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锋;王志刚;邹志华
李翠萍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近3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妇科内分泌、炎症、子宫肌瘤和不孕不育等疾病,尤其对中药补肾调周法防治卵巢早衰疾病有独到见解.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加用新加香薷饮加味直肠点滴治疗小儿暑热外感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暑热外感证患儿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2例,均给予抗感染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新加香薷饮加味直肠点滴.治疗72h后观察两组退热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退热时间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加用新加香薷饮加味直肠点滴治疗小儿暑热外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蔡莉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肾石通颗粒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尿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6例尿石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3例.对照组服用中成药肾石通颗粒,每次15 g,3次,天;治疗组给予肾石通颗粒(每次15g,3次/天)联合坦索罗辛(每次0.4 mg,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在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强止痛剂使用率、不良反应、外科干预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5例轻微用药不适,症状表现为头晕、恶心、呢逆;治疗组18例出现眩晕、鼻炎、腹泻、逆行性射精等,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均轻微,能耐受未予停药,经停药一段时间后,副作用均可逆转.结论:应用肾石通颗粒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尿石症安全、有效,可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减少止痛药物应用.
作者:周引銮;杨成志;蓝婉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配伍严谨,用药精简,书中载其有缓急止痛之功,主治腿脚挛急或腹中急痛,后世医家对此多有发挥,应用范围日趋广泛.
作者:李伟峰;贺千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眩晕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的相关性.方法:对424例不同证型的眩晕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经颅多普勒结果进行观察对照,总结分析眩晕病不同中医证型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不同病因所致眩晕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各有侧重,眩晕病各证型之间经颅多普勒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眩晕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结果存在相关性.
作者:黄友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气渗湿法中药内服配合熏洗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渗湿法中药内服配合熏洗,对照组给予芬必得胶囊口服.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3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渗湿法中药内服配合熏洗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连福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时辰取穴针刺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仅服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时辰取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SBP、24 hDBP、dSBP、dDBP、nSBP、nDBP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以观察组为优(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血压节律呈杓型35例(87.50%),非杓型5例(12.50%);对照组血压节律呈杓型26例(67.50%),非杓型24例(32.50%);观察组血压昼夜节律达标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辰取穴针刺对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节律变异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李洪波;罗莎;陈春华;倪峥;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水蛭地龙颗粒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复发PN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标准疗程激素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水蛭地龙颗粒:两组均治疗6个月.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完全缓解24例,显著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完全缓解15例,显著缓解6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HDL-C、LDL-C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尿蛋白及各项肾功能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或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PT和APTT时间均延长,FIB、D-D、尿FD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以治疗组为优(P<0.01.结论:水蛭地龙颗粒联合激素治疗复发PNS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慧琴;农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加服自拟益肾健脑通络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改善脑供血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益肾健脑通络汤;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HDS、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HD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以治疗组改善程度为优(与对照组比较,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临床控制0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临床控制0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服自拟益肾健脑通络汤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韦华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肾绞痛是临床常见急症,既往通常用西药镇痛,但副作用大.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我院急诊科用中药针剂鸡矢藤注射液治疗肾绞痛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家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敷脐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中药敷脐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西药思密达治疗,连续治疗3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比对照组明显好转;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2%,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敷脐法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戴美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老年性白内障为眼科常见眼病,在致盲性眼病中占第一位,我国对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白内障致盲者超过500万人<'[1]>.目前对白内障成熟期或近成熟期的佳治疗方案公认为手术治疗,但需要漫长的等待,术后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屈光问题,且术中及术后也存在各种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黎海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加艾灸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中风后遗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选用的穴位:肩、曲池、外关、合谷、环跳、足三里、解溪.治疗组除用常用的体穴外,主要用益肾调督法,然后加艾灸.10天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28例,显效26例,有效3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基本治愈3例,显效13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调督加艾灸的针灸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肩关节周围炎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肩部广泛性疼痛,夜间较为明显,甚至夜不能眠.临床上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瘦、胀、疼痛及运动受阻为主症,尤其以外展、后伸明显.
作者:彭字;梁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壮骨伸筋胶囊口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术后常规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74例,在康复功能锻炼的同时,口服壮骨伸筋胶囊.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优等率为95.95%,对照组为84.6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壮骨伸筋胶囊口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黎品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优选出中药保健品桑寄生茶的佳制作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设定萎凋含水率(A)、发酵温度(B)、发酵时间(C)三个因素,以槲皮素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中药保健品桑寄生茶的佳制作工艺.结果:槲皮素的线性范围18.6~186 mg/L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5%,影响制作工艺因素B>C>A,佳制作工艺是:A<,3>B<,2>C<,1>.结论:该工艺可适合中药保健品桑寄生茶的工业生产.
作者:朱开昕;李永华;张协君;赵明惠;裴河欢;苏本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采用艾灸、内服中药及中药外洗三种方法治疗.对照组42例内服扑尔敏、谷维素,外用肤疾宁贴膏.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3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满意.
作者:颜宗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何善明,教授、主任医师、广西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三十多年,在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运用中医药诊治脾胃病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
作者:玉锋;王志刚;邹志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脊椎源性疾病临床上一般指由各种因脊椎原因引起的并与其有内在联系的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常见的有颈椎病、胸小关节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椎管狭窄症、脊椎肿瘤等,本文探讨的是其中与退变和劳损相关的部分.
作者:李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消风散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细胞免疫介导物干扰素(IFN-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以消风散治疗,对照组以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FN-y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FN-y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IFN-y的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周萌;高宁;陈棽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