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相关因素分析

付晓蕊;田京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脱位, 相关因素, 并发症
摘要: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发展的日益成熟,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术后并发症却也越来越多见.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及脱位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高居第2,仅次于无菌性松动.术后假体脱位可对患者及医生造成沉重的打击,因此全面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减少术后脱位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相关因素的研究报道,从与术后脱位相关的患者因素如年龄、性别、既往手术史及基础疾病,假体因素如股骨头的直径、股骨的颈选择手及是否采用内衬,手术因素如手术入路的选择、假体放置位置、术后软组织修复及术者经验,术后因素如术后搬运、体位制动及恢复锻炼这4方面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相关因素作一简要的综述.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Alzheimer患者血清中含有低水平及低亲和力的抗Aβ自身抗体

    目的 研究AD病人血清中Aβ自身抗体的特性及对老年斑的亲和力.方法 选择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及正常老年人做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标本,测定抗体含量,并亲和纯化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AD患者血清中含有低水平的Aβ自身抗体,但抗体含量与性别、年龄和MMSE评分没有相关性;AD体内的抗体不能识别Tg2576鼠脑内的老年斑.结论 Aβ自身抗体的降低是AD病人特有的免疫低反应性所致;Aβ自身抗体与老年斑的亲和力明显降低;这些抗体的病理生理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段金海;徐书雯;莫建伟;肖豪;莫思杰;胡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孕产期妇女梅毒血清学检测在阻断母婴传播的诊疗价值

    目的 探讨妇女妊娠时梅毒感染的状况及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和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对妇女妊娠时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妊娠合并梅毒者和同期分娩者对胎儿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合并梅毒者占孕妇总数的1.18%(175/14825),其中175例妊娠合并梅毒者中,早产17.71%(31/175),死胎10.86%(19/175);同期分娩者,早产2.39%(350/14650),死胎1.01%(148/14650),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1)妇女妊娠时应及时进行产前梅毒血清学筛查,以便对感染梅毒的孕妇进行治疗,从而减少梅毒对胎儿的不良影响;(2)妊娠合并梅毒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林建锋;谭仕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临床证据

    目的 探讨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对肝硬化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评估维生素K1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万方及CBM数据库中关于肝硬化患者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索国内外关于维生素K1不良反应的报道,总结不良反应的特点.结果 未检索出肝硬化患者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国内外关于维生素K1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共569例,其中原发疾病为肝硬化的占11.9%.结论 肝硬化患者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必要性有待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目前专家共识认为阻塞性黄疸、肠功能障碍及服用华法林或长期应用影响维生素K吸收及代谢的抗菌药物患者连续补充3d维生素K1,可恢复体内的维生素K储备,对于维生素K1治疗无效的肝病患者,不能继续使用维生素K1,应根据凝血功能检测结果,酌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作者:张园园;白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栓塞术在耳廓巨大血管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成像显影下介入栓塞术在耳廓巨大血管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来5例耳廓巨大血管瘤患者,术前行DSA血管造影判断责任血管并行介入栓塞治疗,观察栓塞后肿瘤形态、术中出血、伤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例耳廓巨大血管瘤患者术前对责任血管栓塞后瘤体明显缩小、颜色变暗,48 h内行手术治疗,术中出血平均约100ml,伤口一期愈合,无术后出血及偏瘫等并发症.结论 耳廓巨大血管瘤术前辅助介入栓塞治疗后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军政;田文栋;陈伟南;许教远;高翔;李荣需;李湘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工真皮在烧伤和整形外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人工真皮(皮耐克(R)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3年10月我科应用人工真皮修复各种创面的所有病例,观察治疗效果及总结其临床经验.结果 本组病例包括增生性瘢痕、烧伤、热压伤、慢性溃疡及瘢痕疙瘩等各种创面共42人次46个创面,应用人工真皮共85片,均采用二期移植法.有2例一期出现严重感染而致人工真皮失活,其余人工真皮移植后成活,经二期再次移植自体刃厚皮片,创面愈合良好.随访半年~1年,复合皮片色泽接近正常皮肤,质地柔软,功能部位伸展性好.结论 人工真皮结合自体皮片移植可部分替代中厚皮片和皮瓣的应用,有效地修复皮肤深度创面,无论在功能还是在外观上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林伟华;李叶扬;胡晓;孙敬恩;陈宾;汪锦伦;梁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医院党政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党政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新时期,党政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采取正确和合理的对策解来决好这些问题,是新时期党政建设的工作重点.而医院作为一个为民服务的主要机构,医院管理必须采取良好的措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给予群众更多知情权和监督权,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IK细胞对化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 探观察化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给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治疗后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探讨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化疗后晚期NSCLC患者61例,选取同期佳支持治疗的61例化疗后晚期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CIK细胞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KPS评分、近期疗效及评估安全性.结果 CIK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3+/CD4+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没有变化.CIK细胞治疗后患者KPS评分为67.27±8.94,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CIK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01%(P<0.05).CIK治疗组中出现4例一过性发热和3例皮疹患者,未见其他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CIK治疗化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改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近期疾病控制率,安全性好.

    作者:王秀文;易基群;梁继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反NUSS手术治疗鸡胸体会

    目的 总结鸡胸的微创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们采用微创反NUSS技术治疗32例鸡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6例;年龄11.8±6.7岁.鸡胸指数(HI)2.06±0.13.经胸骨前皮下隧道放置矫形钢板行胸骨沉降术,将胸骨下压,钢板两端通过固定片用钢丝固定于肋骨.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7.0±7.8 min,失血量25.0士5.2ml,住院时间6.0士2.8 d.术后胸廓外形恢复正常,HI2.7士0.4.胸廓外形和胸部CT影像形状满意.随访32例,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其中4例已取出钢板.疗效优秀27例(84.4%),良好5例(15.6%).结论 采用改进微创反NUSS技术矫治大龄鸡胸患者,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

    作者:蔡庆勇;王如文;刘达兴;梁贵友;徐刚;李剑;钱永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组腺病毒载体pDC316-hIL-24的构建及病毒滴度测定

    目的 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DC316-hIL-24,并测定病毒滴度.方法 从HEK293细胞中提取mRNA,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法扩增hIL-24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将测序正确的片段用BglⅡ和HindⅢ双酶切定向插入到pDC316-EGFP穿梭质粒中.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DC316-EGFP-hIL-24,在脂质体介导下与腺病毒辅助大质粒pBHGlox(delta)E1,3Cre共转染293细胞,包装产生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pDC316-hIL-24,经HEK293细胞扩增,TCID50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出表达h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DC316-hIL-24),获得了高滴度表达h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结论 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DC315-hIL-24)的成功构建及重组腺病毒的获得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肿瘤的转基因治疗研究.

    作者:李书华;陈婷婷;刘谕昆;李灏;陈艺瑛;张雅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DNA甲基化调控的Micro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长约18~25个核苷酸,其通过与特定靶mRNA结合来抑制mRNA翻译过程,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以及转移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可能是调控乳腺癌中miRNA表达异常的机制,包括癌基因miRNA低甲基化激活和抑癌基因miRNA高甲基化失活,从而导致miRNA调控的下游靶基因表达异常,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DNA甲基化调控的miRNA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邓南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对10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伴肥胖患者的诊断和疾病评估作用

    目的 评价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伴肥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06年~2012年我院急诊留观和住院的109例CAP伴肥胖患者的治疗前CRP水平的检测,并随机选取同时期的109例普通CAP患者和109例健康成人CRP水平检测,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评价肥胖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提示CRP可反映CAP的严重程度.结果 109例CAP伴肥胖患者,仅42例有病原学依据,91例需住院治疗,留医时间明显长于普通CAP.其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略高于普通CAP组.结论 肥胖患者的CRP水平明显增高,其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诊断CAP的有效标记物,并可反映CAP的严重程度.

    作者:刘旭辉;叶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视频传输系统在中医师承教育中的运用

    师承教育是中医历代的重要传承模式,即使在中医院校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其独特的价值依然难以被取代.但师承教育培养人才数量有限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大批临床中医人才的需求.为打破这一瓶颈,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将视频传输系统引入到师承教育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吕英;李爱武;刘钊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宫颈炎患者自然杀伤T细胞与炎症分度的关系

    目的 研究自然杀伤T细胞(NKTs)在慢性宫颈炎(CCV)发病及治疗转归的作用及其与炎症分度的关系.方法 入选70例CCV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NKTs及其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10(IL-10)含量.将CC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后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NKTs及其细胞因子变化,并分析其与炎症分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慢性宫颈炎患者NKTs及IFN-γ均显著降低(P=0.016、0.019),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NKTs及IFN-γ较治疗前明显回升,而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NKTs及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KTs及IFN-γ与炎症分度呈负相关性,而IL-6与炎症分度呈正相关性相关性(P<0.05).结论 NKTs及IFN-γ降低,而IL-10升高是CCV患者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三者与炎症分级呈明显相关性,且可反映治疗效果,因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麦艳芬;吴叶欢;周瑞芳;麦雪鹂;游玉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对结肠癌造瘘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EBN)在改善结肠癌造瘘患者焦虑、抑郁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收集90例结肠癌腹壁造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EBN,使用焦虑量表(SAS)及抑郁量表(SDS)对情绪进行评分,使用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在出院前进行满意度问卷.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均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21,0.013).SF-36评分显示两组的总体健康程度、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以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问卷发现两组在服务态度、宣教水平、护理质量及心理支持四项的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结肠癌造瘘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志玲;江智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对肌层浸润程度的评估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48例.全部病例术前均应用3-DTVS多平面和血管成像技术以及体积测量功能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深度进行评估(3-DTVS组);45例经核磁共振(MRI)检查为对照组(MRI组),以手术后病理结果判断符合率,对比两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肌层浸润情况.结果 经3-DTVS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为90.1%,判断肌层浸润的符合率为78.3%.应用3-DTVS与MRI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准确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3-DTVS对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深度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万娜;周苏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D4+CD29+辅助性T细胞在脊髓损伤患者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 探索CD4+CD29+辅助性T细胞在脊髓损伤患者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脊髓损伤患者75例,以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9+辅助性T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4(IL-4)含量;分别在伤后第3及7天复查三者,并分析三者与Frankel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脊髓损伤患者CD4+CD29+T细胞及IL-4含量明显升高,而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3天,CD4+CD29+T细胞及IL-4较受伤第1天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IFN-γ不同程度回升,其中以D及E级的改变明显(P<0.05).治疗第7天,CD4+CD29+T细胞及IL-4继续下降,IFN-γ继续回升,其中D及E级患者的CD4+CD29+T细胞、IFN-γ及IL-4均较day3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D4+CD29+T细胞及IL-4均与Frankel分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IFN-γ与Frankel分级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 CD4+CD29+辅助性T细胞及IL-4升高,而IFN-γ降低是脊髓损伤的重要免疫特征,与病情转归相关,且与损伤程度呈相关性,因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罗敏生;肖丹;罗敏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对支气管肺炎患儿CD8+CD28-抑制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索阿奇霉素对支气管肺炎患儿CD8+CD28-抑制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收集6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同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健康儿童各66例作为对照,采集外周血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上3组CD8+CD28-抑制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的含量,并检测降钙素原(PCT)及MP免疫球蛋白M(MP-IgM)含量;将支气管肺炎患几分为A组及B组各33例,分别使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药对上述5项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CD8+CD28-T细胞、TGF-β1、IL-10显著低于急性上感患儿及健康儿童组(P<0.05),而PCT及MP-IgM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治疗后A组CD8+CD28-T细胞、TGF-β1、IL-10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且PCT及MP-IgM显著低于B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CD8+CD28-T细胞、TGF-β1、IL-10三者均与PCT及MP-IgM呈显著负相关性,其中CD8+CD28-T细胞及TGF-β1与MP-IgM的相关性强.结论 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降低是MP阳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重要免疫学特征,且与感染指标呈显著相关性;阿奇霉素对提高CD8+CD28-T细胞含量及下调感染指标的效果均优于红霉素.

    作者:陈淼浦;邓力;李薇;钟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前后鼻阻力变化

    目的 观察比较安脱达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前后鼻阻力的动态变化.方法 追踪观察43例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严格按安脱达脱敏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15周后、治疗1年后症状体征评分,鼻阻力分析比较各期症状体征评分、鼻阻力.结果 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前与治疗15周后、治疗1年后症状体征评分(单个症状评分、总症状评分),鼻阻力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18.811,P<0.001).鼻阻力与症状体征总分无相关性(r=-0.77,P>0.5)(r=0.45,P<0.5).结论 鼻阻力随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深入逐渐改善,连续动态的检测鼻阻力可客观判断疗效,可作为症状体征评分的补充.

    作者:张家鹏;文忠;徐庆文;卢标清;孙一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诊老年人酸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目的 探讨诊老年人与酸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特点.方法 对239例与酸相关性老年人消化道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酸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占所有上消化道出血的57.87%,其中,胃食管反流病占1.67%,消化性溃疡占63.18%,胃炎或十二指肠球炎占9.21%,功能性消化不良占0.84%,急性胃黏膜病变占25.10%.死亡27例,其中直接死于出血1例,占3.70%,死于全身慢性疾病恶化以及出血后并发症及继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24例,占88.89%.病死率占总数的11.30%.结论 酸相关性疾病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影响预后的因素更倾向于基础疾病及全身状况的恶化.

    作者:余凌云;刘旭辉;叶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地中海贫血与红细胞直方图和血小板直方图相关性

    目的 探讨地中海贫血病人与非地中海贫血病人血细胞检验报告中红细胞直方图和血小板直方图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2005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住院病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血细胞检验报告且均有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共200例,结合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二组,一组为确诊的地中海贫血100例病人血细胞检验报告,另一组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正常的非地中海贫血100例病人血细胞检验报告,对两组病人血细胞检验结果的红细胞直方图图形和血小板直方图图形进行比对.结果 地中海贫血病人血细胞检验结果的血小板的直方图呈现明显的双峰特征82例;血小板的直方图没有双峰特征的18例;红细胞直方图单峰明显左移79例,没有左移的21例.基因检测正常的非地中海贫血病人血细胞检验报告血小板的直方图呈现明显的双峰特征8例;血小板的直方图没有双峰特征的92例;红细胞直方图单峰明显左移10例,没有左移的90例.两组对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血细胞检验报告单中观察血小板的直方图及红细胞直方图的形态特征通过血细胞常规检验结果可对地中海贫血的快速筛查提供较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鄢化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