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及细节护理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陈晓颖

关键词:妇科疾病, 人性化护理, 细节护理
摘要:目的 对妇科病房管理中的人性化及细节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使用效果.方法 根据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20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接受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6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质量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于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提升作用,患者临床满意度较高.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夜食症调查量表评估肥胖患者减重代谢手术前后的夜食症情况

    目的 比较肥胖症患者在接受代谢减重手术前后夜间进食情况,探讨在我国人群中肥胖与夜食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接受代谢减重手术且有后期随访数据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一对一微信或电话交流模式调查夜食症调查问卷(NEQ),记录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腰围、臀围、Ⅱ型糖尿病检出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患者根据BMI分为27.5 kg/m2≤BMI<32.5 kg/m2、32.5 kg/m2≤BMI<37.5 kg/m2和BMI≥37.5 kg/m23组;另外,根据肥胖症患者术前NEQ量表得分的极差,分为大1/3、中间1/3、小1/3.结果 31例患者中,夜食症检出率为35.9%,术前NEQ得分为28.2±1.8分,术后NEQ得分为15.6±1.4分.在NEQ量表的4个板块中,结果显示患者在术后1月仍有较高食欲,术前患者BMI越高的患者NEQ得分较高.夜食症组患者术前体质量、BMI、糖尿病患者数、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非夜食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夜食症可能是影响肥胖患者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术后良好有效的减重效果,有必要把夜食症的监测纳入术后的随访项目中.

    作者:赖巍;袁祥;胡逸凡;陈亿;程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胞黏附因子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探讨细胞黏附因子1(CADM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通过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CADM1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Western印迹法进行检测,染色结果通过全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HMIAS-2000)进行染色强度和阳性率判定.结果 CADM1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记条带中CADM1的灰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M1在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表达下调或者失活的现象,CADM1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可参考的临床意义.

    作者:麦艳芬;钱怀萍;胡淑娟;陈仰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样化CT征象鉴别周围性肺癌与肺结核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有价值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肺癌及32例肺结核患者的多样化CT征象,肺癌为病例组,肺结核为对照组,提取有价值征象进行比较并归纳总结.结果 肺癌组有腺癌46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4例,主要征象分别是:分叶49(84.5%)例,毛刺39(67.2%)例,胸膜凹陷20(34.4%)例,晕征13(22.4%)例;肺结核组主要征象分别是:胸膜反应26(81.25%)例,卫星灶22(68.75%)例,钙化22(68.75%)例,毛刺26(81.25%)例.肺癌与肺结核组CT征象比较中,分叶、晕征、胸膜凹陷、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征象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CT征象诊断准确度的比较中,肺癌分叶的诊断指数>150%,肺结核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的诊断指数均>150%.结论 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分叶、胸膜凹陷、晕征、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CT征象对于肺癌与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田素升;张炜;范海涛;燕桂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通过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麻醉的实施与管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首次接受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加速康复外科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策略优化麻醉管理及围术期处理,记录观察患者术毕体温、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拔管后30 min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苏醒延迟、烦躁及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够降低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并缩短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VAS评分(P<0.05);两组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烦躁及苏醒延迟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够降低围术期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作者:关宏锐;杨小宇;张伟锋;马志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anfang,CNKI,VIP中关于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4月.按纳入与剔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项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166例.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相比,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54,95%CI:–0.69~–0.40,P<0.001)、总胆固醇(MD=–1.17,95%CI:–1.30~–1.03,P<0.001)、三酰甘油(MD=–0.51,95%CI:–0.55~–0.47,P<0.001)、C-反应蛋白(MD=–2.40,95%CI:–3.25~–1.55,P<0.001),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MD=–1.52,95%CI:–1.68~–1.36,P<0.001)和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MD=–1.67,95%CI:–1.89~–1.46,P<0.001).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相比,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D=0.11,95%CI:0.06~0.15,P<0.001);而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D有一定的有效性,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上述结果尚需更多更加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王小龙;武宁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海马体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海马体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DM+MCI)组20例、病例对照组(DM组)20例、空白对照组(CON组)25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测评各组认知功能,行磁共振海马成像.结果 DM+MCI组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MOCA评分高于DM组及CON组(P<0.05).DM+MCI组双侧海马的体积明显变小,与MOCA评分具有相关性.左侧海马体积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P<0.05).在优截断点时,左侧海马体积为2.845 cm3时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65%,阳性预测值为65%,阴性预测值为35%.右侧海马体积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P<0.05).在优截断点时,左侧海马体积为2.875 cm3时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65%,阳性预测值为65%,阴性预测值为35%.结论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体积明显变小,其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岳欣欣;郝崴;付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D11c+细胞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CD11c是主要分布于髓样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免疫细胞的活化、转化和增殖等一些重要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CD11c+细胞在各种炎症性皮肤病的真皮层血管周围、淋巴结内大量聚集提示CD11c+细胞不单纯是由局部细胞产生的,很可能是是由其他细胞产生并通过全身的淋巴-血液循环运输到炎症部位并参与皮肤局部炎症反应的.CD11c+细胞的这种参与作用又与T细胞(Th1/Th2/Th17)、角质形成细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CD11c+细胞可通过影响T细胞的分化来参与皮肤炎症反应.皮损处不同表型CD11c+DCs的激活是决定特应性皮炎向Th2/Th1免疫应答发生的关键.银屑病皮损处CD11c+DCs可以诱导活化的Th1/Th17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INF-γ/IL-17.角质形成细胞通过表达人胸腺间质淋巴细胞生产素,可以激活CD11c+DCs,进而诱导Th2型免疫应答的发生.另一方面,CD11c+DCs通过分泌IL-36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一步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使其过度增生从而加剧皮炎反应.

    作者:杜林钗;刘兰英;王和生;吴文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视频脑电图联合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和定位MRI阴性的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目的 探讨影像学表现阴性的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的诊断和定位方法,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联合应用视频脑电图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通过视频脑电图特异表现,联合应用表观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值、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诊断和定位影像学表现阴性的颞叶FCD.结果 FCD区域的视频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棘波、尖波和阵发性或节律性的棘波活动,慢波出现较少或没有.FCD区域的表观弥散系数值较对侧显著升高,而部分各向异性值明显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38例患者依据视频脑电图和弥散张量成像确定的颞叶FCD范围行手术切除.病理回报为FCDⅠA型11例,ⅠB型13例,ⅠC型10例,ⅡA型4例.术后随访12~26月,本组患者Engel'sⅠa级7例,Ⅰb级16例,Ⅱ级10例,Ⅲ5级.结论 联合应用视频脑电图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准确定性、定位影像学检查阴性的颞叶FCD,为精确切除致痫灶,提高颞叶癫痫控制率提供保障.

    作者:郭韬;郭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癌胚抗原与基质蛋白22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效能评价

    目的 研制膀胱癌早期诊断指标癌胚抗原(CEA)和核基质蛋白22(NMP22)的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试剂盒,并评价其效能.方法 将抗CEA和NMP22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包被96孔板,用Eu3+标记CEA单克隆抗体和Sm3+标记NMP22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CEA和NMP22的双标记TRFIA试剂盒,并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指标.结果自制试剂盒稀释回收率高.CEA的线性范围为0~600 ng/mL,低检出浓度为0.12 ng/mL;NMP22的线性范围为0~1000 U/mL,低检出浓度为0.21 U/mL.精密度良好,分析内精密度分别为2.5%~4.3%,1.1%~4.2%,分析间精密度分别为3.0%~5.7%,4.7%~5.5%.定性试验表明该试剂盒可在4℃稳定半年,37℃稳定7 d.自制试剂盒与膀胱癌镜检的阳性符合率为97.7%,阴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所研制的试剂盒的各项性能及检测指标均达到临床检验的要求,且准确度高、灵敏性高、可测范围宽,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梁焕坤;叶景文;李佳丽;陈翠翠;郭晓晓;刘细潘;钟树海;黎杰星;李来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在镇静镇痛下纤维支气管镜取活检术中的安全性比较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在镇静镇痛下纤支镜取活检术中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入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全麻下纤支镜取活检术患者共40例,男22列,女18列,年龄52~85岁,随机编号选择麻醉方式:右美托咪定组(20例),丙泊酚组(20例),观察并比较不同麻醉方式组患者的血压、脉指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等指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右美托咪定组相比,丙泊酚组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增高,手术时间延长(P<0.05),发生呼吸抑制率及心肌缺血率更高(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定镇静下行纤支镜下活检术可降低患者心率、血压,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呼吸抑制及心肌缺血的风险.

    作者:廖科;陈维永;柯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联合氟比洛芬酯在结肠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术中使用乌司他丁联合氟比洛芬酯对结肠癌手术患者炎症反应及快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电脑随机分组分为乌司他丁(W)组、氟比洛芬酯(F)组、乌司他丁+氟比洛芬酯(WF)组及对照(C)组,每组20人.手术采用全麻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后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势阿曲库铵联合七氟醚维持麻醉.W组在术前、手术结束时给予乌司他丁5000 U/kg.F组在术前、术后24、48、72 h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WF组于术前、手术结束时给予乌司他丁5000 U/kg,于术前、术后24、48、72 h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C组在WF组给药同样时间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W组、F组在WF组用药而本组不用药时也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患者都采用切口局部麻醉镇痛,不使用阿片类术后镇痛药.于麻醉前(T1)、术后6 h(T2)、24 h(T3)、72 h(T4)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取静脉血浆检测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记录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比较,W组、F组、WF组的T2、T3、T4时间点血浆TNF-α与IL-1β含量较低(P<0.05),VAS疼痛评分较低(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早(P<0.05).与WF组比较,W组、F组的T2、T3、T4时间点血浆TNF-α与IL-1β含量较高(P<0.05),VAS疼痛评分较高(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晚(P<0.05).各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 在结肠癌根治术术中使用乌司他丁联合氟比洛芬酯有助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魏湘华;谭晓红;王志仪;李文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miR-429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miR-429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广东省内三家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集的膀胱癌标本120例,同时选取距离肿瘤边缘大于2 cm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429在膀胱癌、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miR-429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同时观察miR-429过表达或者敲除时T24细胞(膀胱癌细胞系)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膀胱癌组织miR-429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miR-429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肿瘤直径大于5 cm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肿瘤直径小于5 cm组;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Ⅲ+Ⅳ期膀胱癌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膀胱癌(P<0.05).miR-429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miR-429过表达时,膀胱癌细胞(T24细胞系)增殖增加,凋亡减少;而miR-429敲除时,膀胱癌细胞(T24细胞系)增殖减少,凋亡增加.结论 miR-429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斌;房杰群;温似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的突变分析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148例结直肠癌的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K-ras基因的突变类型及位置,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48例结直肠癌患者,76例K-ras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51.3%;12位密码子突变46例,突变率31.0%,13位密码子突变16例,突变率10.8%;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无关(P>0.05),第12位与第13位密码子突变在性别及肿瘤并发脉管内癌栓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as基因第12位和第13位密码子突变与性别及脉管内癌栓有关,第12位及第13位密码子是常见的突变位置.

    作者:李勇;汪志伟;郭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瞬时弹性成像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变程度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使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的脂肪变程度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CAP)及饮酒情况分组:CAP<238 db/m组为正常组,CAP≥238 db/m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糖化血红蛋白、CAP、肝脏硬度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CAP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体质量高于正常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CAP与体质量具有相关性(r=0.726,P<0.05),得出回归方程为:Y=77.417+2.503X(Y为CAP,X为体质量).结论 体质量为2型糖尿病脂肪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肪变程度与体质量的变化呈线性相关关系.

    作者:潘琼华;王为民;苏庆建;许华智;颜新;杨丽;张君;李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Child-Pugh分级的原发性肝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的原发性肝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接受套扎术后患者的预后与生存情况.方法 入选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以未接受套扎的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预后与生存时间.结果 随访期内对照组的再出血高于观察组(54.7%vs 17.6%,P=0.000),且再出血量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生存期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31及32月,而对照组分别为21及16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99,P=0.002).接受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Child-Pugh A级B级患者的再出血时间间隔延长、再出血率降低、再出血量减少、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对Child-Pugh C级患者的疗效尚有待更多病例验证.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功能为Child-Pugh A、B级患者应尽早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Child-Pugh C级患者采用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并不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李栩聪;林谦益;陶克奇;麦永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妊娠期合并鼻咽癌放疗后顺产: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妊娠期鼻咽癌患者发生率低,既往文献报道较少.目前我国针对妊娠期合并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晚期妊娠引产再行放疗或中期妊娠患者人工流产后行放疗,但都难以两全.本文报道了1例妊娠中期合并鼻咽癌Ⅲ期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妊娠期合并鼻咽癌的诊治方法,为相关临床诊疗作参考.

    作者:晏锦胜;陈妍凝;何晓华;赵建夫;赵仓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

    目的 观察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1例70岁老年男性,因交通事故导致右侧复杂性股骨骨折,包括右侧股骨颈骨折(经颈型)和股骨中段骨折(横断型).对患者进行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患者关节活动情况及骨折部位固定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骨折部位固定良好,旋转关节活动自如,无脱位,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殿武;沈睿熙;朱建明;何长江;罗云;岩章;陶世聪;张衡;玉罕嫩;李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对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的诊断作用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BMUP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BMUPT患者PET/CT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PET/CT中心检查的49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其原发灶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骨转移部位及骨转移性质,同时测定各骨转移灶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不同骨转移性质及部位的SUVmax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PET/CT检查共正确检出48例原发灶,有1例未正确检出,新发现42例合并淋巴结转移,26例合并器官转移.49例患者中成骨性转移9例,溶骨性转移33例,混合性转移7例.各部位骨转移发生率依次为:脊柱91.8%、骨盆85.7%、胸部77.5%、四肢57.1%、颅骨24.4%.溶骨性转移SUVmax大于成骨性转移(t=3.55,P<0.05).成骨性转移、溶骨性转移各部位之间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在BMUPT的原发灶寻找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且能发现新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可以BMUPT患者病情评估及综合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价值.

    作者:周维风;高光健;杨继文;戴云海;程光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在成人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在成人无痛胃镜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300例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成人患者,随机分成3组: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组)、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组(E组)、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组(PE组).P组先缓慢静注小剂量瑞芬太尼0.5μg/kg后,再缓慢推注丙泊酚1 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行胃镜检查,必要时可单次追加丙泊酚20~30 mg.E组缓慢推注依托咪酯0.2 mg/kg,必要时单次追加4~6 mg,PE组缓慢推注丙泊酚0.5 mg/kg+依托咪酯0.1 mg/kg,必要时单次追加丙泊酚10~15 mg+依托咪酯2~3 mg,其他同P组.记录患者用药后起效时间、检查持续时间、患者苏醒时间、离开复苏室时间;麻醉前、入镜时、入镜后2 min、出镜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注射痛、肌颤、呕吐等不良事件,分别评定麻醉效果.结果 PE组、P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离开复苏室时间快于E组(P<0.05);PE组和E组患者入镜时、入镜后2 min、出镜时与麻醉前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入镜时、入镜后2 min、出镜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要明显低于麻醉前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定义(P<0.05);入镜时、入镜后2 min的血氧饱和度低于麻醉前(P<0.05);PE组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生肌颤的患者,体动、需追加药物的患者及注射痛、心动过缓、低血压、缺氧等不良事件少于P组(P<0.05);PE组麻醉效果满意度整体优于P组和E组.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用于成人无痛胃镜检查安全可行,麻醉效果满意,能有效减少注射痛、呼吸循环抑制、肌颤等不良事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春;张臻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X染色体遗传标记在法医遗传学中的研究和应用

    X染色体遗传标记在法医遗传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目前已有50余个X-STR基因座应用于法医学实践.X-STR基因座具有伴性遗传的特征,具有其它遗传标记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一些特殊亲缘关系鉴定案件和重大灾难事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X-STR遗传标记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应以实际应用为主,在建立使用指导的基础上,尽快确定X-STR核心基因座,通过联合检验常染色体STR和X-STR基因座,在实际案例中高效、准确地做出判断,为案件侦查提供线索和证据.随着二代测序的兴起,可以考虑在二代测序平台上同时检测X-STR、常染色体STR、Y-STR,这样可1次获得大量遗传学数据,在保证高灵敏度的同时,又便于综合分析判断,特别适合一些疑难检材和降解检材.本文就X染色体遗传标记在法医学中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余政梁;张建;尚蕾;王乐;李万水;刘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