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青;张龙;张效东;李洪岩
我科采用内口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蹄铁型肛周脓肿6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48例,女18例;年龄16~64岁,平均42岁.前位蹄铁型脓肿26例,后位蹄铁型脓肿40例,脓肿破溃者12例.
作者:闫观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们对186例痔术后患者采用主动止痛法和被动止痛法治疗并进行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186例,男80例,女106例;年龄18~52岁;病程2~10年.均在腰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
作者:孟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笔者采用玄参汤加减治疗肛门直肠神经症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39例;年龄20~40岁25例,41~60岁20例,60岁以上13例,平均43.6岁.
作者:杨向东;赵向东;岳朝驰;陈小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观察改良济川煎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的临床疗效,将109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改良济川煎,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83.6%(P〈0.05).结果表明,改良济川煎治疗STC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良好.
作者:刘娟;董智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伴有排便障碍的尿频与结肠冗长相关者,称之为结肠冗长性尿频,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们采用经直肠连续缝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前突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6例均为女性;年龄22~75岁;病程2.5~2.8年.轻度15例,中度19例,重度22例.
作者:张家文;贾慧文;王承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0~2005年,笔者采用手术治疗藏毛窦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17~25岁,平均20岁.藏毛窦1至数个.
作者:陈克金;李元龙;邱慧;修文超;徐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两年我科共收治肛周脓肿3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46例,女94例;年龄8d至70岁,平均34岁.
作者:贾智宏;赵改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了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采用缝扎、注射、小针刀治疗直肠瓣膜先天性变异、耻骨直肠肌肥厚、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80例.结果显示,术后随访3~18个月,治愈73例(占91%),好转7例(占9%),总有效率100%.结果表明,微创方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痛苦小、费用低的优点.
作者:徐正新;许天杰;张凤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2年3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应用自拟方升提固肠汤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1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宝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科采用PPH加肛门环缩术治疗I、Ⅱ度直肠脱垂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9例;年龄15~80岁;病程4个月至7年.其中I度直肠脱垂20例,Ⅱ度直肠脱垂5例.
作者:高维东;李勇;高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采用小切口分段外剥内扎.配合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94例,与传统外剥内扎配合消痔灵注射法治疗环状混合痔58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平均痔核萎缩时间、肛门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小切口分段外剥内扎配合芍倍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张惠;姜书勇;冯大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探讨提高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疗效的手术方法,对45例经排粪造影诊断为中重度直肠前突的患者,采用直肠前突闭式修补术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结果显示,经术后临床观察和排粪造影证实,治愈34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优于对照组的疗效(87.5%)(P〈0.05).结果表明,直肠前突闭式修补术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疗效显著.
作者:张锦;陈庆庆;高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探讨改良Parks术式红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4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全直肠切除后,重建直肠瓣、直肠角,用常规缝合法作乙状结肠与肛管吻合.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肛周粪渍性湿疹18例(18/48),无其他并发症.根据wexner失禁评分调查问卷,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评分分别为7.8,4.5和1.1(0分正常,20分完全失禁).局部复发牢6.25%(3/48).结果表明.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改良Parks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庄潮平;蔡高阳;李廷汉;陈维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观察通便止痛汤对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将134例肛肠病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7例口服通便止痛汤,对照组57例口服通便灵胶囊,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排便情况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扬;王俊江;张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伴重度混合痔17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1例,女85例;年龄41~83岁;病程2~3年7例,4~10年52例,11~20年74例,21~35年43例.
作者:佘贤柱;潘荣;常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提高混合痔的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在行混合痔手术外痔剥离时,采用∧形皮瓣游离固定的方法治疗混合痔72例和环状混合痔25例,全部治愈.一般混合痔愈合时间4~7d,环状混合痔6~12d.随访6个月至3年无后遗症和并发症,无复发.
作者:马青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排便障碍型便秘又称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FOOC),是指粪便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阻导致的排便障碍,其发生机制与肛门括约肌功能协调异常或直肠对排便反射阈有关[1],张东铭[2]认为可分为肠源性(直肠壁异常)和盆源性(盆底肌异常)两类,前者多继发于后者.
作者:李在峰;杨关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探索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有效方法,采用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单纯性肛瘘46例.结果显示.治愈率100%,术后疼痛1~8d,创口愈合时间5~18d.43例经1~3年随访,未见复发.肛门功能止常.结果表明,隧道式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疗效满意,术后局部瘢痕小,愈合快,复发率低.
作者:宋正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克服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直肠前突性便秘的不足,提高临床疗效,对12例女性直肠前突性便秘病人采用经肛门切开直肠前壁补片修补术治疗.近期总有效率100%,其中治愈率83.3%;远期总有效率100%,其中治愈率91.7%.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性便秘疗效明显,无并发症.
作者:涂国平;易月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