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何军;赵淑华
目的:研究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采取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儿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小儿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26)与实验组(n=26),采取我院儿科常规护理的患儿作为参照组,采取系统化护理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3.07%,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升复位成功率,值得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蝶;王静;吴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选取44例参与本次探究,利用抽签法均分所有患儿,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内患儿例数均为22例.在参照组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研究组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组间数据.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时间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儿而言,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小儿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舒适护理在小儿尿道下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84例小儿尿道下裂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术前恐惧程度与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前恐惧程度轻中度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中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在术前及术后的恐惧和疼痛程度,使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值得推广.
作者:袁明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回顾分析20例经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状3例,肿块状5例,不规则斑片状12例,其中见分叶征17例,细短毛刺征13例,胸膜凹陷征9例,血管集束征7例,空泡征6例,细支气管征8例,空洞征3例,钙化4例.增强扫描特征:CT值增强前后变化幅度在20~60 HU之间.结论:CT平扫的典型征象及增强扫描后强化特点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
作者:邓存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诊治的200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上述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彬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经镜检,84例患者共有息肉114枚.分析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114枚息肉主要分布于胃窦和胃体,形态主要为山田Ⅰ型和山田Ⅱ型,大小主要为5-10mm,病理类型主要为增生型息肉和炎性息肉.治疗方法及结果:所有息肉均在内镜下予以切除,其中,17枚(14.91%)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6枚(40.35%)采用内镜下电凝电切术,36枚(31.58%)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15枚(13.16%)采用活检钳钳除;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童艺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T和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已被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患者48例分别使用CT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支气管结核的相关表现,但支气管镜的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结核患者诊断时,使用支气管镜检查的方法可明显提升诊断效果,相比CT检查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娜;何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着重于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早期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急救护理,实验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早期救护,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为(32.4±5.9)min,抢救成功率为97.5%,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程序早期救护能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能够有效缩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车昌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掌握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综述护理的具体措施,为研究小儿腹泻提供帮助.方法:将165例小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结果:165例腹泻患儿以感染导致腹泻的比例高,观察组患儿腹泻及呕吐改善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病情加强科学护理,制定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将护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对孩子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何明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12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6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及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1%、74.60%,研究组护理效果较好,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及并发症,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机体损伤,促进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黄国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析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的是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所接收的80例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8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人数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均有所缓解.但是在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与护理满意程度上来看,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知,对于需要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而言,有效的使用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杨沙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氨甲喋呤单次肌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和四氢叶酸连续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保守治疗患者,成功率为35例,87.5%,在进行纠正治疗后,其治疗成功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成功患者28例,成功率为70.00%,纠正成功率为88.2%,两组患者成功率差异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和多次注射的疗效相当,但是单次肌肉注射更为方便,疗程比较短,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继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及预防并发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发热,给予物理降温体温降至正常,其余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一支肌肉注射后体温降至正常,住院7~20d,均可出院.日后随访均无胆道相对应反应出现.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前、后进行护理,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海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6年06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家属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对比血压升高以及心率加快发生率等.结果:在血压升高概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心率加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观察,合理选择舒适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干预,可以将每项危险参数出现概率显著降低,从而获得显著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效果.
作者:杜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8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48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病原学治疗,化痰止咳,排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应用在肺炎患儿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里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神经阻滞的方法在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的165例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对我院的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三种不同方法的治疗,即 A:单一药物治疗,B:单一神经阻滞治疗,C:神经阻滞及药物联合治疗,对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如实的记录,通过分析比较数据,评价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临床治疗的结果进行研究,主要是应用一些统计学知识和一些对比的方法,对治疗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说明:应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比单一应用药物好P<0.01,单一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与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及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中使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间66例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将这66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来进行观察.实验组33例,比较组33例,比较组所有患者按照常规进行治疗,治疗可采取按摩子宫、嚼服米索前列醇片、子宫动脉结扎等方法;实验组所有患者除此之外还加入了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地跟踪观察,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记录.结果: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与比较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术后以及总出血量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的数据均低于比较组,对患者自身的损害较小.结论:在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医学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对患者效果明显,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子宫切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艺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其血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检验结果,并观察不同孕期的贫血类型.结果:检验后,观察组RDW、MC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Hb、RBC、MCV以及MCH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晚期大细胞贫血比例大(54.55%).结论:妊娠期进行血常规检验,可及时发现贫血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保证胎儿顺利健康发育.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80例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312.3±50.4)、(309.8±48.4)μmol/L]与治疗后[(176.7±22.4)、(125.8±18.7)μ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46.8±8.7)μmol/L]、治疗时间[(3.4±0.3)d]均优于对照组[(33.6±9.1)μmol/L、(5.0±1.0)d],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3%)低于对照组(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在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表现特征,分析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6例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MRI特点.结果:均为单发病灶,15例位于后颅窝,1例位于颞叶;11例为囊性病变为主,增强扫描可见结节状强化,5例为实性病灶,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结论:MRI在诊断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晶石;臧文远;官威;王炬玮;谷瓅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