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芬
痉挛性便秘是指患者排便时盆底肌(包括耻骨直肠肌)不仅不放松,反而收缩;肛直肠角不增大,反而缩小,因而导致排便困难.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这一特殊的临床现象无法解释,治疗十分棘手.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盆底痉挛的认识已有了长足进步.
作者:张东铭;张玉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采用微创环切悬吊术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5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探讨慢传输型便秘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治疗组60例采用G608-2A治疗仪电针治疗结肠慢传输功能减弱所形的顽固性便秘,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总有效率86.7%;对照组60例采用西药西沙比利治疗,总有效率63.3%,两组显效率、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0.05).结果表明,电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可靠.
作者:马恒军;李岩;李玉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提高便秘的治疗效果,寻找更好的手术方法,对顽固性耻骨直肠肌肥厚性便秘患者26例行后位切除缝合术,侧方部分切断肥厚内括约肌,术后遵循个体化原则给予口服中药.26例全部有效,治愈率80.8%(21/26).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指检肛管紧张消失,排粪造影搁架征消失.结果表明,后位切除缝合配合中药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性便秘具有疗效显著、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井晓峰;赵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比较单纯的饮食干预与使用开塞露纳肛行肠道准备对肛门疾病手术患者术后首次排便的影响,将79例肛门疾病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术前予以饮食干预,不用开塞露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术前用开塞露纳肛作肠道准备,术后两组患者均控制粗纤维食物36h,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的时间、首次排便持续时间、首次排便量、大便性质、便时创口疼痛、大便出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围手术期饮食干预可使肛门疾病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控制在48h左右,不增加患者排便的难度和痛苦,可以替代术前用开塞露纳肛行肠道准备的方法.
作者:黄秋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探讨高温水灌肠对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治疗效果,选择80岁以上的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和行肛门病手术后发生结肠填塞症的205例患者,应用高温水1 000~5 000ml灌肠,至排出物清亮为止,根据结肠镜检所见肠道清洁度和患者症状消失程度评价高温水灌肠对结肠填塞症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高温水灌肠使结肠填塞症患者肠道内积粪顺利排出,症状消失,有效率100%.结果表明,高温水灌肠对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治疗作用确切可靠.
作者:屈景辉;龚文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了观察和评价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采用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30例,与单纯行PPH和单纯注射消痔灵各3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显示,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PPH组和单纯消痔灵注射组(100%VS 79.3%,78.6%),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乔森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将76例肠道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辨证施治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心理疏导治疗,以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u=1.51,P>0.05);但治愈率和复发率有明显差异(x2=4.94,P<0.05;x2=14.53,P<0.01).
作者:李红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便秘是急性重症、慢性衰竭及一些长期卧床疾病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晚期肿瘤应用止痛药物的病人,更是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新斯的明治疗衰竭病人难治性便秘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将54例中重度直肠前突的经产妇女采用经阴道黏膜切开,黏膜下肌肉组织多层荷包缝合加固的手术方法治疗,同时处理肛肠合并症,有效率达95%.结果表明,该术式解剖清晰,术野洁净,操作简便,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疗效确切.
作者:赵兴明;张吕泉;高潮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们采用不同平面分段结扎直肠黏膜治疗直肠黏膜内、外脱垂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慢性顽固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慢性便秘患者多并发神经精神症状[1-3],甚至导致部分患者发生情感/心境障碍(情感/心境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躯体症状也很常见).
作者:杨向东;袁学刚;张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采用改良式经肛治疗Ⅱ度以上直肠脱垂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井岗;汤志雄;曹晓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了探讨盆底肌电图对松弛型和痉挛型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价值,采用美国medtronic keypoint肌电图仪对15例正常自愿者和55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进行耻骨直肠肌肌电图检测.结果:(1)定量MUP分析.正常组、松弛组在静息相和力排相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痉挛组力排相的Ampl、Area和Freq明显高于本组的静息相,并且静息相的Ampl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松弛组,Ar/Am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松弛组(P<0.05).(2)干扰相分析.正常组、松弛组在静息相和力排相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痉挛组力排相的Turns、Ampl、T/A、Activity、Envelop明显高于静息相,并且静息相的Turns、Ampl、T/A、Activity、Envelop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松弛组(P<0.05).结果表明,通过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盆底肌电图检测发现,盆底肌的异常肌电活动是痉挛型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原因,盆底肌电图(尤其是干扰相分析)能准确评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盆底肌功能状态,可以用来综合评价便秘患者的病因,帮助更全面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陈金萍;刘宝华;张胜本;罗东林;张连阳;陆珂;张菊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运用我院成方痔秘通3号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患者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爱龙;韩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们采用综合手术方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2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宝;聂广军;曾科跃;曲建辉;赵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们采用联合术式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仙勤;杨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了探讨中药消痔灵注射加肛管紧缩术综合疗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32例完全性直肠脱垂,近期全部治愈,1例术后肛管紧缩处创口感染,经拆线、充分引流后愈合良好.结果表明,中药消痔灵注射加肛管紧缩术综合疗法创伤小、痛苦小、简便易行、复发率低.
作者:张淑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探讨耻骨直肠肌挂线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将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行耻骨直肠肌挂线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对照组33例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0例(81.1%),显效4例(10.8%),无效3例(8.10),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治愈21例(63.6X),显效5例(15.2%),无效7例(21.2%),总有效率7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耻骨直肠肌挂线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较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疗效高.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科对500例痔手术者行鞍麻,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巨良;马越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