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

严思思

关键词:超声雾化, 小儿肺炎,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热0(0.00%)例、咳嗽1(1.67%)例、气促0(0.00%)例)、不良事件(短暂憋气0(0.00%)例、哭闹1(1.67%)例、低氧0(0.00%)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中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以应用.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效能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0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稳定,F-36量表中多个纬度得分较低.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提高,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关系密切,应重视自我效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春霞;闫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前来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共70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成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基础疗法,同时实验组加以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参照组为77.1%,结果表明数据对比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显著,且优于基础治疗方法,总有效率更高,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对其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对其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用替米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总有效率比较,P>0.05;但试验组FBG、FINS、HOMA-IR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值得推广.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熊去氧胆酸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治疗中采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茵栀黄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远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P<0.05);且联合组患者在用药后谷氨酸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下降明显(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治疗,相比于常规用药效果更佳显著.

    作者:伍美芳;吴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析单层螺旋CT在小儿腹部增强扫描中的运用

    目的:研究并探讨单层螺旋CT对小儿腹部增强扫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12年1月于我院放射科进行诊断的患者22例,对其采取单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方式.结果:经过诊断有5例患者是恶性肿瘤,图像显示患者腹腔内存在面积十分巨大的肿块阴影.有1例患者检查出为肾上腺血肿,究其根源是肾上腺出现病变.3例患者确诊为血管瘤,经过单层螺旋CT检查后可以看出肿块旁边呈结节形状的血管十分显著.有4例患者为胆总管囊肿CT扫描后发现在肝门下方和胆囊两个位置会出现呈不规则形状的囊状液性阴影,当把CT的值调节到16HU时,囊壁的阴影有所增强.有3例患者诊断为肾积水.结论:对患者采取单层螺旋CT增强技术可以准确的判断病灶的位置和面积,及时得出周围组织受侵袭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确诊率,帮助患者早日接受有效的治疗.

    作者:孙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20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静脉输液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覆盖率、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患者在护理后健康教育覆盖率(98.00%)、知晓率(87.00%)以及护理满意度(95.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预处理在胰岛素抵抗不孕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预处理后使用来曲唑促排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其中45例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后用来曲唑治疗,纳入对照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预处理后用来曲唑治疗,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预处理后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预处理后再予以促排卵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作者:郭翠翠;李俊林;杨琳;何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不同心功能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占44.55%,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占33.18%,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位居第三,其他占10.91%.进一步分析,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均为1~2级,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各个级别均有,其中1~2级居多.本研究有1例患者为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于产后5d猝死;有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其心功能为3~4级,未见死亡患者;围生期心肌病患者15例,心功能为4级.对不同级别心功能患者的妊娠孕龄进行比较,高级别心功能的妊娠孕周显著短于低级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医源性早产和围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临床中心功能在3~4级以上的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较为常见,其能够增加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增加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与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结局具有密切联系,临床上需予以重视.

    作者:赵永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对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5例患儿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对照组有12例患儿出现并发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炎患儿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外孕护理中人文关怀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分析宫外孕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宫外孕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调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为95.7%,对照组为80.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外孕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护理干预

    目的: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3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试验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焦虑缓解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焦虑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淑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包括感染常导致患儿出现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多表现热程较短的(超)高热、咳嗽、血常规检查多见白细胞升高,X线胸片检查多见斑点或者斑片状模糊的阴影,肺部听诊多闻及细湿罗音(P<0.05).危险因素包括性别为男性、秋冬季、家庭环境一般、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有流行病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探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对降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霞;庞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统计学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12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模式,给予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探讨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护理前实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陈思思;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系统化护理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症状体征的影响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症状体征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2011年5月到2015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10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随机将这100名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的50例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5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优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明显的的对照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状态下的时间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能够在临床上有效地帮助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改善生命体征,缩短患儿发病的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石胜萍;雷钧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常遇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中常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从医三十年来诊治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18例,选取时段为1995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回顾性分析用药情况,对常遇问题进行总结.结果:318例患者中39例患者存在用药问题,所占比例为12.26%,8例患者由于用药问题发生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2.52%,死亡病例不存在.结论:促进医师临床用药知识及业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合理用药,以此保证安全用药.

    作者:王子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新进展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文献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总结并更好指导临床的工作.方法:从刺灸法学的角度分析近年针灸治疗肩周炎,将针灸治疗本病分为单种、多种治疗方法进行论述.结果:临床发现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其中以针刺、艾灸、针刀、电针、温针灸等疗法疗效更为显著. 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相配合,具有疗效快、镇痛佳、疗程短等优点,联合普遍优于单一治疗方法.结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法,疗效确切,值得同行借鉴经验.

    作者:薛娟;薛华;丁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分别行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67%(42/43)高于对照组74.41%(32/4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休克、过敏性皮疹、心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以保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研究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段与干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n=27).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48%比较具有显著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小儿肺炎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有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升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彭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老年者临床用药阿托伐他汀,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10~2016.9期间住院部收治的92例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以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常规组(内科一般治疗),组人数均46例,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检测用药后患者血脂水平情况.结果:未治疗时两组心电图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常规组IVST、LVDD改善效果好,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降低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药阿托伐他汀,心电图恢复效果好、血脂水平明显降低.

    作者: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8例肺栓塞患者的预见性护理体会

    目的:回顾性分析28例肺栓塞患者资料,探讨肺栓塞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发生28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无一例死亡,经过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精细、全面的护理对预防和减少肺栓塞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春艳;王丽霞;白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