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文
目的 探讨中风早期介入中医特色护理促进患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草药烫疗,观察上下肢肌力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中草药烫疗的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滕艳玲;韦翠萍;刘凤;赵明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一种常见临床急症.虽然大部分病例经一般常规治疗以痊愈,但对于急性中毒并深昏迷患者,病死率仍很高.
作者:方月梅;李炯;周佩绸;陈伟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尿毒症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腹膜透析作为尿毒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1].透析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腹膜透析又有其特殊性,即主要由患者在家庭中进行,所以患者必须主动参与其治疗过程,对疾病进行自我管理.同时在漫长病程中,患者必须对自己的营养、液体摄入、预防并发症、心理等方面做出恰当的调整,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
作者:雷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AF)是心房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心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70%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0%无明确病因.房颤病人由于心房丧失有效收缩功能,心房心室收缩不同步,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易诱发或加重心衰.同时房颤易导致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引起血栓栓塞,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房颤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但至今仍无彻底根治方法.因此房颤的防治研究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一大热点.近年来房颤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简要介绍房颤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劳若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外科手术病人严重并发症,也是手术及创伤后猝死的常见原因.外科手术与APE的关系已有较多研究,除手术前患者的状况外,手术本身对组织、血管壁的损伤导致凝血系统激活,麻醉、体外循环等造成血流缓慢以及输血等引起血液粘度增高,均是手术诱发APE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肺栓塞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美国每年约有70万例肺栓塞患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占疾病谱及死亡原因的第3位[1],国内外越来越重视APE的诊断与治疗,肺栓塞的病死率高,未经治疗者病死率可高达30%[2],诊断明确并经过积极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3].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越来越受各位学者重视.现对目前国内外APE治疗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黄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drome,GBS),也称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造成急性肢体瘫痪的常见疾病之一.GBS是自限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即使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在病程2~3周也开始逐渐恢复;而危重病例可导致死亡,若抢救及时,治疗适当,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现就近年来对GBS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禤彩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纳洛酮(naloxon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脂溶性高,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有效地阻断颅脑损伤后内源性阿片肽含量异常升高所造成的脑损害,及继发性病理损害[1],在临床各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颅脑疾病中,包括颅脑原发性疾病、其他疾病继发的脑损害以及颅脑疾病诱发的相关疾病,纳洛酮都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纳洛酮在颅脑疾病中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白建刚;朱伟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型及其lasR/rhlR基因缺陷型菌株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吸痰管系统进行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型、PAO1 lasR 、PAO1 rhlR基因缺陷型体外生物被膜培养7 d,经26 μg/ml美罗培南作用24 h,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的变化.结果 7 d后PAO1野生型和PAO1 lasR 、PAO1 rhlR基因缺陷型都能形成生物被膜结构,美罗培南作用后,PAO1野生型的生物被膜结构明显稀薄,而PAO1 lasR 、PAO1 rhlR基因缺陷型的生物被膜结构基本被破坏.结论 lasR,rhlR 基因抑制美罗培南对P.a生物被膜内的敏感性.
作者:孔晋亮;刘晓岚;陈一强;宋志军;吴红;王立赞;陈海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被漏诊,延误治疗.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SBP 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竺林佳;石家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严重的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越来越多的感染者已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并发多种病原体所致的严重机会性感染,但并发弓形虫脑病在我国并不多见[1].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我科共收治艾滋病患者925例次,其中合并弓形体脑炎15例.本文通过对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弓形体脑炎(简称弓脑)患者进行评估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其创造了抗病毒治疗机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群;苏春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血压调节对病情转归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发病24 h内75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并对其临床变化进行回顾分析,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 血压降低组90.79%患者病情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大于血压未降低组;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不宜降血压治疗,对血压过快降低者应积极采取升血压措施.
作者:吴启兴;黄叔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从1994年开始我国艾滋病传播速度加快,疫情逐年大幅度上升.自此,我国艾滋病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为加强对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设置和验收,确保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006年6月卫生部颁布了<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强调,设立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机构或单位应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申请书,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检测工作应在规定的职能范围内,检测技术及程序应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办法>还对实验室人员、设施、仪器设备、检测试剂、样品检测、检测结果的报告、检测记录的保存等各项内容给出了明确规定,并突出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的内容.
作者:周微雅;刘伟;梁富雄;郭宁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有明确的关系.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年卒中率可以高达13%,无症状者为1‰~2%,与狭窄粥样斑块稳定性有关[1].
作者:伍龙;李文华;刘一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液稀释(hemodilution,HD)是使血管内血容量中细胞成分相对或绝对减少,从而达到节约用血的技术方法之一.围手术期血液稀释主要有3种形式:①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aemic haemodilution,ANHD);②急性高(超)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aemic hemodilution,AHHD);③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cute non-normovolaemic hemodilution,ANIHD).血液稀释可明显减少手术失血和输血量,对于防止输血相关疾病、缓解血源紧张有着重要意义[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液保护的越发重视,血液稀释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常用血液稀释技术对机体氧供需平衡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彭永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监测医院感染率和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4 960例住院精神病人医院感染进行总结.结果 有1 03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91%,培养率为13.63%,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结论 精神科临床医生对医院感染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控制呼吸道感染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精神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赵梅秀;温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其它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使更多心血管疾病病人存活下来,因而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发病率亦日益增多[1].由于受技术水平、设备及病人来源等因素制约,在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仍是心血管科主要面临的问题.近年来虽然许多国际上大规模、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大量实证.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基层医院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与2002年我国公布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2]仍有很大差距,现综述如下.
作者:苏乃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适应证范围内进行静脉溶栓是近年来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方法之一.我院急诊科从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对3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林梅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是冠心病(cornary heart disease,CHD)的主要发病原因[1],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但在发展成为CHD的病人中,只有50%的人存在血脂增高[2].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AS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临床研究证明,在CH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等炎症标志物的浓度明显升高[3].人类及动物体外实验表明AS斑块中有炎症细胞浸润及多种炎症递质表现[4~6].
作者:严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特点,总结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方法 对32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中男9例,女23例,男女之比1:2.6.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胸闷、气促,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结论 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病,其诊断的重点是排除心血管性疾病或其它心肌病并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作者:覃学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中青年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治疗和护理,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用通俗的语言和丰富而积极的情感面对每位患者.结果 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进患者对生活工作的信心,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及时了解中青年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反应,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应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实施护理.
作者:蔡联群;林桂珍;项方芳;陈漫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