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云;张丽萍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回顾分析20例经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状3例,肿块状5例,不规则斑片状12例,其中见分叶征17例,细短毛刺征13例,胸膜凹陷征9例,血管集束征7例,空泡征6例,细支气管征8例,空洞征3例,钙化4例.增强扫描特征:CT值增强前后变化幅度在20~60 HU之间.结论:CT平扫的典型征象及增强扫描后强化特点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
作者:邓存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择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均行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于此基础上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而研究组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67.44%,且疾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疗效显著且预后良好.
作者:朱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氨甲喋呤单次肌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和四氢叶酸连续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保守治疗患者,成功率为35例,87.5%,在进行纠正治疗后,其治疗成功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成功患者28例,成功率为70.00%,纠正成功率为88.2%,两组患者成功率差异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次肌肉注射氨甲喋呤和多次注射的疗效相当,但是单次肌肉注射更为方便,疗程比较短,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继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生化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2016年期间接收的不合格临床生化送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共收到临床生化送检标准4204例,其中34例为不合格标本,占比0.81%,所有不合格标本中溶血、凝血等不合格标本例数占比较大.结论:通过对导致临床生化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在医院以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改进,使生化送检标本合格率得到提高.
作者:陆英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在儿童血液肿瘤中化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血液肿瘤患儿并使用了TIVAP的患者12例,对这12例患者的TIVAP的临床应用情况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探究的12例血液肿瘤患儿在化疗的过程中使用TIVAP并未出现外漏、外渗的现象,也未出现导管相关性的血行感染并发症.结论: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在儿童血液肿瘤化疗中解决了反复静脉穿刺的困难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化疗对肿瘤患儿外周血管的损伤,大大降低了导管相关性的血行感染并发症,降低了儿童血液肿瘤患者的痛苦,因此可以在今后的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江华;刘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效能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0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稳定,F-36量表中多个纬度得分较低.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提高,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关系密切,应重视自我效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春霞;闫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展治疗.结果:通过开展治疗两组患者的E2及FSH水平都有明显的上升,但是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为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开展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E2、FSH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朱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该院174例初产妇,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8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并分析对比两组不良心理改善程度.结果:经过实施心理健康护理,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不良心理改善程度较好,P<0.05.结论:孕期心理健康护理可对改善初产妇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有效减轻初产妇不良心理,预防心理障碍,促进机体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唐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预见性护理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116例ICU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院内转运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转运方式.对比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和病情恶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转运时间低于对照组;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血压降低或升高等病情恶化几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利于患者病情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20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静脉输液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覆盖率、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患者在护理后健康教育覆盖率(98.00%)、知晓率(87.00%)以及护理满意度(95.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及预防并发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发热,给予物理降温体温降至正常,其余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一支肌肉注射后体温降至正常,住院7~20d,均可出院.日后随访均无胆道相对应反应出现.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前、后进行护理,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海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发生伤残意外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不仅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还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多面性等特征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对潜在和已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正确定位、判断、评估和处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减少或排除护理风险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伤害及损失,用科学的方法及措施使护理风险指数降至低.现将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朱丽丽;张华;王月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人们对新的生育政策有了更多关注,婚育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生宣传教育作为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工作形势下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紧跟时代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新时期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策略.
作者:王昭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经入院病床单双号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模式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模式选择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况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以及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间经对比差异性有所增强;而两组患者护理前的ADL评分以及MMSE评分差异性并未加强.结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选择综合护理模式后可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精神状况.
作者:罗学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4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20,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20,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其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危险,减少产后出血量,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罗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治的94例牙列间隙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试验组和对比组,均为47例;对比组单一进行口腔修复治疗,试验组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对比组为81.4%,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正畸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比研究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以及焦虑状态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宋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需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96.67;76.67)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谭秀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安全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上述护理措施后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细节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进行,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文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经镜检,84例患者共有息肉114枚.分析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114枚息肉主要分布于胃窦和胃体,形态主要为山田Ⅰ型和山田Ⅱ型,大小主要为5-10mm,病理类型主要为增生型息肉和炎性息肉.治疗方法及结果:所有息肉均在内镜下予以切除,其中,17枚(14.91%)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6枚(40.35%)采用内镜下电凝电切术,36枚(31.58%)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15枚(13.16%)采用活检钳钳除;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童艺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