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茂
目的 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及腹型肥胖发生率.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并获知情同意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3例[研究组,平均年龄(66.9±5.4)岁]及老年健康者133名[对照组,平均年龄(66.3±5.8)岁],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重、总体脂肪、腹部脂肪、内脏脂肪、内脏脂肪面积和腰臀围比值(WHR),以体重指数(BMI)判定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以WHR判定腹型肥胖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25.7±3.8)慨(24.2±2.2)kg/m2,P=0.001]、总体脂肪[(20.1±6.9)vs.(17.4±5.0)kg,P=0.001]、WHR(0.92±0.10 vs.0.87±0.06,P=0.001)、腹部脂肪[(10.2±3.4)豫(8.6±2.5)kg,P=0.001]、内脏脂肪[(2.7±O.9)vs.(2.3±0.7)kg,P:0.001]和内脏脂肪面积[(89.1±28.8)vs.(75.7±21.6)cm2,P=0.001]均显著增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不足(BMI<18.5)(3.8% vs.0,P=0.024)和肥胖(BMI≥28.0)发生率(26.3%vs.6.0%,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过高(52.1% vs.34.1%,P=0.023)和腹型肥胖的发生率(83.6% vs.67.1%,P=0.0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强调总体脂肪、腰围、腹部和内脏脂肪的测定与控制.
作者:于康;李玉秀;刘秋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肺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L-谷氨酰胺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行肺癌根治手术的伴有营养不良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术后第1~5天,每日给予两组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提供非蛋白热卡90 kJ·kg-1·d-1,氮0.25 g·kg-1·d-1.术后第2天起,同时给予两组患者流质饮食,试验组患者每日口服L-谷氨酰胺颗粒30 g.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T淋巴细胞分化亚群3(CD3)、CIM、CD8、CIM/CD8、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C反应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第7天试验组的血清转铁蛋白[(2.29±0.34)vs,(2.15 ±0.42)g/L]、前白蛋白[(0.27±0.76)vs.(0.23±0.84)g/L]、CD4(30.9%±2.2% vs.28.9% ±2.3%)、CD4/CD8(1.17±0.19 vs.1.10±0.81)、Igc[(12.94±2.08) vs.(11.19±1.95)g/L]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的测定值(P均<0.05),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的测定值[(31.6±16.7)vs.(36.5±13.3)mg/L,P<0.05].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早期使用L-谷氨酰胺联合肠外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下调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
作者:胡昆卓;夏照华;王正;杨林;林少霖;欧竹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严重烧伤患者由于创伤刺激、创面渗出和愈合等因素,极易发生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严重烧伤患者易出现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紊乱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恰当的营养支持,以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存率.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以肠内营养为主,肠外营养为辅.
作者:孙永华;周业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复习了有关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危重患者和重度烧伤患者的文献,明确了rhGH对烧伤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指出thGH的副作用.但是rhGH的副作用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要注意应用的剂量和时机以及对高血糖的控制.本文针对危重患者慎用rhGH的结论,提出可能还需要从应用细节上加以考察.
作者:韩春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膜转运特性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评价二者在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价中的地位.方法 采用快速腹膜平衡试验判断腹膜转运功能[腹膜透析液肌酐与血肌酐的比值(D/Per)],将53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高转运(D/Pcr≥0.65)和低转运(D/Per<0.65)两组.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和总肌酐清除率(TCer).采用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瘦体重和瘦体重百分比)以及主观综合性评定法(SG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低转运组包括患者30例,高转运组包括23例.高转运组患者的年龄、D/Per(0.82±0.15vs.0.55±0.08.P<0.01)和TCcr(62.93%±25.98% vs.49.69%±16.92%,P<0.05)均显著高于低转运组,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瘦体重百分比和SGA评分均显著低于低转运组(P<0.05),血清白蛋白与Kt/v呈显著负相关(r=-0.2708,P<0.05).结论 腹膜高转运者溶质清除率高但营养状态较低转运者差.营养状况是判定透析是否充分的条件之一.应加强高转运及高龄患者的饮食管理和指导.
作者:张蕊;任野平;李冰;纪天蓉;李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营养液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56只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无氮饲料组、无脂肪营养液组和全营养液组.采用D-半乳糖胺诱导法复制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同时用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全营养液组大鼠每日输注的营养液提供能量221.75 KJ(1 kcal=4.184 KJ),氮0.365 g,氮热比为1:145,氨基酸2.28 g,其中支链氨基酸0.70 g,葡萄糖7.85 g,脂肪1.25 g.颈外静脉插管穿刺手术后10天取血,监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结果 全营养液组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无脂肪营养液组(P<0.05).4组中无脂肪营养液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同醇水平均高,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普通饲料组和无氮饲料组(P<0.05);全营养液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普通饲料组(P<0.05).全营养液组的丙氨酰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无脂肪营养液组(P<0.05).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全营养液的结构比例适合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代谢需要,能促进机体的合成代谢,有利于逆转大鼠的急性肝功能衰竭.
作者:齐玉梅;张明;陈亚军;许晋;杨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静脉补充谷氨酰胺双肽促进烧伤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 30例烧伤总面积10%~30%,Ⅲ度烧伤面积≥1%的患者随机进入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两组在手术后接受静脉营养治疗7 d,研究组接受静脉谷氨酰胺双肽0.5 g·ks-1·d-1.分别检测术前1天和术后第7天患者的血浆游离羟脯氨酸浓度,统计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术前血浆游离羟脯氨酸浓度分别为(2.24±0.84)和(2.32±0.92)μg/ml,均高于正常值的(1.27±0.44)μg/ml,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血浆游离羟脯氨酸浓度分别为(3.04±1.01)和(4.3±1.05)μg/ml,均高于手术前水平,研究组的血浆游离羟脯氨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9.7±5.3)d,短于对照组的(33.3±7.5)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结论 静脉补充谷氨酰胺双肽有助于提高烧伤患者术后血浆游离羟脯氨酸浓度,可能对刨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业平;卞婧;张国安;于东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平台及中国人胰岛素敏感性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采用DeFronzo建立的反馈数学模型原理在90名中国人健康受试者[男71例,女19例,年龄为(28.3±6.1)岁,体重指数为(20.9±1.5)kg/m2)]中进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研究.结果 在整个钳夹过程中,实测血糖值控制在其目标水平±10%以内,变异系数为3.8%±0.1%.稳态状态下测定的胰岛素敏感性参数葡萄糖代谢率(M值)属正态分布,均值为(7.78±2.30)mg·kg-1·min-1,下四分位数界点为6.286 mg·ks-1·min-1.M值在重复钳夹试验中的变异系数为9.4%±2.8%.结论 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平台成功建立,并获得了中国人胰岛素敏感性参数M值的正常参考值.
作者:赵维纲;袁涛;孙琦;付勇;杨国华;董颖越;董亚秀;王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抗性淀粉是一种逃逸小肠消化,在大肠发酵的膳食纤维.目前研究认为,它能降低血糖、胆圈醇、甘油三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对糖尿病有防治作用.本文就抗性淀粉对糖尿病的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王丽英;杨叔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营养不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活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改良定量主观全面评价法(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是在主观全面评价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定量营养评价方法,可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本研究采用MQSGA筛查不同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万柯;温黎青;杨柳芬;余坤;韦建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静脉通道是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线,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进行静脉输液,可有效保护外周血管、减少反复外周血管穿刺带给患儿的疼痛刺激.通常,低出生体重儿PICC穿刺血管以肘部贵要静脉、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为主.由于低出生体重儿血管顺应性差、管腔细、管壁薄,极易被穿破,压迫局部血管止血,使血管腔变窄,导入针再向血管前端延伸的成功率低.而以肘部上行静脉(腋静脉)和下行贵要静脉、头静脉的分支作为穿刺部位,如果穿刺失败可将穿刺点逐渐上移,使血管选择空间增大.本研究采用多向选择血管方法对186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PICC穿刺,探讨多向选择血管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作者:姜红;董彦君;于新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脂及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法,按随机原则将112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分为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和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控制每日膳食摄入量及食用油摄人量(25~30 g/d),推荐每日运动量,分别在研究开始前和8周后,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清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酰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Ⅱ(ApoAⅡ)、载脂蛋白C2(ApoC2)、载脂蛋白C3(ApoC3)及载脂蛋白E(ApoE).结果 进入结果分析者101例,其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50例,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51例.研究开始时两组的体重、血清ALT、AST、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8周后,患者的体重及血清甘油三酯、ApoC2、ApoC3水平均显著低于研究开始时(P<0.05),而ApoAl显著高于研究开始时(P<0.05).研究结束时,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的体重、血清甘油三酯、ApoB、ApoAⅡ、ApoC2及ApoC3水平均显著低于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P<0.05).结论 合理膳食条件下,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可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脂浓度,改善脂蛋白水平.
作者:刘英华;薛长勇;郑子新;于晓明;张永;王觐;张月红;景洪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动态评价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风险,以期指导临床合理营养支持.方法 选取新人院、未经放疗、化疗处理的结直肠癌患者144例,于术前及术后两周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动态评估,同时测定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有22.91%(33/144)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术前预测术后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06%(62/144),实际测得术后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4.86%(79/144),后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16,P<0.05).术前营养风险评分≥3分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13%,评分<3分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X2=3.065,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风险发生率高,尤以术后显著,且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作者:徐兰娟;曹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抑郁症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索B12浓度,探讨营养因素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Hamilton抑郁量表17项中得分大于17分和/或Hamilton焦虑量表14项中得分超过14分的30例患者组成抑郁症组,Hamilton抑郁量表得分低于17分、Hamilton焦虑量表得分低于14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红蛋白、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以及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20项)和焦虑自评量表(SAS,20项)测查.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 抑郁症组血清叶酸[(4.06±1.61)vs.(6.48±2.36)ng/ml,P<O.05]和维生素B12水平[(427.96±126.20)vs.(498.46±119.08)pg/ml,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Hamilton抑郁分值均无相关性.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人.
作者:夏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的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烧伤总面积31%~70%,Ⅲ度烧伤面积>11%的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均自烧伤后第1天开始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试验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加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喂养.分别于营养治疗前、烧伤后第1、3、7、10、14、21天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计算每日氮平衡,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烧伤后第14、21天,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和总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烧伤后第10天起,试验组的氮平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能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氮平衡,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郝天智;朱敬民;扈文博;张华;高振辉;温学辉;刘静杰;周智;鲁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和SW1990生长的作用.方法 采用MTF法检测DHA作用后Patu8988和SW1990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DHA作用后Patu8988和SW1990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和肿瘤相关蛋白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量.结果 DHA作用人胰腺癌细胞株24、48、72 h后,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同时DHA能诱导细胞凋亡,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和作用剂量增加,效果越明显.50μg/ml DHA作用24 h后,胰腺癌细胞的COX-2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DHA能有效地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同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COX-2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下凋有关.
作者:秦薇;朱圣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期营养支持的能量、营养素供给量及配比.方法 将60例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营养治疗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自备膳食.两组的I临床诊断及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营养状况简捷评价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采用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统计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恢复时间(手术后至出院的时间).结果 术后营养治疗组的体重和上臂围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除总淋巴细胞计数外,其他营养评价指标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特别是体重平均下降6 kg.营养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7% vs.12.0%,P<0.05).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期显著长于营养治疗组[(28.62±2.38)vs.(22.76±3.24)d,P<0.01].结论 营养治疗组的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能够适应中、老年患者颌面外科肿瘤根治术后应激反应期高分解代谢的需求.
作者:刘梅;沈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改良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技术对导管异位的影响.方法 将169例肺癌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8例)与对照组(81例),试验组在行PICC置管术送管至25 cm时,助手用手紧贴患者锁骨上窝按压穿刺侧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下端;对照组采取常规歪头的方法.统计两组导管异位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仅有1例导管被送入颈外静脉,导管颈部异位发生率为1.1%(1/88);对照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1.1%(9/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3636,P<0.01).结论 肺癌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术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法可明显减少导管异行进入颈静脉的并发症.
作者:郭梅;田明珠;汪丹;王鑫;龚海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钙是人体内含量多的无机元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间信号传导分子,在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当T或B淋巴细胞的T细胞受体或B细胞受体受到刺激及其他协同刺激信号刺激细胞之后,Ca2+可内流进入淋巴细胞,引起瞬时性或长时性的细胞内Ca2+浓度升高.Ca2+信号又可对T、B淋巴细胞产生不同的瞬时、长时效应.多种免疫缺陷性疾病与Ca2+内流障碍有关.本文就Ca2+对T、B淋巴细胞的作用以及Ca2+与某些免疫缺陷疾病性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俐;蔡美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