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
目的:研究分析脾切除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合理性及巨脾切除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月肝硬化脾切除3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发生率、脾切除相关凶险性感染(OPSI)以及成功结扎脾动脉病例是否采用改进方法的出血量、脾脏大小差异等.结果:全组病例随访1~3年.无术中术后死亡、腹腔出血、膈下脓肿等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4例(11.4%),血小板1月内均恢复正常范围,术后无OPSI病例.脾动脉结扎病例采用改进方法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3.33ml和364.43ml(P﹤0.001),改进方法组脾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切除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合理,巨脾切除时,将脾脏托出切口后再结扎脾动脉是一种成功率高、安全、易行的实用方法.
作者:韩树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在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表现特征,分析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6例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MRI特点.结果:均为单发病灶,15例位于后颅窝,1例位于颞叶;11例为囊性病变为主,增强扫描可见结节状强化,5例为实性病灶,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结论:MRI在诊断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晶石;臧文远;官威;王炬玮;谷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需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96.67;76.67)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谭秀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临床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8例临床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心理护理、关节松动护理、防褥疮护理、防感染护理,按护理规范对病人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结果:78例患者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72例无并发症,4例发生肩手综合征,4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结论:对脑卒中肢体偏瘫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刘艳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认真、全面地分析先兆流产的原因,从而找出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原因,找方法的方式,全面分析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后,找出治疗的有效之法.从而使孕妇的分娩过程更为顺利、安全,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结论:先兆流产不仅会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还是导致流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孕妇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田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院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选取急诊危重症患者68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将采用常规抢救措施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每组患者各34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且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而言,将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运用其中可以有效提升救治率,缩短救治时间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安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于2001年由丹麦腹部外科医生kehlet开始倡导,2006年以来,我国医疗工作者也开始大量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在FTS理念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体现[1].我科2014年1月至今,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完善围手术期护理,使患者受益,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路艳茹;王丹丹;刘艳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预见性护理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116例ICU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院内转运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转运方式.对比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和病情恶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转运时间低于对照组;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血压降低或升高等病情恶化几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利于患者病情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热0(0.00%)例、咳嗽1(1.67%)例、气促0(0.00%)例)、不良事件(短暂憋气0(0.00%)例、哭闹1(1.67%)例、低氧0(0.00%)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中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以应用.
作者:严思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门诊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进行就诊的4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21例(按常规模式就)和观察组21例(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20(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6.1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的帮助患儿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5例患儿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对照组有12例患儿出现并发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炎患儿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当人们避孕失败又没有生育孩子的意愿的时候,就会采取人工流产的方式解决问题.无论是药流还是手术流产的方式,都对女性的伤害极大.而人工流产之后,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更是极大地损害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此医学界也一直在积极地进行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的研究,以保障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蓉;张国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老年者临床用药阿托伐他汀,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10~2016.9期间住院部收治的92例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以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常规组(内科一般治疗),组人数均46例,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检测用药后患者血脂水平情况.结果:未治疗时两组心电图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常规组IVST、LVDD改善效果好,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降低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药阿托伐他汀,心电图恢复效果好、血脂水平明显降低.
作者: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于我院住院诊治的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前依据随机数表方法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放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同步化疗方案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方案治疗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治疗方案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在近期总有效率等近期疗效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等远期疗效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1年生存率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些不良反应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之内.结论: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案选择上,同步放化疗方案相较于单纯放疗方案更能提高临床疗效,提升远期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更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丁明菲;雷德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的医疗设备、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护士面临的有着多种职业危害,在基层医院护士对职业危害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医院的防护措施显得力度不够,有待改善.
作者:冯晓玲;郭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不同患者护理后的病情状况.结果: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模式对于妊娠结局的积极作用.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4我院接收的40例自然分娩产妇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将4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管擦汗组应用全程护理陪伴.结果:观察组顺产率、妊娠结局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分娩中实施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模式,不仅能够提升上顺产率还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作者:韩媛;地丽努尔·阿的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通过入院抽签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对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离床用时以及住院用时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无痛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种数据间经对比均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股沟疝在手术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缓解其疼痛感,减少住院用时.
作者:单文婷;王静;胡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疗法(CBT),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指数及症状自评量表指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周莉萍;张月兰;李莲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T和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已被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患者48例分别使用CT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支气管结核的相关表现,但支气管镜的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结核患者诊断时,使用支气管镜检查的方法可明显提升诊断效果,相比CT检查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娜;何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