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饮食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

朱春妹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 饮食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饮食危险因素及护理进行分析,使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8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94.8%)明显优于对照组(74.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97.4%)明显优于对照组(64.1%),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D-二聚体与CEA、CA72-4联合检测 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00例胃癌患者为(A组)、5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为(B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通过免疫比浊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三组的血清D-二聚体、CEA、CA72-4水平.结果:A组患者上述3项指标均高于B组和C组(P<0.05).Ⅱ期胃癌患者的血清CA72-4和Ⅲ、Ⅳ期胃癌患者的上述3项指标均高于C组(P<0.05).CEA+CA72-4+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胃癌诊断灵敏度高(91.00%).结论:胃癌患者血清D-二聚体、CA72-4、CEA水平随肿瘤临床分期的进展而明显升高.其中,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高,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胃癌诊断灵敏度.

    作者:盛玉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我院5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阑尾炎患者住院时间(10.5±2.01)天、伤口拆线天数(3.52±0.55)天、下床活动时间(2.45±0.26)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阑尾炎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唐卓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持续微量静脉给药联合针刺镇痛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与护 理研究

    目的:观察持续微量静脉给药联合针刺镇痛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将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术后给予持续微量静脉给药镇痛24-72h(生理盐水50ml+吗啡15mg+氟哌利多5mg),穴位针刺;对照组采用疼痛时肌肉注射止痛药物(杜冷丁50-100mg,或强痛定75-100mg),观察2组患者伤口疼痛与膀胱痉挛痛反应.结果:治疗组伤口疼痛程度及膀胱痉挛性疼痛主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微量静脉给药镇痛明显缓解伤口及膀胱痉挛疼痛程度,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优于传统的疼痛时的随即用药.

    作者:郭燕青;刘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总胆固醇(T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TG、hs-CRP、LDL-C、sOX40L、TC、MMP-9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不良反应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为每天40mg时,对患者抗炎、降脂效果佳,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作者:赵颖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并总结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优化患者预后效果,促进康复,降低开销,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宝慧;辛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每组各4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双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双心护理,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可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惠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共92例,将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HP感染改善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22%低于观察组89.13%;观察组治疗后Hp感染率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32.61%,P<0.05.结论: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不仅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能降低HP感染率,具有优良的药用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范茹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的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2016年9月为时间节点,此前为对照组,此后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比分析2组治疗中每周出差错率、管理手法认识、沟通协作、处理问题的及时性等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每周出差错率(8件/周)少于对照组(23件/周),管理手法认识、沟通协作、处理问题的及时性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管理可明显提高医院药学管理的工作质量,并减少出错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敬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细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60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5.67%>85.83%)和护理质量安全评分[(97.34±2.33)分>(89.15±3.68)分]相对更高(P<0.05),而风险事件发生率(0.67%<2.67%)以及HAMD评分[(9.48±1.36)分<(15.82±2.74)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注重细节要求,能够获得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郭胡晓;黄金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

    近红外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对药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监管市场以及控制过程等方面,这种分析技术操作比较简捷,消耗的溶剂量比较少且无损,并具有高度的专属性,十分绿色环保,因此成为了常用的药物分析手段.本文将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张松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乐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疗 效观察

    目的:探究观察乐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妇产科接诊的100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补液,观察组行乐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脉补液,对比两组产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显著低于对照组,X=6.857,P<0.05;观察组AFI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t值为8.324,P<0.05.结论:乐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AFI(羊水指数)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该治疗方式可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作者:王冠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科护理实习生规范教学管理

    目的:探讨规范教学管理对急诊科护生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4年7月~2017年3月带教的260余名实习护生规范制订带教计划,采取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加强带教教师带教工作的管理.结果:急诊科护生的急救护理水平得到了加强,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带教教师教学、急救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提高.结论:规范急诊科教学管理可以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姜胜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紫杉醇白蛋白微粒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在晚期肿瘤患者中使用紫杉醇白蛋白微粒的护理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患者行非白蛋白微粒的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紫杉醇白蛋白微粒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和要点.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服用药物并进行饮食等干预后,其情况逐渐改善,且血常规检查正常.结论:紫杉醇白蛋白微粒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配合以相应的护理后可改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丽然;苏美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再次无偿献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再次无偿献血现状及影响因素.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200例参与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随访1年观察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献血者中有152例在随访时间内再次献血,再次献血率为76.0%.通过调查发现,年龄、文化水平低、献血知识了解程度低、献血环境以及服务质量等因素是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主要原因.结果: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加强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宣传,同时不断优化献血站的环境和服务质量,有助于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大疱的诊疗进展

    肺大疱可破裂致气胸,严重者危及生命.故肺大疱的准确诊断、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十分关键.目前常见的肺大疱治疗方式有一般外科手术、胸腔镜微创手术、肺减容术、经皮行肺大疱粘连术、多导管负压吸引术、支气管封堵联合闭式引流等.本文复习各种与肺大疱诊断与治疗的有关文献,比较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各种肺大疱的治愈率和术后肺功能的改善效果,从而总结不同治疗方式的适应证、并发症,以下谨对肺大疱的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瑾;谭九根;归淑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结核病防治护理程序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结核病防治护理程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8)与参照组(n=42),参照组给予常规防治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防治护理干预基础上加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的评分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结核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黄丽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的应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近期在我院接受血糖检测及治疗的10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血糖检测的100名体检者作为参考组,两组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检测.结果:观察组HbA1C、FPG水平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FPG水平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在糖尿病检测中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新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透明质酸钠结合中医理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钠与中医理疗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医疗援疆受援单位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此次实验研究主要任务对象,通过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0例,实施单一透明质酸钠治疗,联合组为40例,予以透明质酸钠与中医理疗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数据并分析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透明质酸钠与中医理疗相结合,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翁前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013~2015年社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松原市沿江社区2013~2015年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社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本社区463例新生儿中,乙型肝炎疫苗首诊接种者共458例(98.92%),首针及时接种者450例(97.19%),首针未接种者5例(1.08%);2013年、2014年、2015年首针接种率分别为97.32%、99.31%、99.51%;新生儿于住院分娩的及时接种率为99.12%,未住院分娩的及时接种率为88.89%;在所有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未接种原因中,新生儿疾病占60%,为主要原因,早产低体重与外地出生后转入为次要原因.结论:2013~2015年本社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率较高,但对于接种工作仍不可松懈,各卫生服务中心需加强相关方面的临床工作,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作者:宋娜;周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67例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33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为34例,予以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6%),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同时研究组血栓发生率为(5.88%)、联合终点发生率为(8.82%)、主要终点发生率为(5.88%),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心脑血管疾病采用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何国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