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能泉;沈德强
目的研究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的依据.方法根据责任能力的程度将92例限定责任能力案例分为三组,进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三组在作案类型和责任能力量表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作案预谋和准备的因子1在所有因子中重要;作案现实动机、作案时间选择性、作案当时情绪、对作案行为的罪错性认识、生活自理能力损害和现实检验能力损害可以作为限定责任能力分级的判别因子.结论限定责任能力可以被划分为三级.
作者:蔡伟雄;邵阳;管唯;吴家声;张钦廷;黄富银;汪建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案例某男,46岁,农民,因涉嫌赌博被派出所传讯时突然死亡.经尸体剖检和胃内容物毒物化验,确认为毒鼠强急性中毒死亡,但在剖检心脏时见左心室侧壁心肌内有一根由后上向前斜行的锈铁针状物存留.该针长4cm,下段1 cm因锈蚀折断;上段略粗,位于心外膜下,并与心包壁层紧密粘连、机化,机化处为直径0.6cm的圆形机化斑,整个针状物周围心肌轻度纤维化;针状物下端位于心内膜下,未穿破心脏外膜.
作者:徐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案例某女,32岁,既往体健.因便秘别人告诉其一偏方,将牵牛花种子(药名牵牛子)碾成粉未约半汤匙,温开水冲服,特别嘱其在冲服时要憋住气大口喝水.其在服药时先深吸一口气,后在大口喝水过程中突然发生剧烈呛咳,随即出现面色苍白、迅速昏厥,在被其家人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作者:刘道德;邓辉;高正义;唐光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案例李某,女,27岁,农民,既往身体健康无疾患.某日早上,李的婆婆见与媳妇李某同住一房间的5岁小孙子抱着所穿衣服赤身站在门外,李的婆婆进入房间内发现李某身着毛衣裤倒在床头地面上,便喊来同村村民前来救助,见李某呈右侧俯卧位躺在床头前的地上,其上身所穿毛衣的领子挂在突出的床头角上,头部及上胸部几乎完全离地,放在床头柜上的电话的听筒悬吊着,随即将其抬到床上,发现李已死亡.
作者:邱云亮;朱有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性猝死,特别是冠心病猝死者与对照组,左室心肌闰盘上缝隙连接蛋白Cx43磷酸化状态的差异,探讨其在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诊断心肌缺血早期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无明显心肌梗死的冠心病猝死组(组Ⅰ)、其他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性猝死组(组Ⅱ、Ⅲ)和两对照组(组Ⅳ、Ⅴ,严重颅脑损伤或病理性颅内出血所致急性死亡),共45名死者的左心室局部心肌组织(存档蜡块)中Cx43的磷酸化状态.另选用抗心肌闰盘上粘合连接的主要蛋白Pan-Cadherin的抗体和生物素化菜豆凝集素(PHA-E+L/Bio),分别检测心肌细胞间机械耦联与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后者采用亲和组化技术),以便在实验中与Cx4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1)在实验组各例标本的心肌闰盘上磷酸化Cx43明显缺染,少数呈点状弥散于胞浆;但在两对照组中,可见磷酸化Cx43聚集于心肌闰盘处.(2)Pan-Cadherin在各例标本中均表现为心肌闰盘处的强阳性着色.(3)各组标本其心肌细胞膜均显示良好,细胞轮廓清晰可辨.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性猝死者,左室心肌细胞间机械耦联和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但闰盘处主司电耦联的缝隙连接蛋白Cx43却发生了明显的脱磷酸化.这提示,后者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与病变基础.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室肌Cx43的脱磷酸化,可作为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性猝死的病理形态学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章诗伟;刘世新;邓立彬;郭学荣;陈新山;张益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案情及现场勘查某日,有人在一尚未竣工住宅小区的一幢三楼楼梯口发现一具缢死尸体,死者为一青年男子,学生模样打扮.尸体呈典型前悬位缢死,由白色电线以双活套绕颈,然后在一长1.7m的木棍上缠绕多圈后打一死结(距木棍一端约1/3),头与木棍距离极近,绳套无法由头部取出,木棍两端架于沿房顶走行的直角形自来水管上,木棍离地高度2.2 m,死者顶部头发间可见少量木屑,眼镜佩带位置正常,涕涎呈流柱状,双手腕部用黑色电线缠绕五圈,掌心相对绑于背后,缠绕过程中两次打结,绳结均位于腕部,电线断端有火烧痕迹.全身衣着完整,在上衣上口袋内有一只随身听,双脚着黑色皮鞋,双脚离地38 cm,尸体下方一侧有一只盛啤酒瓶的空木箱,呈翻倒状,大小为70cm×34cm×28 cm,三楼至四楼的楼梯上有3只烟蒂、吃剩的橘子皮、快餐盒、八宝粥罐头、笔记本、打火机及烧过的纸灰等物品,从楼梯旁一杂物间中找到与捆绑在死者身上相同的黑、白两种电线.
作者:许卫平;应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or magnetic resonance water imaging)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MR技术,随着其临床诊断价值逐渐被人认识,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法医学鉴定涉及该诊断技术的机会也日益增多.现就该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结合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3例鉴定案例,探讨该技术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
作者:那翠连;沈忆文;程亦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解决陈旧性骨骼和烧骨DNA检验难题.方法研究建立了CTAB法裂解提取DNA,再用磁珠纯化得到的DNA提取液进行STR复合扩增检验.结果实验结果及实际检案显示研究所建立的骨DNA提取方法能较好地去除DNA扩增抑制物,得到高质量的DNA模板.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烧骨DNA检验方法其识别率为10×10-12,达到个人同一认定的目的,在解决实际工作中杀人焚尸案、火灾、爆炸等恶性案件和事故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叶健;季安全;赵兴春;涂政;张志强;朱世峰;袁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案例某男,48岁,干部.某日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风湿病而到某中医诊所就诊,连续5日服用中医自制的马钱子散胶囊,于第6日凌晨4时突然出现肢体抽搐、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双眼上翻及呼吸急促等症状,约半小时后死亡.尸检及病理学检查:尸长166cm,营养发育正常.
作者:朱少华;宋旭东;周亦武;余立新;张益鹄;刘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D7S2846、D19S400和D18S535位点在温州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EDTA抗凝血样采自194名无血缘关系温州地区汉族个体,用chelex-100法提取DNA,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分析.结果 D7S2846观察到6个等位基因及15种基因型;D19S400观察到10个等位基因及36种基因型;D18S535观察到8个等位基因及26种基因型.各基因座的杂合度(H)分别为:0.644、0.724、0.772;个人识别能力(Dp):0.854、0.940、0.938.结论三个STR基因座具有较高杂合度,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洪勤;吴淑珍;毕云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案例1.1案情某男,27岁,10月1日陪女友逛一天街后晚11时左右回集体宿舍洗冷水澡返回宿舍休息,在与同事聊天过程中突然呼吸不畅,不省人事.同事立即按压人中,并行人工呼吸,约10分钟左右医生到达宿舍时发现其呼吸心跳已停止,瞳孔散大,宣告死亡.据调查,10月1日晴天多云,21~31℃;死者近期患感冒.
作者:龚志强;冯琼;许小明;凌思群;傅国平;邱慈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案例某男,27岁,平素身体健康.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某日11时40分送到某区公安分局看守所11号监室内关押,吃完一个馒头后被四名刑事未决犯弄到墙角处倚墙站立,轮流拳击胸前数十拳后迅速倒地昏迷,看守干警于12时30分发现时已经死亡.于3月21日上午进行了病理解剖检验.
作者:徐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死后不同时间眼玻璃体液淀粉酶变化.方法用1%牛胆酸钠诱导家兔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建立,于死后不同时间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其淀粉酶变化.结果家兔急性胰腺炎死后72h眼玻璃体液淀粉酶含量(x)与死亡时间(y)存在相关关系,并导出其二项式回归方程为y=8.7420+0.769 9x-0.008 3x2(R2=92.62792,F=14.897 34,P=0.001).可作为推定早期损伤时间的参考指标.结论家兔急性胰腺炎死后不同时间眼玻璃体液淀粉酶改变为法医早期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了灵敏客观的实验依据.
作者:李兴彪;张海燕;邵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脑缺氧后神经元线粒体损伤不单使细胞发生能量缺失和功能丧失,还可以介导凋亡调节信号,是缺氧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一个中心环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释放细胞色素C活化特定的caspase蛋白酶,使细胞进入不可逆的凋亡程序中;Bcl-2家族促凋亡和抑制凋亡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调控细胞色素C释放,调节线粒体介导的凋亡过程.
作者:张夔鸣;廖志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案例某女,32岁,某酒店员工,单身,住单位宿舍.某日上午未上班,同事见其房门反锁,呼之不应,遂撞开房门,发现其已死亡.现场情况:单间宿舍,摆设较整齐,窗户关闭,门锁已撞坏.尸体位于床上,全身赤裸,左侧卧位,身体屈曲,双手抵于腹部,左膝部下压一自慰器具,黄褐色,胶质,长18cm,直径3cm.床上被褥零乱,胸罩、内裤放于枕边,外衣整齐叠放于床头左侧一沙发上.
作者:秦豪杰;陈安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周围神经损伤恢复受多种因素影响,损伤恢复速度缓慢[1],严重的损伤常需手术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置不当易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给法医临床学鉴定带来一定困难.作者对我室自1996年1月至2002年2月受理的本地区34例周围神经损伤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鉴定中涉及的有关问题.
作者:崔彦;朴大燮;崔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运用图像分析技术探讨人脾脏细胞核几何参数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选31例已知死亡时间的人离体脾组织,在死后36h内每h细胞学涂片、Feulgen-Vans染色,对人脾细胞核的异形指数等5个几何参数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脾脏细胞核异形指数在死后5~36h呈上升趋势,r=0.983,线性回归方程y=11.334x-33.339,面积、等效直径、平均直径、周长均与死亡时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异形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人脾细胞核DNA降解后的离散分布状况,与死亡时间有明显相关性,可能是推断早期准确死亡时间的较好形态学指标.
作者:舒细记;刘丽江;胡家伟;任亮;庹新兰;刘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常见嗜尸性苍蝇种类及其出现规律.方法观察法研究7~10月份兔尸上嗜尸性苍蝇种类变化.结果该地区兔尸上出现的双翅目嗜尸性苍蝇3科8属10种,主要有蝇科的家蝇、舍蝇、开普黑蝇、刺足齿股蝇、厩腐蝇;丽蝇科的丝光绿蝇、大头金蝇、铜绿蝇;麻蝇科的棕尾别麻蝇、肥须亚麻蝇.上述蝇类在尸体上出现时间及部位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结论研究结果有望成为法医在呼和浩特地区对尸体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
作者:蔡继峰;陶涛;董建国;刘敏;廖志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15个STR基因座在中国东部蒙古族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分布.方法应用四色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技术,对105名东部蒙古族无关个的血样15个STR基因座进行多态性研究.结果在东部蒙古族人群中15个STR基因座偶合率在0.0084~0.2169之间,个体识别概率(DP)在0.783 1~0.991 6之间,杂合度在0.561 9~0.923 1之间,三联非父排除率(PE)在0.449 0~0.8444之间,多态性信息总量(PIC)在0.543 8~0.917 8之间,15个STR基因座总TDP值为0.9999999999998,所有基因座经x2检验符合HardWeinberg平衡.结论上述15个STR基因座在东部蒙古族人群中等位基因分布较好,个体识别率高,适合法医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
作者:杜庆新;王剑;黄玉立;刘牧;沈淑萍;陈彩;李晓平;顾明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大鼠心电图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为海洛因对心脏的损害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建立大鼠海洛因成瘾模型,观察心电图、HE染色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大鼠海洛因成瘾组心电图改变明显,主要表现在心率减慢、P波及T波压低、时间延长,S-T段压低、时间延长,QT间期延长,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及心室功能下降.电镜改变主要表现在核浓缩,核变小,核膜皱缩,染色质凝集成块,线粒体嵴排列紊乱、消失及空泡变等,提示海洛因可造成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结论海洛因对心肌可造成损害,并且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提示心肌凋亡可能是海洛因造成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小山;陈玉川;李朝晖;司徒向英;师文远;卢佩彦;乔东访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