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的影响

罗学英

关键词:综合护理, 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 日常生活能力, 精神状况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经入院病床单双号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模式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模式选择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以及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间经对比差异性有所增强;而两组患者护理前的ADL评分以及MMSE评分差异性并未加强.结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选择综合护理模式后可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精神状况.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失眠症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对其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疗法(CBT),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指数及症状自评量表指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周莉萍;张月兰;李莲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管外科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血液外科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对其行疼痛评估及护理.结果 血液外科患者在评估疼痛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在正确的评估患者疼痛等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银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氨甲喋呤单次肌注治疗异位妊娠

    目的:探究氨甲喋呤单次肌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和四氢叶酸连续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保守治疗患者,成功率为35例,87.5%,在进行纠正治疗后,其治疗成功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成功患者28例,成功率为70.00%,纠正成功率为88.2%,两组患者成功率差异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和多次注射的疗效相当,但是单次肌肉注射更为方便,疗程比较短,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继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对儿科门诊护理纠纷及家属认可程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儿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分析细节护理对儿科门诊纠纷事件以及家属护理认可度的影响.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儿科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12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等诸多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娜;刘玉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均在我院终止妊娠,术前期待疗法中4例出现产前大出血而提前终止妊娠,术中经输血,采用缩宫素,欣母沛,卡贝等常规治疗脱离危险.其中1例因植入胎盘面积大,各种止血治疗无效,行子宫次切术.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风险高、危害大,应做好产前宣教,尽量减少无指征的剖宫产手术,做好产后出血抢救措施,保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罗前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激素冲击疗法与常规疗法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对需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96.67;76.67)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谭秀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阶段来我院产科分娩的妊娠高血压产妇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40例产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血压水平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优秀,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产妇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血压控制效果,从而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确保母婴健康,提高产妇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兴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措施和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7例患者采用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乙组38例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有效人数24例,总有效率为64.8%,乙组的有效人数有34例,总有效率为89.45,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对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展治疗.结果:通过开展治疗两组患者的E2及FSH水平都有明显的上升,但是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为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展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E2、FSH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朱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结肠癌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探究结肠癌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结肠癌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1年后情况对比.结果:实验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损伤及术后的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率,值得应用.

    作者:孙友刚;刘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高热患儿105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共计52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共计53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体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例数为5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2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在体温上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患儿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患儿体温得到控制,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翟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用X线机的选择-DR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X线机问世,至今已122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X线机已发展了四代,从初的焦点大,功率小,千伏低,曝光时间长,线谱宽,患者皮肤剂量吸入多,图像质量差,运动脏器无法成像,到今天的焦点小,功率大,千伏高,曝光时间短至毫秒,线谱窄,能量高,患者皮肤吸入剂量减少,可摄任何脏器的图片,成像质量高,目前我国各级医院的X线机,处在多代共存的阶段,第一代固定阳极X线机已被淘汰,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医院,则有可能四代共存,第二代的工频X线机是县和乡镇级医院的主要设备,第三代的程控X线机,是一些县市级医院仍未淘汰的设备,第四代的计算机X线机(CR)目前基本上多在乡镇医院使用,同属第四代的DR,大多数三甲医院(省市级医院)都在使用,与其它X线机相比,它有诸多优点,当今世界各国医院的影像科均在使用DR,因此它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露露;王红艳;房立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5.6%,2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22.0%,不良反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庞芸;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8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经镜检,84例患者共有息肉114枚.分析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114枚息肉主要分布于胃窦和胃体,形态主要为山田Ⅰ型和山田Ⅱ型,大小主要为5-10mm,病理类型主要为增生型息肉和炎性息肉.治疗方法及结果:所有息肉均在内镜下予以切除,其中,17枚(14.91%)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6枚(40.35%)采用内镜下电凝电切术,36枚(31.58%)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15枚(13.16%)采用活检钳钳除;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童艺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研究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定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实施重剖宫产手术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行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50例设为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的50名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手术室完成响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产妇并发症出现情况等指标,发现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可大大减短从手术开始到手术完成的时间,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及降低手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且能缓解产妇术后并发症状.

    作者:赵亚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MR在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表现特征,分析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6例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MRI特点.结果:均为单发病灶,15例位于后颅窝,1例位于颞叶;11例为囊性病变为主,增强扫描可见结节状强化,5例为实性病灶,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结论:MRI在诊断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晶石;臧文远;官威;王炬玮;谷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室常见包装缺陷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包装质量缺陷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2016年1-6月份发生的包装缺陷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结果:控制和减少了包装质量缺陷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包装质量缺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了供应室整体工作质量,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薛玉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激光、微波和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别采用激光、微波和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中度子宫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均等的三组,A组、B组和C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采用激光治疗,B组采用微波治疗,C组采用宫颈炎康栓进行局部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 %,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总有效率与C组相比,显著优于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和微波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相比,操作简单,不良反正少,临床满意度高.

    作者:林燕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胎膜早破与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破裂,是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其诱发早产、感染、胎儿窘迫等,增加了围生期母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分娩总数的2%-3.5%,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母儿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胎膜早破的治疗仍以期待治疗为主, 而抗生素又是期待治疗中的主要治疗药物.本文就胎膜早破与感染的的相关性,并分析相关的预防感染措施,以减少胎膜早破引起的感染及其导致的炎症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倩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