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严丹萍;曾鸿君

关键词:健康教育,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究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对其护理质量是否有所助益.方法:随机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病患中选取70例,并平均分为35人一组,分别命名为教育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教育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病患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病患的满意度.结果: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教育组的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14%(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病患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对病患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不但能极大的降低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病患满意度,值得业内同仁借鉴与推广应用.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减痛分娩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减痛分娩对剖宫产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剖宫产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其中对照组给予正常分娩方式,观察组给予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14.29%,无效率为5.7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71%,显效率为28.57%,有效率为37.14%,无效率为34.29%,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腹部剧痛,1例大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腹部剧痛,4例大出血,3例抑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2%,经对比看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减痛分娩相对正常分娩方式来说对剖宫产率有着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俊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纳入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76例腹部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腹部手术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孟雅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房内心电图技术识别21例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的临床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21例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发生异位时的心房内心电图来识别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以辅助PICC导管能及时调管.方法:总结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所置入PICC导管的新生儿发生导管尖端异位病例,置管后观察并记录心房内心电图的特异性P波形态和心电图的改变,同时结合X线的定位结果,得出心房内心电图在识别异位方面的结论.结果:在置管过程中发生异位的21例病例其中有6例异位至腋静脉,7例异位至锁骨下静脉,2例异位至颈静脉,5例从大隐静脉置入在置管过程中异位至肝静脉,1例误入胸主动脉,所有异位的导管在心房内心电图上显示出特异性P的异常形态和心电图的异常,所以心房内心电图在识别导管尖端异位时,与X线定位的一致性为100%.结论:在置管过程中根据临床经验和心房内心电图P波的异常形态可准确的识别导管尖端是否异位,能确保在置管中的及时调管,避免异位.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的位置,准确率高,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不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的情况下对导管的放置位置进行实时监测,使PICC穿刺和导管定位一次性完成.

    作者:朱丽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分析讨论在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中使用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进行耳鼻喉科手术病人6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33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VAS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VAS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依次为96.97%和81.81%,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病人在术后的疼痛感,病人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整体反映较好.

    作者:何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对策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5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予以观察组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干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终所用的洗胃液的含量以及洗胃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的有43例,即护理满意度为95.6%较对照组的57.5%(23例)要高;观察组中患者有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有13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32.5%,观察组术中胃部物溢出率为4.4%(2例)较对照组的25.0%(10例);观察组患者终所用的洗胃液的含量以及洗胃时间优于对照组,数据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的康复进度,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王婵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5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相关手术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P<0.05),而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作者:马萍;何巧玲;曾传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妇产科手术中泌尿道损伤的防治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妇产科手术中17例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的原因、部位、诊断、处理及预后.结果:膀胱损伤11例,输尿管损伤6例.膀胱损伤11例及输尿管损伤2例于术中诊断、术中手术修补.另2例输尿管损伤于术后4天及10天诊断,经2次松解线结并置输尿管导管.另2例输尿管损伤于术后3月及1年余手术修补并置输尿管导管,均愈合良好.结论:熟练掌握局部解剖,仔细分离,严格规范操作是预防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关键.一旦发生泌尿系统损伤,应术中诊断,及时处理.

    作者:马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7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将选择的7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并分别命名为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采用医生常规的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方法,观察组则选择使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比较两个小组的治疗结果以及其他相对反应.结果:经过统计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率80.1%明显优于一般组的55.6%,并且一般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66.2%却比观察组的33.5%高,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此类药物不仅提高了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效率,而且降低了患者的其他不良反应,应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将96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围手术期心率异常率、血压异常率、术后疼痛VA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案.

    作者:赵蓉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左侧卧位触诊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和分析常规诊断方法联合左侧卧位触诊法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经验,以便于早期及时地做出诊断.方法:针对近2年来通过我院诊断并通过外科手术明确诊断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开展回顾性的总结与分析.结果:该研究组中全部患者都进行的手术治疗,在手术以前诊断和手术以后都诊断是阑尾炎患者共86例,总符合率达89%.在初步体征阳性和完善辅助检查及病史以后诊断不相符的共10例,(其中儿童4例,宫外孕2例,尿路结石4例)占11%.结论:经过常规诊断法联合左侧卧位触诊可早期对典型急性阑尾炎做出诊断.

    作者:金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熏蒸对产后康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中行中药熏蒸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1月间来我院分娩的1184例产妇中的120例接受产后康复护理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组产妇均给予中药熏蒸护理干预,后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之后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在两组产妇经过临床康复干预一段时间后,观察组的排气时间(13.42±1.24)h,疼痛评分(3.1±0.1)分,恶露量(38.42±12.42)ml,宫底高度(11.23±0.84)c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7.91±1.82)h,(4.6±0.5)分,(77.47±15.45)ml和(14.23±1.11)cm;观察组产妇的泌乳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产妇的产褥期感染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中药熏蒸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子宫恢复,增加其泌乳量,降低产褥期感染率.

    作者:刘光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味参苏饮合玉屏风散治疗反复感冒50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古方参苏饮合玉屏风散治疗反复感冒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性疾病提供事实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2011.1-2015.12收治的100例反复感冒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组)治疗易患感冒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以常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作为主要药物治疗易患感冒,观察患者症状、血常规、X线胸片等客观指标变化情况;两组病例的选择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式进行;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常规(P<0.05)、X线胸片、心电图等实验室指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参苏饮合玉屏风散治疗反复感冒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笑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腔镜疝和传统开腹疝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腔镜疝和传统开腹疝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患儿采取开腹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实验组患儿采取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后复发概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复发率为5.0%,参考组患儿术后复发率为1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参考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小儿疝气,临床疗效显著,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予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全面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保障患儿身体健康.

    作者:杨雪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产科实施分娩的60例产妇,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评分、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程度评分(SAS)、抑郁程度评分(SD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改善产后抑郁的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符锦;高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术后镇痛泵应用的体会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后镇痛泵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7年1月-7月妇产科手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的11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患者镇痛泵护理为常规护理,实验组55例患者镇痛泵护理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脱管的发生,对疼痛控制期待值的满意度及患者按键次数及总量药量的使用时间.结果: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脱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期待值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按键次数低于对照组,使用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到妇产科手术术后镇痛泵应用护理当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海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6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50份护理病历文书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至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50份护理病历文书作为研究组,对2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84%)明显低于研究组(96%),统计学有差异(χ2=4.00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在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应用价值高.

    作者:陈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体会

    目的:研究将临床急救以及综合护理应用于产后大出血产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数据分析中对涉及的66例样本以护理模式的不同实施平均分组,样本数据来源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纳入研究的产后大出血产妇,每组各33例,将采取常规护理产妇作为参照组,将采取综合护理与急救产妇作为实验组,观察验证两组产后大出血产妇护理结局.结果:数据研究提示,实验组产后大出血产妇2小时出血量、24小时出血量、护理满意度计算值与参照组数据比较形成P<0.05的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在产后大出血产妇中采取临床急救以及综合护理中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借鉴.

    作者:黄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HCG联合孕酮测定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异位妊娠中95%以上是输卵管妊娠,误诊可能导致大出血等严重后果的疾病,而且对妇女的生育功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1],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其早期诊断非常重要.随着实验室血清激素水平检测在基层医院的开展,为早期明确输卵管妊娠的提供极大帮助,我院采用血清β-HCG增长率联合孕酮测定方法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郑苏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深入研讨提高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应急护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们对社区公共卫生紧急护理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对此,提高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应急护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社区护理的脚步.然而,在目前的社区护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社区应急护理中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服务范围窄,缺少专业的护理人员,并且自身综合素质也较低,从而对护理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应急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作者:黄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胃镜室感染的实际影响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胃镜室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胃镜室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对照组)我院胃镜室未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时胃镜室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内镜消毒合格标准(100%)、抽取患者感染率(1.2%)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胃镜室患者感染率、提升胃镜消毒合格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亚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