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艾民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妇科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5例卵巢囊肿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予以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感染、腹部不适)发生率(4.44%,2/4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8/4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并有助于安全性的提升,应广泛推广.
作者:夏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表法对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均分,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各为33例,将采取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2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转移率作对比.结果:将实验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作比较,组间对比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和生存率作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
作者:陈福群;于洋洋;王燕;柳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于探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部分男护士工作焦虑情况,分析焦虑原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该医院38名男护士进行焦虑情况的问卷调查,以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以标准分=50分作为界值,判断焦虑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全院38名男护士中有30名测得的标准分大于50分,占总数的79%.针对全院在职男护士所在不同科室、学历、职称、年龄、工龄以及不同婚姻状况等各方面的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项研究说明,造成该医院全院在职男护士产生焦虑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不同科室造成的影响(所属科室是否需要与病人家属接触沟通),不同学历、职称、年龄、工龄以及婚姻状况等都会与调查对象是否出现焦虑情绪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张志丽;周晓群;唐丽娇;吴冬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对其护理资料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对用药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结果:共发生不规范事项25项,其中,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药物因素和院方因素导致的分别为4项、13项、5项和3项.结论: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为了提升护理的质量,必须要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并且要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状况,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不断提升护理的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医院共有完整的产前超声档案1976例孕妇,无侧脑室增宽的对象1940例纳入对照组,有侧脑室增宽对象56例,纳入观察组.对比胎儿先天缺陷高危因素伴随情况、合并异常情况、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侧脑室增宽特别是中重度侧脑室增宽,有助于先天缺陷的筛查诊断.
作者:张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讨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02例,根据双盲实验法分为早期非手术组以及早期手术组.结果:早期手术组的患者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早期非手术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早期非手术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中使用早期非手术组,了解患者的情况,正确的掌握手术的指征,能够降低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讨社区小儿肺炎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针对本社区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进行随机非盲实验分组,Ⅰ组给予红霉素使用,Ⅱ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施治效果.结果:与Ⅰ组的药效(96.0%)相比,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略有提高,达到100%,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对Ⅰ组在退热、止咳及肺啰音消失上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小儿肺炎患者施以阿奇霉素用药,疗效较理想,且能够缩短肺炎病程,值得推荐.
作者: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应用于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数字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用美托洛尔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LVEF、BNP水平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用于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周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LA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LA术治疗的650例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接受OA术治疗的720例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LA组和OA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及并发症如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腹腔脓肿等的发生情况.结果:LA组的手术持续时间为42.4±12.8min,出血量为6.2±2.4ml,镇痛药物使用率为4.9%,住院时间为4.9±1.8天,住院费用为13322.6±4127.6元,与OA组相比,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镇痛药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组的住院费用高于OA组,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A组.结论:与OA组相比,LA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CT检查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0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则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从一般资料、分期诊断方法、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的确诊率为62%,而研究组采用CT检查的确诊率为88.24%,两组患者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检查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与采用x线平片相比,确诊率更高且更直观,能更好地为后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作者:权凤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及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4h内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总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后出血量,稳定患者血压指标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红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显著低于治疗组(95.8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8%)显著低于对照组为(10.42%),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王洪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后循环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对症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86例(2016.3.10-2017.3.10),对所有患者给予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对实验组给予对症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3%与39.53%,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MRS与BI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采取对症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便于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作者:徐一鸣;詹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高血压患者中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对其血压及高血压并发症的临床影响效果探讨.方法:将8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41例.常规慢病管理用于A组,社区规范化管理用于B组,对2组患者管理前后的血压变化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管理前2组患者的血压变化状况比较差异不明显;管理后B组的血压改善状况显著优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A组低,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推广.
作者:杨素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提高核磁检查时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10至2017-10在该院磁共振科进行核磁扫描的3岁以下的应用水合氯醛灌肠的婴幼儿8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两组婴幼儿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镇静优良率(90%)明显优于传统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检查完成率(97.5%)明显高于传统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灌肠药液外溢(0.5%)明显少于传统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时患儿取头低脚高位,即臀部垫高20cm,家属用双手夹紧小儿的左、右侧臀,压迫肛门10--15min,能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明显减少,减轻便意感,镇静效果良好,能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曾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抽选我院55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症患者,对所有人员情绪障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4月-2017年7月间于我院ICU住院患者.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同时调查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分别为(19.6±5.3)分、(12.2±6.7)分,P<0.05.护理前后抑郁评分分别为(21.4±7.6)分、(13.4±8.1)分,P<0.05.患者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62.3±10.9)分、(81.9±7.5)分,P<0.05.结论: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症情绪障碍的因素较多,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金玉;胡超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90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药物多潘立酮治疗方案,观察组45例采用常规诊治加启脾口服液治疗方案,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观察组与对照组较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差异较为明显,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启脾口服液配合常规诊治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智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近2年收治的35例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按照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采取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戴新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手术中烟雾的危害和有效防护.方法:随机选取44例手术室医务人员入组,选取时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活动前后医务人员对手术中烟雾认知情况、防护实施情况及疼痛数字评分.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医务人员对手术中烟雾认知情况(17.89±2.12)分、防护实施情况(7.46±1.67)分及疼痛数字评分(3.56±0.95)分均明显更佳,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品管圈活动,可促使医务人员提升对手术烟雾的认知水平,进而实现有效防护.
作者:孙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薄层螺旋CT扫描肺内单发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接受的50例胸部CT诊断后发现的单发磨玻璃样结节患者实施临床分析,对其进行单纯磨玻璃结节薄层CT表现与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薄层CT表现情况评估.结果:单纯磨玻璃结节中,圆形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更大;混合性磨玻璃样结节中,实性部分处于中心位置时的恶性几率更大.结论:薄层螺旋CT扫描中的磨玻璃样结节对诊断肿瘤性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佐胜;任俊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