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祚菊
呃逆是由于寒湿蕴蓄或燥热内盛,气机不畅,气郁痰阻,正气亏损致胃气上逆而出现的一种症候,其主要病位在膈,论治多责之于胃.本病主要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
作者:韦立新;张建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人体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肋椎关节.以骶髂关节为多见.
作者:彭征程;廖小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正常分娩过程中,应用穴位按摩法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正常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用穴位按摩法进行干预;对照组100例,不进行穴位按摩,按常规分娩进行.分别观察两组产后24 h内的阴道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阴道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在正常分娩中应用穴位按摩法,能增强子宫的收缩力,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白华;钟璐;文卉;唐玉婷;宋琪;蒋秋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由广西中医学院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邓家刚教授编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海洋药物>放在案头已有些时日了,近日忙中偷闲,端详着淡雅秀丽的封面,赏析着图文并茂的内文,仿佛品尝一道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
作者:秦华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天灸疗法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中药制成膏药,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1].
作者:刘丽华;彭智民;李应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由于其产生和发展是在农业和手工业社会基础上的,没有条件如同西医学那样以技术实验手段来认识人体和疾病,这使得中医理论思维集中于形神一体上,而临床思维则着眼于宏观辨证,由此,中西医学在不同的认识思维指导下,对人体和疾病的描述有了侧重和差异,本质上来说,应该认为是源于中医学(东方思维)和西医学(西方思维)两种思维的差异,这如同东西方审美观存在的差异一样,这也符合认识论的要求,个性和共性,异同并存.
作者:韦祎;唐汉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桑寄生在广西境内的分布及其寄主种类.方法:深入广西各县区进行野外调查,现场查定.结果:桑寄生在广西境内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东地区,常见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以及低山地区.桑寄生的主要寄主植物有36个科150多种.结论:桑寄生在广西境内分布广泛,寄主植物复杂.
作者:朱开昕;卢栋;裴河欢;赵明惠;李永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地方历史是国情研究、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地方医学史属于地方史的范畴,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戴铭;黄政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以下简称ROU)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是以口腔反复出现黏膜破损、充血水肿和疼痛的一种疾病,具有周期性复发的特点,一般是一处或多处溃疡分布在口腔内各个部位,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头痛、淋巴肿大等表现.因其发病因为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神经内分泌失调、消化功能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
作者:林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膳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对36例失眠患者根据其中医证型予以相应的药膳食疗,30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6%.结论:中医药膳治疗失眠疗效满意.
作者:查伟;顾晓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椎问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水针配合手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结果:治愈2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陈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予自拟补肾调冲助孕汤口服,每日1剂,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3个疗程.结果:治愈27例,好转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8%.结论:自拟补肾调冲助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陈益昀;吕宁;孙艳峰;刘磊;程香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成功分离出一种螺旋样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Hp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我国属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估计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40%~70%左右[1].
作者:覃洁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辅舒酮气雾剂合舒氟美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好转、控制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好转、临床控制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随访半年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青龙汤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可显著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黄祚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加脉冲电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疗效.方法:将116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加脉冲电针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6天,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4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3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1.43%.结论:针刺加脉冲电针治疗中风后失语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梁洁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1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O含量,治疗2周后,评价加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对ET-1和NO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T-1、NO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内皮功能.
作者:苗延良;孙春银;陈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辨证分型分为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各25例,另设西药对照组25例,三组均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气虚血瘀组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阳虚水泛组加服加味真武汤.观察对比三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值的差异.结果:三组治疗后Ang-Ⅱ、TNF-α、IL-6均显著降低(P<0.05),EF%、FS%值均显著增高(P<0.05),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疗效更明显,而气虚血瘀组与阳虚水泛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抑制Ang-Ⅱ、TNF-α、IL-6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清华;邢俊娥;何新兵;张振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马玲为广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近30年,现为南宁市针灸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她学术上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临床上精研杂症,针药并举,尤其在针灸方面,依靠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以及娴熟的针刺手法,为大量患者解除病痛,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特别是近年来运用靳三针疗法,在治疗小儿脑瘫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仁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肾片治疗肾阳虚型精子活力低下症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口服健肾片,每日3次,每次4片,淡盐水送服,以25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禁欲5天并复检精液常规.结果:本组36例,治愈7例(治愈率19.4%),显效22例(显效率61.1%),有效5例(有效率13.9%),无效2例(无效率5.6%),总有效率94.4%.无效病例为有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结论:健肾片治疗肾阳虚型的精子活力低下症有明显的功效.
作者:程运扬;高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药竹罐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予药竹罐疗法治疗,对照组56例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甲硝唑等西药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主要症状(胃脘痛、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饥不欲食)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竹罐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突出,无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波;颜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