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周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病情影响的临床观察

陆艳;周嫣;刘红燕;陈燕;欧晓丽;韦艺;卢其芳

关键词:糖尿病, 牙周病, 牙周指数, 牙龈卟啉单胞菌, 糖化血红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牙周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正确刷牙方法指导及发放口腔保健用品.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进行龈上洁治术和(或)龈下刮治术等牙周干预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牙周指数、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含量、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1)两组不同阶段牙周指数的比较:3个月及6个月时实验组牙周指数均较前一阶段下降,对照组均较前一阶段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两组牙周指数均较6个月时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不同阶段龈下菌斑Pg检出量比较:3个月时实验组龈下菌斑中Pg检出量较基线值下降,对照组较基线值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龈下菌斑Pg检出量均较前一阶段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同阶段FBG比较:3个月时实验组FBG较基线值下降,对照组较基线值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FBG均较3个月时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实验组FBG较6个月时下降,对照组较6个月时上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不同阶段HbA1c比较:3个月时两组HbA1c均较基线值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实验组HbA1c较3个月时下降,对照组较3个月时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个月时实验组HbA1c较6个月时上升,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干预不仅可改善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状况,在糖尿病病情控制方面也起积极的作用;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需长期坚持,建议每半年定期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应积极配合医师进行牙周综合干预.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TAT1表达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1经激活后能够调节许多参与乳腺癌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及免疫的基因表达.STAT1促进乳腺癌的生长,STAT1具有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的能力.研究STAT1基因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中的作用,可以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李杰华;宋晓薇;韦田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认知功能训练对脑损伤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损伤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脑损伤假性球麻痹患者50例,分为认知正常组25例,认知障碍组25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性吞咽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伴认知障碍组25例同时采用认知功能训练.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以及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进行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评定,评估认知功能训练对脑损伤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 康复治疗4周后,认知障碍组患者经过综合的吞咽和认知功能训练,疗效仍然较单纯球麻痹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效差,证明认知障碍影响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疗效.结论 认知功能影响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疗效,对于伴有认知障碍的假性球麻痹患者,认知功能的提高对吞咽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闪;吴军发;刘罡;陈颖;张备;秦文婷;李丹丹;朱玉连;吴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1病例介绍患儿,男,2岁11月,因“发热2d,头痛、呕吐1d”于2017-05-28入院.既往于2017-04-20因“浮肿、尿少5d”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肾病综合征”,予口服激素6片[2 mg/(kg·d),21/4~19/5]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经激素治疗约2周后,尿蛋白开始逐渐转阴,尿量增加,每天约1 000 ml[3.0 ml/(kg·h)],无泡沫尿及肉眼血尿.

    作者:刘桂良;陆明旭;王敏;梁珍花;张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牙周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病情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牙周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正确刷牙方法指导及发放口腔保健用品.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进行龈上洁治术和(或)龈下刮治术等牙周干预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牙周指数、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含量、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1)两组不同阶段牙周指数的比较:3个月及6个月时实验组牙周指数均较前一阶段下降,对照组均较前一阶段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两组牙周指数均较6个月时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不同阶段龈下菌斑Pg检出量比较:3个月时实验组龈下菌斑中Pg检出量较基线值下降,对照组较基线值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龈下菌斑Pg检出量均较前一阶段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同阶段FBG比较:3个月时实验组FBG较基线值下降,对照组较基线值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FBG均较3个月时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实验组FBG较6个月时下降,对照组较6个月时上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不同阶段HbA1c比较:3个月时两组HbA1c均较基线值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实验组HbA1c较3个月时下降,对照组较3个月时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个月时实验组HbA1c较6个月时上升,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干预不仅可改善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状况,在糖尿病病情控制方面也起积极的作用;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需长期坚持,建议每半年定期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应积极配合医师进行牙周综合干预.

    作者:陆艳;周嫣;刘红燕;陈燕;欧晓丽;韦艺;卢其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双镜联合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01~2015-06该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36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EMI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各68例,EMIC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LC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术前,EMIC组和LC组生理功能状态、主观症状、心理情绪、日常生活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及总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EMIC组生理功能状态、主观症状、心理情绪、日常生活状态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IC组和LC组社会活动状态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IC组和LC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IC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与L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短于EMI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结石均安全有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王汉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70°鼻内镜上颌窦真菌球手术对鼻腔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70°鼻内镜上颌窦真菌球手术前后鼻腔鼻窦共鸣特性的改变及鼻腔阻力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32例上颌窦真菌球患者手术前后进行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四相鼻阻力检查、元音共振峰检测.结果 32例患者中治愈28例,好转2例,复发2例.术后3个月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手术前后鼻腔通气功能无明显变化.元音i第一共振峰频率术后略有上升(P<0.05),第二共振峰、第三共振峰及元音a的第一共振峰、第二共振峰、第三共振峰手术前后均无差别.结论 70°鼻内镜下上颌窦真菌球手术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对鼻腔阻力无影响,可对鼻腔鼻窦共鸣特性发生轻微变化,对某些从事语音声乐工作的患者应提前告知.

    作者:张少杰;王瑢;梁有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与开放式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腹膜外间隙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将18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腔镜组(96例)和开放组(86例).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腹膜外间隙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开放组采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外间隙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创伤小、应激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周宗喜;廖波;李永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伴气管及食管压迫一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70岁,以“右侧颈部大1年,气促、吞咽困难2d”入院.既往无慢性肺疾病、食道等相关病史,无明确外伤史,无特殊药物治疗史;既往家族内无肿瘤病史及相关病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晰,查体配合.颈软,气管稍偏左,右侧甲状腺可触及肿物,大小约2 cm×3 cm,质稍硬,无压痛,活动可,随吞咽而运动.左侧未触及明显肿块.双侧颈部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急诊胸部CT:甲状腺右侧叶巨大结节凸入上纵膈内,考虑甲状腺腺瘤并胸内甲状腺肿形成可能性大(与2015-12片比较大致相仿).见图1.

    作者:吴剑超;崔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FACED评分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

    目的 分析不同FACED评分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5-01 ~2015-12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81例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症状、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细菌感染、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清白蛋白等,并随访出院后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门诊及住院次数).以FACED评分量表为依据进行评估.结果 1年随访中FACED评分5~7分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为(8.46±2.10)次,3~4分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为(6.62±2.41)次,0~2分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为(2.92±1.4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ED评分与急性加重次数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753).结论 FACED评分越高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越频繁,FACED评分对于辨别频繁加重型COPD患者存在指导意义.

    作者:张灿辉;彭志文;吴建辉;王陈金;薛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尺骨近端截骨错位成角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47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尺骨近端截骨错位成角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02~2016-07该院收治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47例,均采用尺骨近端截骨错位成角钢板内固定治疗,用Broberg和Morrey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平均耗时(92.37-15.62)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85.41±36.28) ml.平均随访时间为(15.68±3.47)个月,术前患儿肘关节屈伸活动弧度为(98.27±7.42)°,末次随访时为(124.83±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儿前臂旋前弧度为(68.09 ±5.31)°,末次随访时为(79.15 ±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临床疗效优31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为97.87%.结论 采用尺骨近端截骨错位成角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

    作者:杨宏;梁业;李登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住院患者129527例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了解HIV在本地区住院人群中流行情况,为完善医院HIV检测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01 ~ 2015-12该院住院患者的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所有检测标本均经过该院HIV初筛实验室筛检,阳性和不确定标本送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确证.结果 共129 527例住院患者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其中男61 433例,阳性31例(0.05%),女68 094例,阳性20例(0.03%),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2014年、2015年阳性率分别为0.06%、0.03%、0.04%,3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中男性阳性率差异和女性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住院患者中以41 ~50岁组阳性率高.51例HIV阳性住院患者分布在17个临床科室,内科30例,外科10例,重症监护病房3例,急诊科3例,产科1例,新生儿科2例,儿科2例;住院治疗原因很多,以呼吸系统疾病多;17例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8例合并感染梅毒,1例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梅毒,女性出现合并感染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的HIV抗体阳性率无差异,不同年份HIV阳性率无明显变化,41 ~50岁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HIV抗体阳性住院患者涉及科室较多,住院原因复杂,合并感染HCV、梅毒、HBV的比例高,应完善住院患者HIV筛检工作.

    作者:王永富;严鸣光;张素英;李静;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瘢痕美容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瘢痕美容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04 ~ 2016-08收治的70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较短,出血量较少,而瘢痕美容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术式相比,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能明显提高甲状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对患者的损伤,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伤口较美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林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噬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自噬是真核细胞包括人体细胞内影响新陈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途径之一,被发现可能与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多项研究均发现自噬与CRC具有相关性,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N1等自噬相关基因(ATG)可通过调控自噬对CRC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自噬对于CRC的治疗可能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

    作者:康一坤;董力;高天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胃大部分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巨大十二指肠雍积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分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巨大十二指肠雍积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01 ~ 2015-12胃大部分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巨大十二指肠雍积症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全部采用胃大部分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手术时间为(150±28) min,出血量为(200 ±45) ml,术后肛门排气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5±1.5)d,住院时间为(25.3 ±8.6)d.术后1例在拔除十二指肠造瘘管第2天发生十二指肠瘘,经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切口感染3例,经伤口换药后治愈,发生黏连性肠梗阻2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未见腹腔脓肿病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巨大十二指肠雍积症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辉;李运福;朱锐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严重程度、临床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6-01 ~2016-12该院住院的183例CHD患者作为CHD组,并选择同期住院其他疾病(呼吸疾病、心率失常、肺炎等)患者90例作为非CHD对照组.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将CHD组患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62例,双支血管病变组77例和多支血管病变组44例.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4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9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0例.结果 CHD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值、间接胆红素(IBIL)值和直接胆红素(DBIL)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中TBIL、IBIL和DBIL含量显著低于双支及单支病变组,且双支病变组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将冠脉病变的支数与TBIL、IBIL、DBIL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433,P<0.05;r=-0.392,P<0.05;r=-0.415,P<0.05,血管病变的支数与TBIL、IBIL、DBIL水平呈负相关.STEMI组和NSTEMI组TBIL、DBIL和IBIL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和SAP组,并且UAP组TBIL值显著低于SAP组(P<0.05).将冠心病的不同临床分型与TBIL、DBIL、IBIL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388,P<0.05;r=-0.314,P<0.05;r=-0.353,P<0.05,TBIL、DBIL和IBIL值随冠心病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病变支数、CHD严重程度有负相关性,其水平可以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

    作者:吴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对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肠黏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对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5-01 ~ 2016-12该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D-Lac)情况.结果 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和粪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d后血浆DAO和D-La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止泻时间,改善患儿肠黏膜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黄清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10例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 ~ 2016-12在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难治性PPH介入治疗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其他保守方法治疗无效后,采用UAE治疗.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无远、近期并发症.结论 难治性PPH用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急诊UAE是一种迅速、有效、安全的止血方法.

    作者:刘久英;王琳;宋晓婕;黄穗;刘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及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DKD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明确,但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是DKD发生、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糖化血红蛋白(glycolated hemoglobin,HbA1c)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研究表明其不仅有可能成为独立预测DKD的风险因素,而且在DKD早期筛查诊治起重要作用;HbA1c平稳且达标是影响DKD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伍晓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饮用水卫生监督中的应用进展

    该文对现场快速检测的概念、应用的意义,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配备与使用情况,目前主要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

    作者:潘达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CAP患者血清D-二聚体CRP和PCT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与CAP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01 ~ 2017-02该院收治126例老年C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肺炎严重指数、肺炎标准评定、患者预后等分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名为对照组,测定患者D-二聚体、CRP和PCT水平变化,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指标差异.结果 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D-二聚体、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患者D-二聚体、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重症肺炎组D-二聚体、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1),死亡组患者D-二聚体、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D-二聚体与预后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r=0.539,P=0.005),CRP与预后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r=0.329,P=0.008),PCT与预后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r =0.729,P=0.003).结论 老年CAP患者血清D-二聚体、CRP、PCT与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PCT和D-二聚体可以作为预测CAP预后指标.

    作者:覃勇民;韦庆;韦真;邓庭军;罗文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