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王小龙;武宁霞

关键词: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anfang,CNKI,VIP中关于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4月.按纳入与剔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项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166例.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相比,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54,95%CI:–0.69~–0.40,P<0.001)、总胆固醇(MD=–1.17,95%CI:–1.30~–1.03,P<0.001)、三酰甘油(MD=–0.51,95%CI:–0.55~–0.47,P<0.001)、C-反应蛋白(MD=–2.40,95%CI:–3.25~–1.55,P<0.001),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MD=–1.52,95%CI:–1.68~–1.36,P<0.001)和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MD=–1.67,95%CI:–1.89~–1.46,P<0.001).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相比,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D=0.11,95%CI:0.06~0.15,P<0.001);而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D有一定的有效性,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上述结果尚需更多更加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马体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海马体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DM+MCI)组20例、病例对照组(DM组)20例、空白对照组(CON组)25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测评各组认知功能,行磁共振海马成像.结果 DM+MCI组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MOCA评分高于DM组及CON组(P<0.05).DM+MCI组双侧海马的体积明显变小,与MOCA评分具有相关性.左侧海马体积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P<0.05).在优截断点时,左侧海马体积为2.845 cm3时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65%,阳性预测值为65%,阴性预测值为35%.右侧海马体积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P<0.05).在优截断点时,左侧海马体积为2.875 cm3时诊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65%,阳性预测值为65%,阴性预测值为35%.结论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体积明显变小,其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岳欣欣;郝崴;付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临床工作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死亡的患者脑组织普遍存在严重的缺血损伤,涉及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出现(3 d~2周)之前脑组织内所发生的病理生理事件,包括脑灌注、微循环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纤溶酶原激活剂等酶的消化作用导致基底膜IV型胶原蛋白缺失,分布于蛛网膜下腔的血清、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促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血管收缩,血小板的活化及在微血管内聚集打断脑循环导致脑灌注不足、局部缺血加剧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就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及进展做一综述,为未来能更好控制这些继发性事件、有效治疗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依据.

    作者:单宏宽;刘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用于胚胎停育患者病因学诊断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两种检测方法在胚胎停育患者胎儿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78例胚胎停育患者清宫后的妊娠组织行细胞培养后做染色体核型分析;若培养失败,采用FISH进行分析.结果 78例胚胎停育患者的妊娠组织,染色体培养且成功用于核型分析者38例,其中检出正常核型23例、异常核型15例、常染色体三体8例、三倍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3例、结构异常3例.40例染色体培养失败,采取FISH检测,检出正常染色体15例,异常染色体25例,其中常染色体三体占19例、三倍体2例、45XO 4例.结论胚胎停育的主要原因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及FISH检测对胚胎停育的妊娠组织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对异常核型和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出有明显差异,对胚胎坏死时间长的妊娠组织,FISH成功率更高.临床上应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用于胚胎停育的原因分析,为下次妊娠提出指导意见.

    作者:何淑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夜食症调查量表评估肥胖患者减重代谢手术前后的夜食症情况

    目的 比较肥胖症患者在接受代谢减重手术前后夜间进食情况,探讨在我国人群中肥胖与夜食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接受代谢减重手术且有后期随访数据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一对一微信或电话交流模式调查夜食症调查问卷(NEQ),记录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腰围、臀围、Ⅱ型糖尿病检出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患者根据BMI分为27.5 kg/m2≤BMI<32.5 kg/m2、32.5 kg/m2≤BMI<37.5 kg/m2和BMI≥37.5 kg/m23组;另外,根据肥胖症患者术前NEQ量表得分的极差,分为大1/3、中间1/3、小1/3.结果 31例患者中,夜食症检出率为35.9%,术前NEQ得分为28.2±1.8分,术后NEQ得分为15.6±1.4分.在NEQ量表的4个板块中,结果显示患者在术后1月仍有较高食欲,术前患者BMI越高的患者NEQ得分较高.夜食症组患者术前体质量、BMI、糖尿病患者数、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非夜食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夜食症可能是影响肥胖患者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术后良好有效的减重效果,有必要把夜食症的监测纳入术后的随访项目中.

    作者:赖巍;袁祥;胡逸凡;陈亿;程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对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于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的NLR,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NLR分为2组:172例低NLR患者(NLR≤2.63)和108例高NLR患者(NLR>2.63).通过卡方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之间不同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通过Kaplan Meier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NLR对存活的影响.结果 高NLR组与年龄(P=0.041)、肿瘤大小(P=0.006)、阳性淋巴结转移(P=0.027)、肿瘤临床分期晚期程度(P=0.008)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0.003)有相关性.相比低NLR组患者,高NLR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总体生存期明显下降(P<0.001).此外,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NLR是不良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子,风险率分别为1.600(95%CI:1.370~1.868,P<0.001)和1.497(95%CI:1.262~1.777,P<0.001).结论术前高NLR是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女性乳腺癌患者其术前NLR与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飞;钟玉钗;莫伟平;张拔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癌胚抗原与基质蛋白22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效能评价

    目的 研制膀胱癌早期诊断指标癌胚抗原(CEA)和核基质蛋白22(NMP22)的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试剂盒,并评价其效能.方法 将抗CEA和NMP22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包被96孔板,用Eu3+标记CEA单克隆抗体和Sm3+标记NMP22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CEA和NMP22的双标记TRFIA试剂盒,并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指标.结果自制试剂盒稀释回收率高.CEA的线性范围为0~600 ng/mL,低检出浓度为0.12 ng/mL;NMP22的线性范围为0~1000 U/mL,低检出浓度为0.21 U/mL.精密度良好,分析内精密度分别为2.5%~4.3%,1.1%~4.2%,分析间精密度分别为3.0%~5.7%,4.7%~5.5%.定性试验表明该试剂盒可在4℃稳定半年,37℃稳定7 d.自制试剂盒与膀胱癌镜检的阳性符合率为97.7%,阴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所研制的试剂盒的各项性能及检测指标均达到临床检验的要求,且准确度高、灵敏性高、可测范围宽,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梁焕坤;叶景文;李佳丽;陈翠翠;郭晓晓;刘细潘;钟树海;黎杰星;李来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及细节护理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对妇科病房管理中的人性化及细节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使用效果.方法 根据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20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接受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6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质量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于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提升作用,患者临床满意度较高.

    作者:陈晓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应对二孩政策缺岗潮

    目的 探讨我院应对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带来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的具体措施.方法 对本院年龄在20~50岁育龄的女性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并追溯过去2年生育情况及因妊娠及生育导致的缺岗情况.结果 31~40周岁年龄段妊娠率高,各年龄段妊娠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1);孕期对临床工作的负荷感受影响首志愿是否愿意提前结束产休上岗(P<0.01).灵活排班方式和一定激励措施对护理人员有一定吸引力.出生年份、职称、担任职务是影响提前结束产休上岗意愿的主要因素.临床护理人员的增长不能满足因妊娠及生育产生的缺岗位空缺.结论 建立完善的婚育意愿上报机制,合理规划招聘计划,激励产休未完的护理人员提前回到工作岗位;建立护理人才库及机动护士库,重视男性护理团队的发展等措施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能有效应对二孩政策导致的缺岗潮.

    作者:周淑芬;谢翠媚;邓敏娉;李玲;卢溢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Child-Pugh分级的原发性肝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的原发性肝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接受套扎术后患者的预后与生存情况.方法 入选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以未接受套扎的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预后与生存时间.结果 随访期内对照组的再出血高于观察组(54.7%vs 17.6%,P=0.000),且再出血量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生存期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31及32月,而对照组分别为21及16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99,P=0.002).接受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Child-Pugh A级B级患者的再出血时间间隔延长、再出血率降低、再出血量减少、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对Child-Pugh C级患者的疗效尚有待更多病例验证.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功能为Child-Pugh A、B级患者应尽早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Child-Pugh C级患者采用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并不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李栩聪;林谦益;陶克奇;麦永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miR-429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miR-429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广东省内三家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集的膀胱癌标本120例,同时选取距离肿瘤边缘大于2 cm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429在膀胱癌、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miR-429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同时观察miR-429过表达或者敲除时T24细胞(膀胱癌细胞系)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膀胱癌组织miR-429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miR-429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肿瘤直径大于5 cm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肿瘤直径小于5 cm组;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Ⅲ+Ⅳ期膀胱癌组miR-429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膀胱癌(P<0.05).miR-429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miR-429过表达时,膀胱癌细胞(T24细胞系)增殖增加,凋亡减少;而miR-429敲除时,膀胱癌细胞(T24细胞系)增殖减少,凋亡增加.结论 miR-429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斌;房杰群;温似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妊娠期合并鼻咽癌放疗后顺产: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妊娠期鼻咽癌患者发生率低,既往文献报道较少.目前我国针对妊娠期合并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晚期妊娠引产再行放疗或中期妊娠患者人工流产后行放疗,但都难以两全.本文报道了1例妊娠中期合并鼻咽癌Ⅲ期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妊娠期合并鼻咽癌的诊治方法,为相关临床诊疗作参考.

    作者:晏锦胜;陈妍凝;何晓华;赵建夫;赵仓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瘤段切除酒精灭活回植术治疗肱骨软骨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软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其治疗方法有截肢术与保肢术两种.本文报道1例肱骨软骨肉瘤患者行瘤段切除酒精灭活回植术的结果,随访12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讨论肱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适应症等,以期对软骨肉瘤保肢手术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作者:孙继高;孙继飞;姚俊浩;蔡余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生儿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新生儿脓毒症病情进展迅速,急性肾损伤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其常见的器官功能损害,需及早甄别,以免器官功能损害加重而危及生命.充分液体复苏是逆转脓毒症所致组织低灌注的关键.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例资料,经过积极扩容、补充凝血因子及抗感染等治疗,第1小时扩容量达115 mL/kg后患儿循环状态趋于稳定,凝血指标、肾功能恢复正常,而避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杨艳章;杨艳芳;王莉;陈凤琴;徐丽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X染色体遗传标记在法医遗传学中的研究和应用

    X染色体遗传标记在法医遗传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目前已有50余个X-STR基因座应用于法医学实践.X-STR基因座具有伴性遗传的特征,具有其它遗传标记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一些特殊亲缘关系鉴定案件和重大灾难事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X-STR遗传标记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应以实际应用为主,在建立使用指导的基础上,尽快确定X-STR核心基因座,通过联合检验常染色体STR和X-STR基因座,在实际案例中高效、准确地做出判断,为案件侦查提供线索和证据.随着二代测序的兴起,可以考虑在二代测序平台上同时检测X-STR、常染色体STR、Y-STR,这样可1次获得大量遗传学数据,在保证高灵敏度的同时,又便于综合分析判断,特别适合一些疑难检材和降解检材.本文就X染色体遗传标记在法医学中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余政梁;张建;尚蕾;王乐;李万水;刘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对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的诊断作用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BMUP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BMUPT患者PET/CT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PET/CT中心检查的49例原发灶不明的骨转移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其原发灶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骨转移部位及骨转移性质,同时测定各骨转移灶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不同骨转移性质及部位的SUVmax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PET/CT检查共正确检出48例原发灶,有1例未正确检出,新发现42例合并淋巴结转移,26例合并器官转移.49例患者中成骨性转移9例,溶骨性转移33例,混合性转移7例.各部位骨转移发生率依次为:脊柱91.8%、骨盆85.7%、胸部77.5%、四肢57.1%、颅骨24.4%.溶骨性转移SUVmax大于成骨性转移(t=3.55,P<0.05).成骨性转移、溶骨性转移各部位之间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在BMUPT的原发灶寻找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且能发现新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可以BMUPT患者病情评估及综合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价值.

    作者:周维风;高光健;杨继文;戴云海;程光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

    目的 观察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1例70岁老年男性,因交通事故导致右侧复杂性股骨骨折,包括右侧股骨颈骨折(经颈型)和股骨中段骨折(横断型).对患者进行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患者关节活动情况及骨折部位固定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骨折部位固定良好,旋转关节活动自如,无脱位,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人工半髋置换联合镍钛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殿武;沈睿熙;朱建明;何长江;罗云;岩章;陶世聪;张衡;玉罕嫩;李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胞黏附因子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探讨细胞黏附因子1(CADM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通过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CADM1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Western印迹法进行检测,染色结果通过全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HMIAS-2000)进行染色强度和阳性率判定.结果 CADM1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在位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记条带中CADM1的灰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M1在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表达下调或者失活的现象,CADM1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可参考的临床意义.

    作者:麦艳芬;钱怀萍;胡淑娟;陈仰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通过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麻醉的实施与管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首次接受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加速康复外科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策略优化麻醉管理及围术期处理,记录观察患者术毕体温、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拔管后30 min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苏醒延迟、烦躁及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够降低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并缩短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VAS评分(P<0.05);两组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烦躁及苏醒延迟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够降低围术期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作者:关宏锐;杨小宇;张伟锋;马志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样化CT征象鉴别周围性肺癌与肺结核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有价值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肺癌及32例肺结核患者的多样化CT征象,肺癌为病例组,肺结核为对照组,提取有价值征象进行比较并归纳总结.结果 肺癌组有腺癌46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4例,主要征象分别是:分叶49(84.5%)例,毛刺39(67.2%)例,胸膜凹陷20(34.4%)例,晕征13(22.4%)例;肺结核组主要征象分别是:胸膜反应26(81.25%)例,卫星灶22(68.75%)例,钙化22(68.75%)例,毛刺26(81.25%)例.肺癌与肺结核组CT征象比较中,分叶、晕征、胸膜凹陷、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征象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CT征象诊断准确度的比较中,肺癌分叶的诊断指数>150%,肺结核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的诊断指数均>150%.结论 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分叶、胸膜凹陷、晕征、钙化、卫星灶、胸膜反应等CT征象对于肺癌与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田素升;张炜;范海涛;燕桂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评价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的疗效

    晚期肝癌失去手术机会或者病人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时,可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或射频消融术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患者治疗前后准确的检查诊断、早期术后疗效评估,是肝癌患者术后大获益的关键.现已有不同的疗效评估方法,基本都是形态学上的评估,其可靠性及准确性不够.而目前认为反映组织微观变化的多b值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可以先于肿瘤形态学的变化反映肿瘤的残留或新生血管,可进行肿瘤治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估,将有望提高对肝癌经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或射频消融术治疗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的在进一步深化临床研究对肝癌经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或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疗效的评价,推动IVIM-DWI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开展.

    作者:施豪波;余一凡;马玲;罗苑芬;梁文;张向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