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院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与甲状腺改变的观察

何蔼伶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甲状腺, 关系
摘要:目的:借助超声彩色多普勒显象观察乳腺肿瘤与甲状腺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乳腺癌患者、60例乳腺良性病变者及50例正常人,对其行甲状腺二维和乳腺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比较不同患者甲状腺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正常人相比,乳腺癌患者的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甲状腺内低回声结节增多,甲状腺SPV、SA、SD明显上升,上下动脉血管内径明显增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腺瘤患者和乳腺增生症患者的甲状腺体积也明显增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会导致患者甲状腺体积增大,改变甲状腺血流状况,与甲状腺的病变存在密切的联系.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在产检时接受本院的助产士门诊的宣教并且接受了后续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孕妇未参加助产士门诊的宣教并且未接受后续的特殊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产妇有78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有117例产妇发生了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9.7%.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加产妇心理的舒适度,促进多器官功能的恢复,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唐蕾;潘晓燕;敬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包括感染常导致患儿出现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多表现热程较短的(超)高热、咳嗽、血常规检查多见白细胞升高,X线胸片检查多见斑点或者斑片状模糊的阴影,肺部听诊多闻及细湿罗音(P<0.05).危险因素包括性别为男性、秋冬季、家庭环境一般、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有流行病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探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对降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霞;庞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熊去氧胆酸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治疗中采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茵栀黄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远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P<0.05);且联合组患者在用药后谷氨酸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下降明显(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治疗,相比于常规用药效果更佳显著.

    作者:伍美芳;吴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胆外科手术后使用头孢类抗菌素的护理效果

    目的:通过对在胆外科手术后使用头孢类抗菌素的护理效果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胆外科手术后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手术治疗,并给予患者头孢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胆外科手术后使用头孢类抗菌素的护理效果显著,并且综合护理对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更有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30例小儿支气管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中对支气管炎小儿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以本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为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两组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实施针对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彩琴;张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目的:通过对无保护会阴接生在产程中的应用,探讨控制抬头娩出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86例控制胎头无保护会阴接生与传统会阴接生进行比较,实践研究发现控制胎头无保护会阴接生优越性.结论:控制胎头无保护接生助产技术非常实用,操作简便,减少会阴裂伤发生,减少会阴侧切率的发生,极大限度的减少了产妇痛苦,安全有效,减少人为干预,回归自然分娩.

    作者:张瑞平;贺秀萍;袁亚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系统化护理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采取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儿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小儿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26)与实验组(n=26),采取我院儿科常规护理的患儿作为参照组,采取系统化护理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3.07%,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升复位成功率,值得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蝶;王静;吴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女性内分泌失调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女性内分泌失调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5例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的生理功能、社交功能、情感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68.1%,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87.5%,干预组的护理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征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病例属轻症,预后良好,但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虽然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可恢复健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转化为扩张性心肌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调养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介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相关护理方法希望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魏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术前给予胸部CT扫描,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纵膈淋巴结转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随着淋巴结越来越大,淋巴结转移越来越高(P<0.01);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为78.57%、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88.24%.结论: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淋巴结越大,转移率越高,但CT诊断存在较多假阳性,敏感度较低.

    作者:王小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晚间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以晚间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玩晚间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刘应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疗效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细支气管炎,临床以持续喘憋为特征.临床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胺等药物,可有效抑制气道炎症细胞及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同时降低气道局部血流,减少黏膜水肿及黏液分泌;能迅速有效地松弛气道平滑肌.在缓解支气管痉挛同时能有效控制气道非特异性炎症,使症状缓解更迅速,局部作用强,而不良反应少,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石瑾;郑威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阶段来我院产科分娩的妊娠高血压产妇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40例产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血压水平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优秀,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产妇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血压控制效果,从而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确保母婴健康,提高产妇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兴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推拿镇痛作用机制的探讨

    研究表明,推拿具有镇痛作用.本文从推拿对内啡肽、5-羟色胺、外周组织致痛物质、外周感受器、脊髓后角、脊髓水平以上中枢和患者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出发,详细阐述了推拿的镇痛作用.

    作者:周月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股沟疝气的超声诊断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腹股沟疝气应用超声检查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门诊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超声诊断已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侧腹股沟区检查.结果:在80例患者中,超声对于疝气分型检测为斜疝33例(97.1%),误诊1例为脂肪瘤,直疝检查22例(91.7%),误诊2例为斜疝,股疝检查20例(90.9%),误诊2例为直疝.结论:腹股沟疝应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对疝分型、疝内容物、并发症等均可确定,为后期患者治疗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作者:刘秀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

    目前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日趋增加,高龄患者大多数合并骨质疏松及心、肺、肝、肾等基础疾病,对手术和麻醉耐受性差,为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科室通过对高龄患者采取了预见性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周迎娣;田霞;周如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对基层医院中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04月-2016年04月以来,在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她们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和综合预防护理,并就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综合护理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仅为7.69%,远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3.08%),且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100.0%)和护理总满意度(92.3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6.67%,76.92%),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综合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R在胎儿脐膨出与腹裂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胎儿脐膨出与腹裂诊断中MRI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产前经由超声及MRI检查,显示胎儿存在脐部异常的孕妇,共纳入病例数为2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5例孕妇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孕妇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分析本组孕妇超声及MRI检查资料,并对比出生、引产后结果.结果:本组25例孕妇中,13例为胎儿脐膨出:10例为小型脐膨出,3例为巨型脐膨出.12例为腹裂:11例位于右侧腹部,1例位于偏中正.其中,产前超声漏诊2例较小型脐膨出,2例腹裂,均经MRI检查确诊.超声、MRI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25/25)、84.0%(21/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胎儿脐膨出及腹裂诊断过程中,实施MRI检查的效果显著,能提升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买志峰;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研究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

    目的:研究探讨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相关护理方法以及健康的指导.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产妇42例.两组产妇在产后均为母婴同室,对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产妇则采用床旁干预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都进行健康的指导,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以及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在泌乳的频率以及乳汁的充足量方面均要高于常规组产妇,而实验组产妇首次泌乳的时间的要比常规组产妇初次泌乳的时间短(P<0.05).结论:在对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方面进行护理时采用床旁干预的方法并配合相关的健康指导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周琳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目的:分析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 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 结论: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月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