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加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探讨

王昭梅

关键词:计划生育, 时代, 新时期, 宣传工作, 策略
摘要: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人们对新的生育政策有了更多关注,婚育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生宣传教育作为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工作形势下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紧跟时代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新时期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策略.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舒适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6年06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家属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对比血压升高以及心率加快发生率等.结果:在血压升高概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心率加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观察,合理选择舒适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干预,可以将每项危险参数出现概率显著降低,从而获得显著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效果.

    作者:杜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乙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43例患者,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结果:在TBIL、AST、ALT等肝功能指标统计比较上,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和进一步普及.

    作者:张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4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20,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20,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其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危险,减少产后出血量,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罗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判断价值.方法:把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9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组,并将其根据疾病活动状态分为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再选择同期于我院行体检的49例健康人作为此次研究对照组,对三组受检者均实施血常规检查与血沉检测,回顾性分析所有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活动期组患者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水平与缓解期组患者及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缓解期组患者和对照组除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在比较上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的多项检测指标会因为疾病活动程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且和当前认可的炎症反应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血常规检查可以有效和准确判断炎症性肠病的活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胸部结节病CT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在胸部结节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经病理活检确诊的50例胸部结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各影像特征. 结果:CT检查的检出率(94.00%)同X线平片检查的检出率(68.00%)相比明显更高(P<0.05),此外,CT影像能够更加直观的显示病灶病变情况.结论:CT影像诊断在胸部结节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患者淋巴结、肺内等病灶的病变情况.

    作者:梁泳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产妇不良情绪、产褥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产妇不良情绪、产褥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分娩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的产后随访护理,对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睡眠障碍、子宫复旧不良、便秘、乳房问题、产后抑郁等产褥期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产妇(3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产妇相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产后不良情绪,减少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育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顽固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顽固性癫痫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3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行迷走神经刺激术临床护理工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杜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研究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定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实施重剖宫产手术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行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50例设为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的50名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手术室完成响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产妇并发症出现情况等指标,发现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可大大减短从手术开始到手术完成的时间,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及降低手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且能缓解产妇术后并发症状.

    作者:赵亚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20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静脉输液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覆盖率、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患者在护理后健康教育覆盖率(98.00%)、知晓率(87.00%)以及护理满意度(95.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8例肺栓塞患者的预见性护理体会

    目的:回顾性分析28例肺栓塞患者资料,探讨肺栓塞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发生28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无一例死亡,经过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精细、全面的护理对预防和减少肺栓塞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春艳;王丽霞;白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激光、微波和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别采用激光、微波和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中度子宫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均等的三组,A组、B组和C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采用激光治疗,B组采用微波治疗,C组采用宫颈炎康栓进行局部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 %,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总有效率与C组相比,显著优于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和微波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宫颈炎康栓局部治疗相比,操作简单,不良反正少,临床满意度高.

    作者:林燕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开腹胆囊手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及预防并发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发热,给予物理降温体温降至正常,其余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一支肌肉注射后体温降至正常,住院7~20d,均可出院.日后随访均无胆道相对应反应出现.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前、后进行护理,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海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运用在内科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内科2013年11月~2015年7月接收的40例患者展开分组研究,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占优(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能够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孙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服务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比组各38例.参比组患者应用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服务的手术室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满意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对比参比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则高于参比组,组间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袁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治的94例牙列间隙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试验组和对比组,均为47例;对比组单一进行口腔修复治疗,试验组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对比组为81.4%,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正畸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对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5例患儿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对照组有12例患儿出现并发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炎患儿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8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经镜检,84例患者共有息肉114枚.分析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114枚息肉主要分布于胃窦和胃体,形态主要为山田Ⅰ型和山田Ⅱ型,大小主要为5-10mm,病理类型主要为增生型息肉和炎性息肉.治疗方法及结果:所有息肉均在内镜下予以切除,其中,17枚(14.91%)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6枚(40.35%)采用内镜下电凝电切术,36枚(31.58%)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15枚(13.16%)采用活检钳钳除;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童艺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的配合与护理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是治疗手汗症和重症雷诺病的有效方法,一般多发于亚热带地区,此项技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在各大医院都已展开.现将我院2014年至2016年101例手汗症与雷诺病患者,总结手术的配合与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蔡卓权;张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目的:分析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 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 结论: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月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治疗满意度方面入手,对两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高(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与对照组(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