旨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率.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接受治疗及分娩的产妇3022例,观察并统计孕产妇在住院治疗期间安全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汇总分析原因,将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书面总结,针对性开展实施预防对策.结果:3022例孕产妇中发生不安全事件11例,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36%,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产妇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应预防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医院环境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学习并对产妇进行宣传教育.结论:针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多种不安全因素,应针对性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护理危险,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丽化;赵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展治疗.结果:通过开展治疗两组患者的E2及FSH水平都有明显的上升,但是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为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展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E2、FSH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朱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在临床中对小儿咳嗽行以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6年9月所接受治疗的112例咳嗽患儿,对112例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措施,记录并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患儿行临床护理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91.07%.结论:对咳嗽患儿行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使患儿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该种护理方式深受患儿家属好评,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钟英;王小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综合性治疗和CRRT治疗,在CRRT置换量的选择上,对照组采取低剂量,置换量为20mL/(kg·h);观察组采取常规剂量,置换量为35mL/(kg·h);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及预后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CRP水平、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略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7天病死率、28天病死率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可作为救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理想疗法,可协同改善肾功能,缩短疗程,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寿坤;邝玉群;伍义;马月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80例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312.3±50.4)、(309.8±48.4)μmol/L]与治疗后[(176.7±22.4)、(125.8±18.7)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46.8±8.7)μmol/L]、治疗时间[(3.4±0.3)d]均优于对照组[(33.6±9.1)μmol/L、(5.0±1.0)d],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3%)低于对照组(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采用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还采取系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咽喉肿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人数;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住院时间的长短.结果:试验组患者经系统健康教育后,出现咽喉肿痛、恶心呕吐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经系统健康教育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系统健康教育,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广范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莉;刘珏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高热患儿105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共计52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共计53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体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例数为5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2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在体温上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患儿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患儿体温得到控制,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翟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于我院住院诊治的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前依据随机数表方法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放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同步化疗方案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方案治疗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治疗方案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在近期总有效率等近期疗效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等远期疗效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1年生存率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些不良反应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之内.结论: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案选择上,同步放化疗方案相较于单纯放疗方案更能提高临床疗效,提升远期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更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丁明菲;雷德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85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服务模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满意人数28例,满意率为66.7%,乙组满意人数38例,满意率为88.4%,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形式,其优势明显,能明显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夕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9例)与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达到了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过程中,可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努尔比亚·吾术尔;帕力扎提·布守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服务应用在脑血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3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67)和对照组(n=67),两组患者均行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3%)显著高于对照组(80.59%);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5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09%,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2.16±4.03)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5.42±6.97)d,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8.56±7.92)分,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3.18±7.46)分,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98%)低于对照组(13.43%),两组差异明显,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董莉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