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张蓉

关键词:优质护理, 新生儿黄疸,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探析对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1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5例, 采用常规的新生儿黄疸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为65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胆红素临床指数变化情况.结果:通过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胆红素指数变化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胆红素指数变化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6.15%),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胆红素指数,且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空腹和餐后血糖指标和胰岛素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良好率、空腹及餐后血糖达标情况以及胰岛素用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节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至临床.

    作者:顾青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安全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上述护理措施后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细节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进行,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文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盐酸氨溴索临床治疗的作用

    目的:对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择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均行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于此基础上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而研究组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67.44%,且疾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疗效显著且预后良好.

    作者:朱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通路的护理及维护

    目的:本文将针对静脉输液通路的护理方式进行探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输液的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静脉输液的1500例患者,通过完善输液管理过程,优化静脉输液通路护理,提高输液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将针对强化静脉输液通路管理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输液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降至2.8%,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降至1.0%,护理效果显著提升.结论:静脉输液通路选择对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降低输液风险,避免给药方面的失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救护理程序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救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着重于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早期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急救护理,实验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早期救护,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为(32.4±5.9)min,抢救成功率为97.5%,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程序早期救护能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能够有效缩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车昌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推拿镇痛作用机制的探讨

    研究表明,推拿具有镇痛作用.本文从推拿对内啡肽、5-羟色胺、外周组织致痛物质、外周感受器、脊髓后角、脊髓水平以上中枢和患者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出发,详细阐述了推拿的镇痛作用.

    作者:周月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癌痛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于癌症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5.11月-2016.9月间收治74例癌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癌痛知识掌握评分与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饮食、治疗、定期复查依从性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癌痛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为癌痛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对疾病知识掌握度较高,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8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48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病原学治疗,化痰止咳,排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应用在肺炎患儿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里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乙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43例患者,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结果:在TBIL、AST、ALT等肝功能指标统计比较上,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和进一步普及.

    作者:张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行体位护理、心理护理、排痰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受到精心护理之后,50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显效,总治疗有效率达92.9%;对护理非常满意的患者49例,基本满意的6例,不满意患者1,总护理满意度达98.2%.结论:通过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期间,对患者行心理护理、排痰护理、体位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关键护理工作,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

    作者:李彦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9例)与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达到了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过程中,可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努尔比亚·吾术尔;帕力扎提·布守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院出生的6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新生儿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参与度、主动告知、知识宣教以及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新生儿母亲的满意度与信任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

    目前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日趋增加,高龄患者大多数合并骨质疏松及心、肺、肝、肾等基础疾病,对手术和麻醉耐受性差,为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科室通过对高龄患者采取了预见性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周迎娣;田霞;周如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患者4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放疗法+乳房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乳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死亡率及美容效果,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和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保证单纯乳房切除术的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了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的美观程度,极大的减轻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对于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井艳;郭巍莉;林晓华;张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80例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312.3±50.4)、(309.8±48.4)μmol/L]与治疗后[(176.7±22.4)、(125.8±18.7)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46.8±8.7)μmol/L]、治疗时间[(3.4±0.3)d]均优于对照组[(33.6±9.1)μmol/L、(5.0±1.0)d],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3%)低于对照组(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如何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发生伤残意外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不仅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还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多面性等特征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对潜在和已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正确定位、判断、评估和处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减少或排除护理风险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伤害及损失,用科学的方法及措施使护理风险指数降至低.现将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朱丽丽;张华;王月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先兆流产的原因分析与治疗方法

    目的:研究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认真、全面地分析先兆流产的原因,从而找出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原因,找方法的方式,全面分析导致先兆流产的原因后,找出治疗的有效之法.从而使孕妇的分娩过程更为顺利、安全,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结论:先兆流产不仅会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还是导致流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孕妇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田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癫痫病临床诊断中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癫痫病临床诊断中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癫痫病患者55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2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脑电图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共计2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脑电图进行检查,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阳性例数为25例,阴性例数为3例,阳性检出率为89.29%;对照组患者阳性例数为18例,阴性例数为9例,阳性检出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脑电图在癫痫病临床诊断中的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脑电图,并且阳性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新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晚间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以晚间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玩晚间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刘应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