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歆琼
目的:探究专职护理在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重症护理,观察组予以专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专职护理,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焦惠明;梁艳茹;张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中选取7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情评估时间、头颅CT时间与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更短,P<0.05.结论:对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韩焕明;卢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中行中药熏蒸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1月间来我院分娩的1184例产妇中的120例接受产后康复护理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组产妇均给予中药熏蒸护理干预,后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之后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在两组产妇经过临床康复干预一段时间后,观察组的排气时间(13.42±1.24)h,疼痛评分(3.1±0.1)分,恶露量(38.42±12.42)ml,宫底高度(11.23±0.84)c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7.91±1.82)h,(4.6±0.5)分,(77.47±15.45)ml和(14.23±1.11)cm;观察组产妇的泌乳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产妇的产褥期感染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中药熏蒸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子宫恢复,增加其泌乳量,降低产褥期感染率.
作者:刘光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通过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之上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空腹血清相关激素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和血红蛋白、空腹血清激素水平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经米非司酮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瑜;李学;李莲花;解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对于处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病患,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是否能提高手术疗效.方法:从我院近期收治的需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病患88例,并平均分为44例一组,一组命名为比对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常规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比对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以个性化护理,比对两组病患入院时、术后SAS、SDS评分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个性化护理后,比对组SAS与SDS得分为(34.3±2.2)分、(33.3±3.8)分,明显优于常规组;且比对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对处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病患而言,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病患围手术期的心理情况,使其心态良好,同时也能极大程度的减轻不良反应症状,并提升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医患、护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陈晨;张霞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护理模式促进自然分娩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240例产妇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孕妇划为两组各120例.一组产妇在未采用护理模式下,实施自然分娩,即为常规组;另一组产妇在导乐分娩护理模式下,实施自然分娩,即为导乐组.对比两组产妇各项指标.结果:导乐组产妇阴道分娩96.7%,剖宫产3.3%;常规组产妇阴道分娩81.7%,剖宫产18.3%,即两组产妇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产妇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导乐组,即两组产妇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护理作为人性化服务,能够改善产妇负面情绪,且借助有效性护理干预的手段,转移产妇注意力,减轻自然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从而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和歆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在减轻手术室疼痛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下肢骨折需手术患者80例.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模式护理,分析两组手术室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经比较后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通过舒适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疼痛感和不良心理状态,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季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站2016年收治的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发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妇科护理,评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44例,护理满意度为97.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37例,护理满意度82.3%,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患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患者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根据问题所制定的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门诊药房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引发的事件9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对高危药品的种类进行严格分类,根据我院的发展前景、经济实力、硬件设施建立合适的管理模式,以加强我院对门诊药房中高危药品的管理,降低因高危药品管理不当而引发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32例高危药品管理出现问题是因为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所致;38例高危药品管理出现问题是因为药品摆放不合理,分类不明确,未将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分类摆放;16例高危药品管理出现问题是因为药品标识有损坏且工作人员未及时更换新的标识所致;12例高危药品管理出现问题是因为药房规章制度不完善,以至于出现记录不及时或药品丢失、过期等现象.结论:通过对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为其相关问题制定解决措施,以降低因高危药品管理不当而引发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门诊药房的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呕吐现象的临床观察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合理缓解、预防新生儿呕吐的发生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新生儿呕吐发生率,避免新生儿窒息情况发生.方法:分析、查找新生儿呕吐原因,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使患儿保持安静、维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结果:经分析诊断,发现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多以咽下综合征、喂养不当和肠道内感染引起.结论:针对本次研究对象62例新生儿呕吐原因及护理流程,认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如通过正确喂养等,可以有效治疗及避免新生儿呕吐现象,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鼻胆管病人鼻咽部粘膜损伤问题,并研究其防护对策.方法:将18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腔鼻咽部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鼻胆管鼻咽部损伤程度和不适感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长期留置鼻胆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与综合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秋蕾;马玲;门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一场子宫出血应用两种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妇科收治的11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对两组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闭经率为(37/59)62.71%、总有效率为(58/59)98.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9)5.08%,对照组3.39%(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治疗中应用阻抗控制系统子宫内膜去除术可及时控制出血,提高患者闭经率,手术操作方便,手术治疗可不受月经因素干扰,术后并发症少,是高效和高安全性的手术疗法.
作者:强春花;曹慧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常规诊断方法联合左侧卧位触诊法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经验,以便于早期及时地做出诊断.方法:针对近2年来通过我院诊断并通过外科手术明确诊断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的总结与分析.结果:该研究组中全部患者都进行的手术治疗,在手术以前诊断和手术以后都诊断是阑尾炎患者共86例,总符合率达89%.在初步体征阳性和完善辅助检查及病史以后诊断不相符的共10例,(其中儿童4例,宫外孕2例,尿路结石4例)占11%.结论:经过常规诊断法联合左侧卧位触诊可早期对典型急性阑尾炎做出诊断.
作者:金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探究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运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于我院治疗的患者共6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并对该6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年龄范围为21—62岁,平均年龄(34.2±5.3)岁,对照组30例,年龄范围为24—61岁,平均年龄(33.5±6.1)岁,其中实验组予以护理安全文化风险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的护理管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服务、技术、健康系数以及安全事故等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工作之后,得出在实验组中病患给予服务90.2±1.2分、护理技术95.3±1.4分、健康教育方面为94.1±1.1分.护理安全事故为1例;在对照组中病患给予护理服务88.1±1.1分、护理技术83.3±1.6分、健康教育方面88.1±1.6分、护理安全事故4例.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加入护理安全文化因素,对于提高其护理水平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俞学红;曾鸿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ICU患者60例,根据压疮管理方法分为30例观察组及30例对照组,分别在压疮管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基础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压疮发生率40%,P<0.05;观察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压疮分别为80%、20%、0%、0%,对照组分别为25%、25%、33.33%、16.67%.结论: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减少压疮发生率,可推广.
作者:徐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乌梅参竹胶囊的制备方法及研究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首先确定乌梅参竹胶囊的处方组成,制备方法,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其形状、鉴别、检查等方法,探究其作用机理.结果:乌梅参竹胶囊的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易于控制,作用机理明确,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乌梅参竹胶囊是治疗2型糖尿病较好的药物,易于推广.
作者:童晓曦;贺玉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产后胎心监护异常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胎心监护异常产妇46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剖宫产,共244例,观察组为阴道分娩,共224例,对比两组分娩情况.结果:两组在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脐带异常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观察组的羊水II°-III°污染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产妇伴随羊水过少、污染、脐带异常等情况,在密切的监护下实施自然分娩,为安全分娩方式.
作者:魏雪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接收并治疗的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加味连朴饮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田玫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出血影响因素,分析其治疗方案.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7月间于我院接受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2周存在引导出血患者50例设为研究对象,均采用B超镜作辅助检查,分析患者阴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出血时间为术后15~20d者33例,21~35d出血者10例,超过35d者7例,引起出血原因均以子宫内膜炎、多次人流术、月经不调、宫内残留、节育环副反应为主;经口服短效避孕药妈富隆后,止血时间为3~8d,平均(5.31±1.82)d,且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引起阴道出血的因素呈多样化,短效避孕药的使用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月经恢复正常.
作者:杨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给予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8月之间1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健康教育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健康恢复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升患者的恢复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范国俭;王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