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初探

戴文正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 复发几率,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对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组为31例患者.常规组给予西瓜霜喷剂治疗,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治疗组和常规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几率.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29例(93.55%)显著高于常规组19例(61.29%),治疗组的复发几率1例(3.23%)显著低于常规组7例(22.5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几率,治疗效果十分确切.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肝炎治疗过程中监测甲胎蛋白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分析重症肝炎治疗过程中监测甲胎蛋白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症肝炎占43.16%(41/95),慢性肝炎占56.84%(54/95),对比重症肝炎与慢性肝炎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根据重症肝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进行分组,分为<200μg/L、200~400μg/L、>400μg/L,对比各组的病死率、好转率.结果:重症肝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189.4±124.5)μg/L,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的(20.6±11.7)μg/L,差异显著(P<0.05);重症肝炎血清ALT、Tbil水平均高于慢性肝炎,ALB水平低于慢性肝炎,差异显著(P<0.05);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200μg/L的病死率、好转率分别为30.77%、69.23%,200~400μg/L的病死率、好转率分别为43.75%、56.25%,>400μg/L的病死率、好转率分别为66.67%、33.33%,差异显著(P<0.05);随着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提高,病死率随之降低,好转率随之提高;经Pearson相关分析,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病死率呈负相关(r=-1.983,P<0.05),好转率呈正相关(r=2.641,P<0.05).结论:重症肝炎治疗过程中监测甲胎蛋白具有评估预后临床意义,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慧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诊断中应用血清检验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诊断当中应用血清尿酸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冠心病患者31例为观察组,选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人员均进行血清尿酸指标检验,观察两组人员的指标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胆红素、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尿酸水平与对照组人员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积分时期的血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指标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冠心病疾病的诊断采用血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指标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疾病的诊断准确度,促进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肿瘤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 对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对其负性情绪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负性情绪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缓解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给予急性脑梗塞患者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肢体功能.结果: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肢体功能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措施既能缓解急性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又可改善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琴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个性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在小儿个性化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诊治患儿9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为研究组,采用常规钢针穿刺输液的为比较组,同时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出现手部肿胀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比较组,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比较组,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正确采用静脉留置针给予患儿输液,减少患儿输液时多次穿刺带来的不良情况,增加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郅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在妇产科剖宫产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妇产科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产科剖宫产手术效率和病人手术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开始后的一年半内,在本院接受过剖宫产手术的30位产妇.并将其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对照组安排为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观察组安排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然后对两组的实际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术中,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都要要低一些,存在差异,在统计学中的意义成立(P<0.05).结论: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将全面推广和使用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

    作者:钱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T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CT检查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0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则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从一般资料、分期诊断方法、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的确诊率为62%,而研究组采用CT检查的确诊率为88.24%,两组患者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检查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与采用x线平片相比,确诊率更高且更直观,能更好地为后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作者:权凤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对性护理改善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术后恢复情况 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垂体瘤切除术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外一科收治的行垂体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较对照组高,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垂体瘤切除术中采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术后康复.

    作者:董陆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中药调剂常见的差错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3000张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院所开出了中草药处方,对其中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出来的原因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此3000张中药处方中,有160张出现了中药调剂差错,其中23张为多配与剂量错误,55张为漏配,82张为错配.结论:在进行中药调剂时,一般常见的差错类型为多配、少配、错配等,对以上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制定规范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荣富;骆方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因单侧股骨转子下骨折住院行近端髓内钉及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32例,19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13例采用锁定板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三日VAS评分、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并将所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而术后三日的VAS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一年的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锁定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髓内钉占优,而临床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异.

    作者:谢凌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自理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全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当前的社会是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以及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息技术已在生活中所涉及的各大领域获得广泛使用.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支持.医院中的大部分工作需要计算机的辅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帮助医院各方面的工作有序地开展,因此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十分必要,提升计算机信息化水平,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医疗事业,促进其长久的发展.因此本文将在医院实施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强化建设的措施以达到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

    作者:刘守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饮食护理中套餐式饮食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饮食护理中套餐式饮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针对性套餐式饮食干预)与参考组(常规饮食干预),各40例.观察两组2个月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各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显著差异,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套餐式饮食干预血糖效果优于单纯饮食控制,可显著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张天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的长期效果分析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取恩替卡韦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案为主治疗)、观察组(再联合使用恩替卡韦),各50例,对比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较高,且和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针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恩替卡韦的方案治疗,其效果理想.

    作者:王若飞;孙庆明;孙丹玉;傅道明;方善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探析

    目的:探析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的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度、住院时间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疼痛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也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肿胀度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明显,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预防效果较好.

    作者:牛雪莲;童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甲亢患者56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改善他们的负性情绪.

    作者:朱晓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3例(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84.9%,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赵丹丹;王妍;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析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应用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治的肿瘤患者86例,以数字随机划分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对比组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43例患者在整体护理的条件上加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徐小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预防和护理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护理方案.方法:抽取120例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感染率和生存质量.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3%,感染率为18.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率分别为96.7%%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差异明显(P<0.05).结论:围术期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元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性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对于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例肛瘘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首次排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丽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