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汉果甜苷对大鼠慢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勤;肖刚

关键词:罗汉果甜苷, 慢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罗汉果甜苷(mogroside,Mog)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罗汉果甜苷对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观察罗汉果甜苷对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罗汉果甜苷可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升高肝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罗汉果甜苷对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毒结清口服液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溶骨性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毒结清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溶骨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给予中药毒结清口服液60ml/d,同时予M2方案化疗;对照组12例予M2化疗.以骨痛的缓解,生活质量改善和血钙水平下降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骨痛缓解的有效率分别为90%(18/20),对照组骨痛缓解的有效率为41.6%(5/12);治疗组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70%(14/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3%(4/12);治疗组血钙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毒结清口服液联合化疗能有效减轻MM溶骨性病变症状,降低血钙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程纬民;曾清;李春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120例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输尿管是泌尿系结石易停留的部位,结石尤易于停留在输尿管的三个狭窄处,造成梗阻,引起同侧肾积水和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肾功能.

    作者:孙静;黄群;刘红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逍遥散加减为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68例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对肝郁血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04例肝郁血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常规用谷维素片、安定片、心得安片等治疗,两组均进行心理辅导,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1例,显效12例,无效5例;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14例,无效12例.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逍遥散加减对肝郁血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梁时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调理脾胃气机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以调理脾胃气机法组成的中药复方解郁1号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以调理脾胃气机为法组成的中药复方解郁1号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用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6周末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两组内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80.0%,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程度(TE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解郁1号方治疗抑郁症的近期疗效与盐酸氟西汀胶囊相当,不良反应较盐酸氟西汀胶囊轻.

    作者:施学丽;刘泰;唐全胜;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31例

    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以下简称面瘫)多由经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作者:温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罗汉果甜苷对大鼠慢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罗汉果甜苷(mogroside,Mog)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罗汉果甜苷对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观察罗汉果甜苷对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罗汉果甜苷可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升高肝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罗汉果甜苷对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王勤;肖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医手法为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1例

    笔者于1998~2003年,采用中医手法为主结合指导功能锻炼治疗21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自制芦荟红花搽剂湿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注思他宁并发静脉炎的研究

    目的:观察自制芦荟红花中药搽剂湿敷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思他宁并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思他宁静脉滴注的住院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自制芦荟红花中药搽剂、75%酒精从穿刺点始沿近心端10cm处湿敷,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67%、27.59%;观察组发生静脉炎的4例均为留置时间超过7天的患者.结论:采用自制芦荟红花中药搽剂湿敷可明显降低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作者:吕艳;黄雪霞;李向真;潘东红;陆桂妙;王兴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乳腺导管药物灌洗配合中药治疗炎性乳头溢液30例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发生率为5%~8%[1],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临床报道48%由乳腺导管炎症引起[2],临床无特殊治疗方法.笔者收集我院乳腺病经临床确诊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慢性乳导管炎,囊性增生病等致炎性乳头溢液的门诊患者,采用经乳腺导管药物灌洗,配合中医辨证用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自拟清癖整肠汤加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使用柳氮磺胺吡啶加硝苯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内服及中药灌肠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8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清癖整肠汤加西药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罗远汉;李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扶正解毒颗粒对低滴度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V-DNA阴转的影响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检测,是反映HBV病毒复制水平直接和可靠的指标.临床中对患者HBV-DNA定量变化的检测,对疾病的发展、转归的判断,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延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化学中药研究的若干思考(Ⅱ)——关于化学药物成为中药的可能性问题

    笔者在前文[1]中讨论了有关化学中药的基本概念、开展化学中药研究的意义等问题,本文中所要讨论的,则是化学药物成为中药的可能性问题.

    作者:邓家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伪膜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粘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的病症,以粘膜表面覆有黄白色或黄绿色伪膜为特征.多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

    作者:王芬;聂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施今墨方加减配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以施今墨方加减配合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二甲双胍,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清INS、FSH、LH、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32例,治疗后总有效率29例(90.63%),对照组31例,总有效率20例(80.65%),治疗后两组INS、T值均下降,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施今墨方加减配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郭丽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炎康丸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笔者用妇炎康丸配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并与单纯服妇炎康丸、单纯用超短波治疗的患者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国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仲景在杂病辨治中重视脾胃思想的探讨

    仲景虽然没有专论脾胃,但其脾胃学说内容贯穿于<金匮要略>杂病辨证论治体系过程中.仲景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将<内经>确立的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中医脾胃学说形成和完善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就仲景重视脾胃在杂病辨证论治的作用进行初步的探索.

    作者:黄贵华;甘宁峰;韦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消痔灵改良注射法治疗内痔65例

    消痔灵低浓度、大剂量、四步注射法治疗内痔已在全国推广应用30年,并列入教科书,作为肛肠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治痔基本疗法之一[1].但该疗法存在术后坠胀反应重,痔组织易坏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李瑞吉老师使用改良注射法治疗各期内痔,笔者于2007年1~4月随师门诊治疗观察6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文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山绿茶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

    目的:建立山绿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选出山绿茶的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山绿茶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采用Hipersil OD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9∶91~20∶80),检测波长为340nm,进样量10μl.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1032~0.6192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8.94%,RSD=2.60%(n=6);芦丁进样量在0.2004~1.2024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2.31%,RSD=2.18%(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检测山绿茶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方法.

    作者:陈勇;谢臻;刘婧;李立;潘丽娜;陆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健脾化瘀法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挟瘀型消化性溃疡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法结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医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改善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2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脾化瘀法结合西医治疗脾胃虚弱挟瘀型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好,并且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简永英;欧武;沈德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康甲颗粒治疗大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康甲颗粒对大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采用甲状腺素片大鼠造模法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康甲颗粒小、中、大剂量治疗组,他巴唑治疗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药,连续7d;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予等容积蒸馏水,康甲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及他巴唑组依次予3.75,7.5,15g/kg剂量的康甲颗粒及15mg/kg他巴唑.观察大鼠心率、体温、体重的变化;以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大鼠血清T3、T4、TSH的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甲颗粒中、大剂量组能明显改善大鼠心率、体温状况(P<0.05或P<0.01);小剂量组亦能明显减慢甲亢大鼠心率(P<0.05);康甲颗粒大剂量组能降低甲亢大鼠血清T3、T4值(P<0.05或P<0.01),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甲亢大鼠血清T3水平(P<0.05);但对TSH值影响均不明显.结论:康甲颗粒对大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倪毅;王宇坤;杨文涛;黄新全;郭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