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椎间盘病理变化与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周红海;韦坚;施杞;沈培芝

关键词:益气化瘀补肾, 椎间盘, 病理, Ⅱ型胶原, mRNA表达,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退变椎间盘病理变化及髓核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把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益气化瘀补肾组、消炎痛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运用静力平衡失调颈椎病动物模型,造成动物椎间盘的退变,然后分别喂以相应药物或医用淀粉胶囊,观察24周后,取颈6/7椎间盘,用HE染色法观测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用生物素标记原位杂交法观测椎间盘髓核组织内细胞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并运用图像分析仪对其进行数据转换,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退变椎间盘病理变化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椎间盘髓核组织内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有显著作用.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胶原的形成过程的环节有正面影响.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薄层扫描法测定陈香露白露片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陈香露白露片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结果:橙皮苷在0.5~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15%(n=6).结论:薄层扫描法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陈香露白露片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周作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多针内固定后的中医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疾病.因患者年龄大,骨折愈合迟缓,卧床时间长,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发生意外甚至死亡.其治疗效果与护理密切相关,所以护理工作极其重要.我院1994~2002年共收治2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其中给予闭合复位多针内固定治疗96例,经正确的治疗和恰当的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立秋;张西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择时服药治疗胃脘痛104例

    子午流注法是一种根据气血在经脉中循环时,随时间的变化有盛衰开阖的不同,而以十二经的五输穴为基础,配合日、时的天干、地支变易,来决定某天某时治病应取的穴位的方法.

    作者:韦艳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活络效灵丹加昧治疗高年性腹股沟斜疝术后阴囊重度血肿一例

    患者,男,75岁.因右侧腹股沟肿物反复出现1年半,加重二月余于2000年4月24日上午11时入院.

    作者:韦麟;覃荣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对中医继续医学教育的思考

    卫生部于1996年6月21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了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成立大会,并颁布了<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

    作者:刘力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司爷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76例

    带状疱疹是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水疱性疾病,临床以皮肤出现带束状密簇水疱伴有烧灼样疼痛为主要特征.

    作者:王正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椎间盘病理变化与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退变椎间盘病理变化及髓核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把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益气化瘀补肾组、消炎痛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运用静力平衡失调颈椎病动物模型,造成动物椎间盘的退变,然后分别喂以相应药物或医用淀粉胶囊,观察24周后,取颈6/7椎间盘,用HE染色法观测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用生物素标记原位杂交法观测椎间盘髓核组织内细胞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并运用图像分析仪对其进行数据转换,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退变椎间盘病理变化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椎间盘髓核组织内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有显著作用.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胶原的形成过程的环节有正面影响.

    作者:周红海;韦坚;施杞;沈培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病因未明,治疗棘手.1995~2001年,笔者采用化瘀通络、抗凝溶栓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贵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粘血症38例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多呈高凝状态[1].2001年7月~2002年10月笔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粘血症3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弋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45例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是妇科常见病,属中医滑胎范畴.1995~2001年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45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23例作对比观察,疗效明显,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潘彩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加用中药治疗无症状型及心绞痛型冠心病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系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该病可分五种临床类型:①无症状型冠心病;②心绞痛;③心肌梗死;④缺血性心肌病;⑤猝死.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无症状型及心绞痛型冠心病,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黎秋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16例

    扁平疣属中医扁瘊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中药外洗的方法治疗扁平疣16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国昭;唐伟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择时补肾滋肝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96例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病机复杂,病情表现多样化,治疗方法不尽相同.

    作者:欧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分析及护理

    精神病患者出于精神疾病的特点,以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较多,易出现呼吸道阻塞而窒息.我院在20多年的精神病治疗经历中,有5例患者出现噎食,其中2例死亡,有3例经积极抢救后脱险.现对其发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讨论分析.

    作者:邓凤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8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闫霞;吴云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眩晕40例疗效观察

    眩晕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笔者自1998年1月~2002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性眩晕40例,并设对照组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红霞;张兰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疼痛机理的研究现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疾病中发病率高的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又是引起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病理基础学及脊神经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钟远鸣;朱少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5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以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常见病,复发率高,临床难以治愈.我们自1997年以来,采用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UC 6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宝驹;陈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自拟生骨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

    我科1999年8月~2002年1月共收治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牵引并采用壮药为主组方治疗,结果除了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外,还发现患者原有骨质疏松程度减轻.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伟;廖小波;黄海滨;欧伦;陈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加用苏子降气汤、五苓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用苏子降气汤、五苓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属中医痰湿、痰热蕴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苏子降气汤、五苓散冶疗,每日1剂,治疗15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2.19,P<0.05).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用苏子降气汤、五苓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属中医痰湿、痰热蕴肺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爱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