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拳击胸部致心脏震荡死亡1例

徐强

关键词:拳击, 胸部, 心脏震荡, 交通肇事罪, 刑事拘留, 身体健康, 看守所, 公安分局, 未决犯, 站立, 死亡, 墙角, 剖检, 内关, 馒头, 昏迷, 干警, 病理, 案例
摘要:1案例某男,27岁,平素身体健康.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某日11时40分送到某区公安分局看守所11号监室内关押,吃完一个馒头后被四名刑事未决犯弄到墙角处倚墙站立,轮流拳击胸前数十拳后迅速倒地昏迷,看守干警于12时30分发现时已经死亡.于3月21日上午进行了病理解剖检验.
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唑啉钠引起溶血反应致死1例

    头孢唑啉钠(先锋霉素V)引起的过敏反应已有多例报道[1-3],大多为速发型变态反应.但头孢唑啉钠引起溶血反应而死亡,并应用自身抗体检查方法进行法医学死因鉴定未见报道.

    作者:张国华;陈丽萍;李如波;吴旭;胡更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脱落三枚牙齿法医学鉴定1例

    按现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有关标准规定,牙脱落或折断的损伤程度鉴定主要依据其损伤牙齿数.在实际鉴定中,应当考虑伤病关系来综合评定伤情,以下报道1例外伤后牙齿脱落3枚,终评定为轻微伤的案例.

    作者:彭能泉;沈德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罕见自缢1例

    1案情及现场勘查某日,有人在一尚未竣工住宅小区的一幢三楼楼梯口发现一具缢死尸体,死者为一青年男子,学生模样打扮.尸体呈典型前悬位缢死,由白色电线以双活套绕颈,然后在一长1.7m的木棍上缠绕多圈后打一死结(距木棍一端约1/3),头与木棍距离极近,绳套无法由头部取出,木棍两端架于沿房顶走行的直角形自来水管上,木棍离地高度2.2 m,死者顶部头发间可见少量木屑,眼镜佩带位置正常,涕涎呈流柱状,双手腕部用黑色电线缠绕五圈,掌心相对绑于背后,缠绕过程中两次打结,绳结均位于腕部,电线断端有火烧痕迹.全身衣着完整,在上衣上口袋内有一只随身听,双脚着黑色皮鞋,双脚离地38 cm,尸体下方一侧有一只盛啤酒瓶的空木箱,呈翻倒状,大小为70cm×34cm×28 cm,三楼至四楼的楼梯上有3只烟蒂、吃剩的橘子皮、快餐盒、八宝粥罐头、笔记本、打火机及烧过的纸灰等物品,从楼梯旁一杂物间中找到与捆绑在死者身上相同的黑、白两种电线.

    作者:许卫平;应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拳击胸部致心乳头肌断裂1例

    1案例某男,40岁,某日因纠纷被人用拳头猛击胸部后感胸闷、气紧、继而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尸解发现:死者身长165cm,发育正常,较肥胖.

    作者:易旭夫;陈晓刚;林霞;谢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吞服异物自残致消化道损伤57例分析

    被抓捕时或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以及正在关押的服刑人员,为了达到减免责任、获得释放或保外就医的目的,时常会有自残的举动,其中吞食异物较常见.我院近10年来共接诊此类人员600多例,均经胃镜套取,93%以上在短时间内套取成功,上消化道未造成损伤.但仍有因各种原因造成套取异物失败的,这里报道57例.

    作者:李平;王书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试论民事案件中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民事诉讼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加,2002年北京市各级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的数量之比为10:1.与之相应,民事案件所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也逐年递增.笔者就几年来民事案件中涉及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归纳、总结,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马长锁;邢学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病患者限定责任能力评定分级依据的研究

    目的研究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的依据.方法根据责任能力的程度将92例限定责任能力案例分为三组,进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三组在作案类型和责任能力量表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反映作案预谋和准备的因子1在所有因子中重要;作案现实动机、作案时间选择性、作案当时情绪、对作案行为的罪错性认识、生活自理能力损害和现实检验能力损害可以作为限定责任能力分级的判别因子.结论限定责任能力可以被划分为三级.

    作者:蔡伟雄;邵阳;管唯;吴家声;张钦廷;黄富银;汪建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拳击胸部致心脏震荡死亡1例

    1案例某男,27岁,平素身体健康.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某日11时40分送到某区公安分局看守所11号监室内关押,吃完一个馒头后被四名刑事未决犯弄到墙角处倚墙站立,轮流拳击胸前数十拳后迅速倒地昏迷,看守干警于12时30分发现时已经死亡.于3月21日上午进行了病理解剖检验.

    作者:徐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马钱子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由于马钱子有较明显的药用价值,因此临床及民间个人应用较多,又因马钱子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故常有马钱子中毒甚至致死的案例报道.本文结合文献,从化学成分、中毒剂量、毒理作用、中毒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对马钱子的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琦玮;刘良;黄光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坠引起舌骨螺旋形骨折1例

    1案例某女,32岁,系某宾馆客房部服务员.某日凌晨宾馆执勤人员发现其死在客房楼东墙边水泥地上,俯卧位,头近墙边.现场勘查:该客房楼为三层尖顶,三楼北纱窗被推开,窗外为长方形屋檐,屋檐外约有60cm高的围墙,围墙外约有1 m宽的正檐,从被推开的纱窗出去,延屋檐向北、向东继而向南约20m处的正檐瓦片曾因修下水道被拆除,成了1 m2的水泥平台,平台垂直向下的地面系尸体位置.

    作者:姚卫星;华海;段文婷;江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周围神经损伤法医学鉴定34例分析

    周围神经损伤恢复受多种因素影响,损伤恢复速度缓慢[1],严重的损伤常需手术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置不当易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给法医临床学鉴定带来一定困难.作者对我室自1996年1月至2002年2月受理的本地区34例周围神经损伤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鉴定中涉及的有关问题.

    作者:崔彦;朴大燮;崔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肾上腺与纵隔旁嗜铬细胞瘤并存致胸腔内出血死亡1例

    1案例某女,45岁,某日13时许因邻里纠纷被致伤,17时许感头痛头晕,曾到当地诊所治疗,不见好转,随后出现意识障碍.遂转至当地卫生院诊疗.该医院病历记载:神志不清,呼之不应;T:36.5℃,Bp:95/60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40次·min-1,心律失常.因患者病情严重,死者家属要求转至市医院治疗,18时50分于转院途中死亡.

    作者:潘光军;孙立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烧骨DNA检验技术的研究

    目的解决陈旧性骨骼和烧骨DNA检验难题.方法研究建立了CTAB法裂解提取DNA,再用磁珠纯化得到的DNA提取液进行STR复合扩增检验.结果实验结果及实际检案显示研究所建立的骨DNA提取方法能较好地去除DNA扩增抑制物,得到高质量的DNA模板.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烧骨DNA检验方法其识别率为10×10-12,达到个人同一认定的目的,在解决实际工作中杀人焚尸案、火灾、爆炸等恶性案件和事故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叶健;季安全;赵兴春;涂政;张志强;朱世峰;袁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马钱子中毒尸检1例

    1案例某男,48岁,干部.某日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风湿病而到某中医诊所就诊,连续5日服用中医自制的马钱子散胶囊,于第6日凌晨4时突然出现肢体抽搐、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双眼上翻及呼吸急促等症状,约半小时后死亡.尸检及病理学检查:尸长166cm,营养发育正常.

    作者:朱少华;宋旭东;周亦武;余立新;张益鹄;刘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缺氧损伤后线粒体途径神经元凋亡

    脑缺氧后神经元线粒体损伤不单使细胞发生能量缺失和功能丧失,还可以介导凋亡调节信号,是缺氧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一个中心环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变,释放细胞色素C活化特定的caspase蛋白酶,使细胞进入不可逆的凋亡程序中;Bcl-2家族促凋亡和抑制凋亡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调控细胞色素C释放,调节线粒体介导的凋亡过程.

    作者:张夔鸣;廖志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猝死1例

    1案例1.1案情某男,27岁,10月1日陪女友逛一天街后晚11时左右回集体宿舍洗冷水澡返回宿舍休息,在与同事聊天过程中突然呼吸不畅,不省人事.同事立即按压人中,并行人工呼吸,约10分钟左右医生到达宿舍时发现其呼吸心跳已停止,瞳孔散大,宣告死亡.据调查,10月1日晴天多云,21~31℃;死者近期患感冒.

    作者:龚志强;冯琼;许小明;凌思群;傅国平;邱慈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暴力灌水致窒息死亡1例

    1案例某日,沈某报称其女友吴某服安眠药自杀,经急救车送到医院后发现已死亡,法医赴现场勘验.

    作者:吴德清;刘良财;黄小军;林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海洛因成瘾大鼠心电图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大鼠心电图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为海洛因对心脏的损害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建立大鼠海洛因成瘾模型,观察心电图、HE染色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大鼠海洛因成瘾组心电图改变明显,主要表现在心率减慢、P波及T波压低、时间延长,S-T段压低、时间延长,QT间期延长,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及心室功能下降.电镜改变主要表现在核浓缩,核变小,核膜皱缩,染色质凝集成块,线粒体嵴排列紊乱、消失及空泡变等,提示海洛因可造成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结论海洛因对心肌可造成损害,并且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提示心肌凋亡可能是海洛因造成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小山;陈玉川;李朝晖;司徒向英;师文远;卢佩彦;乔东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基安非他命(冰毒)诱导基因表达变化研究进展

    甲基安非他命进入机体后,其根本的变化是引起了成瘾者许多基因转录和表达改变.这些基因包括与神经元损害有关的基因、与日节律有关的基因、与行为异常有关的基因及其它一些无法分类的基因.它们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增高或者降低引起了甲基安非他命成瘾者各种临床表现.研究这些基因表达可以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

    作者:杨静;王晔;刘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心肌细胞死亡方式研究的新进展及法医学意义

    细胞死亡方式一直是医学上研究的热点,过去认为凋亡和坏死是两种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胀亡,逐渐为病理学家们所关注.胀亡在形态学及其发生机制上与凋亡不同,并且在心血管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与凋亡有明显差别.本文就近年来国外心肌细胞死亡方面研究的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冯相平;吴薇;陈新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法医学杂志

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