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肛肠病患病情况分析

朱超;常风玲;方伟

关键词:老年, 肛肠病, 患病情况, 病人
摘要:1998~2004年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肛肠病人1610例,现就其患病情况作一分析.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错位松解术加熏洗法治疗肛裂60例

    我科运用错位松解术加中药熏洗治疗Ⅲ期肛裂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5~40岁;病程<6个月15例,6个月至1年34例,>1年11例.肛裂位于截石位6点45例,截石位12点15例.合并结缔组织外痔32例,肛乳头肥大19例,皮下瘘25例,栉膜病理性增生形成的栉膜带42例.

    作者:陈志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黏膜点状结扎术治疗直肠脱垂

    采用黏膜点状结扎术治疗直肠脱垂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素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联合术式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12例

    我们采用联合术式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仙勤;杨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阴道修补治疗直肠前突54例临床观察

    将54例中重度直肠前突的经产妇女采用经阴道黏膜切开,黏膜下肌肉组织多层荷包缝合加固的手术方法治疗,同时处理肛肠合并症,有效率达95%.结果表明,该术式解剖清晰,术野洁净,操作简便,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疗效确切.

    作者:赵兴明;张吕泉;高潮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后位切除缝合加中药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性便秘26例

    为提高便秘的治疗效果,寻找更好的手术方法,对顽固性耻骨直肠肌肥厚性便秘患者26例行后位切除缝合术,侧方部分切断肥厚内括约肌,术后遵循个体化原则给予口服中药.26例全部有效,治愈率80.8%(21/26).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指检肛管紧张消失,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结果表明,后位切除缝合配合中药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性便秘具有疗效显著、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井晓峰;赵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和评价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采用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30例,与单纯行PPH和单纯注射消痔灵各3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显示,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PPH组和单纯消痔灵注射组(100%VS 79.3%,78.6%),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乔森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痔手术鞍麻500例临床观察

    我科对500例痔手术者行鞍麻,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巨良;马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同平面分段结扎治疗直肠黏膜脱垂37例

    我们采用不同平面分段结扎直肠黏膜治疗直肠黏膜内、外脱垂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创环切悬吊术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59例

    采用微创环切悬吊术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5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218例

    我们采用综合手术方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2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宝;聂广军;曾科跃;曲建辉;赵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

    慢性顽固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慢性便秘患者多并发神经精神症状[1-3],甚至导致部分患者发生情感/心境障碍(情感/心境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躯体症状也很常见).

    作者:杨向东;袁学刚;张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体会

    为了探讨中医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笔者自拟中药方剂对650例患者进行治疗,430例用中成药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率与好转率分别为44.0%和43.8%,而对照组分别为38.0%和41.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治疗慢性便秘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易于长期巩固治疗,对重度及难治型便秘改善临床症状有独特疗效,是非手术治疗慢性便秘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阴道行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35例

    我们采用经阴道行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恒军;李岩;李玉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直肠黏膜结扎加肛门环缩术治疗脱肛18例

    采用结扎直肠黏膜加肛门环缩术治疗脱肛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智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PPH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48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吻合器痔土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出几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采用PPH吻合器对48例直肠低位的黏膜及黏膜下肌层施行环形切除术.使直肠前壁的前突消失,直肠前壁及黏膜保持微张力状态.结果显示,44例患者术后排便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总有效率91.6%.结果表明,PPH治疗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松弛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满意,创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

    作者:徐道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痉挛性便秘的神经病因学

    痉挛性便秘是指患者排便时盆底肌(包括耻骨直肠肌)不仅不放松,反而收缩;肛直肠角不增大,反而缩小,因而导致排便困难.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这一特殊的临床现象无法解释,治疗十分棘手.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盆底痉挛的认识已有了长足进步.

    作者:张东铭;张玉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盆底肌电图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价值的初步探讨

    为了探讨盆底肌电图对松弛型和痉挛型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价值,采用美国medtronic keypoint肌电图仪对15例正常自愿者和55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进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检测.结果:(1)定量MUP分析.正常组、松弛组在静息相和力排相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痉挛组力排相的Ampl、Area和Freq明显高于本组的静息相,并且静息相的Ampl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松弛组,Ar/Am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松弛组(P<0.05).(2)干扰相分析.正常组、松弛组在静息相和力排相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痉挛组力排相的Turns、Ampl、T/A、Activity、Envelop明显高于静息相,并且静息相的Turns、Ampl、T/A、Activity、Envelop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松弛组(P<0.05).结果表明,通过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盆底肌电图检测发现,盆底肌的异常肌电活动是痉挛型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原因,盆底肌电图(尤其是干扰相分析)能准确评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盆底肌功能状态,可以用来综合评价便秘患者的病因,帮助更全面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陈金萍;刘宝华;张胜本;罗东林;张连阳;陆珂;张菊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临床观察

    为探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症的效果,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PH对直肠低位的黏膜及黏膜下肌层实施环形切除术25例,使直肠前壁的前突消失.22例排便障碍得到了缓解,排便通畅,梗阻感消失;2例排便改善,肛门坠胀感减轻;1例症状减轻程度较术前不明显.有效率96%.结果表明,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创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效果可靠.

    作者:肖小珠;何永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电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6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慢传输型便秘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治疗组60例采用G608-2A治疗仪电针治疗结肠慢传输功能减弱所形的顽固性便秘,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总有效率86.7%;对照组60例采用西药西沙比利治疗,总有效率63.3%,两组显效率、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0.05).结果表明,电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可靠.

    作者:马恒军;李岩;李玉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耻骨直肠肌挂线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疗效观察

    为探讨耻骨直肠肌挂线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将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行耻骨直肠肌挂线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对照组33例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0例(81.1%),显效4例(10.8%),无效3例(8.10),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治愈21例(63.6X),显效5例(15.2%),无效7例(21.2%),总有效率7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耻骨直肠肌挂线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较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疗效高.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