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

罗姗

关键词:阴道分娩, 预见性护理,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4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20,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20,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其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危险,减少产后出血量,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输液通路的护理及维护

    目的:本文将针对静脉输液通路的护理方式进行探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输液的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静脉输液的1500例患者,通过完善输液管理过程,优化静脉输液通路护理,提高输液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将针对强化静脉输液通路管理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输液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降至2.8%,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降至1.0%,护理效果显著提升.结论:静脉输液通路选择对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降低输液风险,避免给药方面的失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不同患者护理后的病情状况.结果: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临床检验价值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20例(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人员20名,将观察组划分为出血组和无出血组.组间对比PT和血小板参数.结果:比较PT和血小板参数,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出血组和无出血组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在诊断肝硬化中的临床检验价值较高.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末梢血和静脉血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应用

    目的: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行静脉血采集,对照组行末梢血采集,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检验中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BC、PLT、Hb、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中MCHC、MCV、MC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较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更加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兴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预处理在胰岛素抵抗不孕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预处理后使用来曲唑促排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其中45例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后用来曲唑治疗,纳入对照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预处理后用来曲唑治疗,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预处理后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预处理后再予以促排卵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郭翠翠;李俊林;杨琳;何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激素冲击疗法与常规疗法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对需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96.67;76.67)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谭秀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78例,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9例,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在焦虑指数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差异.结果: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焦虑指数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突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钱蓉;曾玲;师雪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运用在内科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内科2013年11月~2015年7月接收的40例患者展开分组研究,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占优(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能够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孙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失眠症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对其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疗法(CBT),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指数及症状自评量表指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失眠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周莉萍;张月兰;李莲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的医疗设备、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护士面临的有着多种职业危害,在基层医院护士对职业危害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医院的防护措施显得力度不够,有待改善.

    作者:冯晓玲;郭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69例,分为对照组(单一实施达克宁栓治疗)与实验组(实施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2组,统计2组治疗有效率情况,记录2组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体征改善情况均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对其实施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体征,减轻其痛苦,促进其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顾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救护理程序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救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着重于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早期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急救护理,实验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早期救护,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为(32.4±5.9)min,抢救成功率为97.5%,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程序早期救护能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能够有效缩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车昌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眼科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细节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眼科病房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存在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 ,进行细节管理.结果:通过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采取有效的细节管理防范,使眼科护理安全有效.结论:通过加强眼科病房细节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马肖霞;马晓红;石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的临床结局,研究无痛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及其家属的意愿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自然分娩,观察组予以无痛分娩,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宫缩时疼痛无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第一产程的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Apgar评分方面相比,P>0.0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相当显著,大大缩短了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减少了产妇分娩时的恐惧感和产后的疲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

    总结了3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术后常规护理,活动指导,血运观察及医用弹力袜的应用,健康指导包括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指导正确使用弹力袜,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为精心的护理和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必不可少,是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复发的关键.

    作者:魏文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目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2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与心衰纠正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各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秀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相关因素,并探究其具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术后并发咽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现咽瘘的危险因素,探究护理方法.结果:术前因素与年龄、营养状态及病变分期有关,术中因素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有关,与引流方式无关,术后与口腔护理方法、营养状况及是否有咳嗽、感染的症状有关.结论:喉癌术后并发咽瘘与术前、术中及术后因素有关,需给予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者:毕慧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综合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8.36±2.05)d,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28例(93.33%),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住院时间,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冯桂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与健康教育的应用意义评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中的意义.方法:将我社区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的120例行计划免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为分组标准,将其均分为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计划免疫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研究发现,干预前,两组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性不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接种程序、传染病认知、注意事项、疾病知识认知数据分别为(80.29±2.38)分、(84.19±2.43)分、(82.37±3.03)分、(86.82±4.2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中,可有效改善家长认知情况,有利于其配合度的提高,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作者:胡时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病例属轻症,预后良好,但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虽然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可恢复健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转化为扩张性心肌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调养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介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相关护理方法希望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魏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