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婕;杨金龙;熊新;王梦蕾;杨树栋;李建平;邓亚军
目的 探讨二联体亲权鉴定时存在的风险.方法 选取22组经GoldeneyeTM 20A试剂盒检测后只有一个或没有不符合基因座的无关个体对构建假想家系.对其增加检测STRtyper-10G和/或AGCU 21+1 STR系统直至所有组不符合基因座个数大于3个,累积父权指数(CPI)不大于0.0001.以三种规则:①不符合基因座数大于3个;②CPI值小于0.0001;③同时满足①和②,作为排除依据,使用不同数量的基因座(19个、26个、39个和46个)进行检测,讨论无关个体对的排除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2组无关个体对,使用19个基因座和39个基因座以上的检测系统达到排除结果的分别为0组和22组.结论 二联体亲子鉴定,使用19个基因座进行检测仍存在结果错判,39个基因座以上的检测系统能更有效的避免二联体的鉴定风险.
作者:吴婕;杨金龙;熊新;王梦蕾;杨树栋;李建平;邓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不同死亡时间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电导率,研究不同组织器官EC与PMI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处死后,保存于25℃恒温条件下,于死后即刻(0d)、1d、2d、3d、4d、5d、6d和7d提取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四种组织器官与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比例制成浸渍液,测定各组织器官浸渍液EC值;分析其EC值与PMI的关系,建立与PMI关系的回归方程;比较大鼠死后四种组织器官EC变化规律,探讨不同组织器官腐败进程.结果 死后1d内骨骼肌与脑组织EC无显著变化,2~7d快速增加;而肝、肺EC值在1d内已开始增加,且2~7d内均快速上涨.四种组织器官EC与PMI的关系用三次方程拟合较好,其中肝的相关系数高,R2=0.96,且四种组织器官的EC值在不同的PMI区段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增长规律.结论 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EC与PMI相关性均较好,测定尸体组织器官EC有望成为法医实践中PMI推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哲;翟仙敦;夏志远;赵琳琳;莫耀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玻璃体液中钾离子浓度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 家兔处死后分别置于5℃、15℃、25℃和35℃温度下保存,在0~120h内每12h双眼交替微量提取玻璃体液80~100μL;应用罗氏DPPI生化分析仪检测玻璃体液中K+的浓度;应用插值函数进行分析拟合,建立死亡时间推断方程.结果 各温度组家兔玻璃体液中K+浓度随死亡时间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对所得数据进行插值拟合,在5℃~35℃的温度变化区间内,K+浓度变化与PMI关系的三元五次曲面方程:f(x,y)=-1.998e14+1.345e12x+5.902e13y+0.005585x2-4.509e11xy-3.876e12y2-0.0002868x3+0.003545x2y+4.406e10xy2-1.746e10y3+2.669e-6x4-1.568e-5x3y-0.0001771x2y2-1.64e9xy3+6.669e9y4-8.672e-9x5+4.467e-8x4y+2.354e-7x3y2+2.459e-6x2y3+2.05e7xy4-1.214e8y5(R2=0.9956),其中温度为自变量x,K+浓度值为自变量y,PMI为因变量f(x,y).结论 在5℃~35℃的环境温度区间内,家兔眼玻璃体液中K+浓度变化与死亡时间关系符合三元五次方程分布,利用插值函数拟合的方法可将环境温度作为参数,实现在环境温度变化条件下进行死亡时间推断.
作者:杨明真;李辉军;杨天潼;丁自娇;刘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IL-4和IL-10在青霉素过敏死亡豚鼠死后0~48h的水平或表达.方法 采用青霉噻唑蛋白致敏和激发,豚鼠死后0~48 h提取血液或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组织表达和IL-4、IL-10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肺和气管中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表达增强,血清、肺、气管中的IL-4、IL-10水平增高(P<0.05).结论 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IL-4和IL-10在青霉素过敏死亡鉴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解勋;谢海;卢延旭;王飞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溴敌隆及其代谢物-苄叉丙酮在中毒致死犬体内死后分布规律,为溴敌隆中毒检材的采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分别经口给予犬2倍和4倍LD50溴敌隆,待其死亡后迅速解剖取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心血、外周血、尿、胆汁、心、肝、脾、肺、肾、脑、左下肢肌、膀胱、胃、胃内容、胰等脏器和体液中溴敌隆和代谢物-苄叉丙酮的含量.结果 犬经2倍和4倍LD50溴敌隆灌胃染毒后3d开始出现出血症状,(178.40±20.94)h后死亡.溴敌隆和代谢物-苄叉丙酮在各组织脏器及体液中的死后分布为:溴敌隆2LD50组溴敌隆:胆汁>尿、肝、心、肾>心血、外周血、脾、肺等;苄叉丙酮:胆汁、尿、心血、外周血、肺、胃内容中含量高于其他脏器.溴敌隆4LD50组溴敌隆:胆汁、尿>肝、外周血>心血、胃内容物等脏器.苄叉丙酮:胆汁、尿、肺浓度高于其他脏器.结论 溴敌隆及其代谢物-苄叉丙酮在中毒致死犬体内死后分布不均匀,溴敌隆在胆汁、尿、肝脏、心血和外周血含量较高,代谢物-苄叉丙酮在胆汁、尿、肺较高.胆汁、尿、肝脏、心血、外周血可作为疑似溴敌隆中毒毒物分析的检材.
作者:赵丹玭;杨泽国;尉志文;傅善林;刘良;贠克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雄性特异性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简称H-Y抗原(male specific minor histompatibility antigen)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一组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与X染色体上的H-X抗原同源.H-Y抗原为一种雄性动物特有的物质,其在雄性个体中表达具有普遍性,分布无组织和器官特异性,其初是作为一种移植抗原被发现的.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了H-Y抗原的相关研究,作者主要综述H-Y抗原在性别控制和鉴定方面的研究,并在法医学应用方面的前景作出了一些展望.
作者:安志远;李敏;田露;周怀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患儿,男,2 岁.8 月 12 日因发热被某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两日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8 月 14 日,患儿持续高热,达 40.5℃,脸色苍白,气促,伴憋气,很快意识丧失,双目上翻,四肢抽搐,伴呕吐咖啡样物质.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前检查示白细胞数 20.01×109/L,胸片示左肺渗出性病变.
作者:邱明洁;曹楠;林威;吕斌;曾清源;董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张某,男,24 岁.2013 年 7 月 16 日 11 时,在某变电站拆除 2 号废旧高压线塔电线时突然触电,悬挂于塔端,被解救后发现其呼吸心跳已停止.案发时为雨后,天气晴,空气较潮湿.现场勘查情况:线塔架上有一条裸露的铝线,一端捆绑于线塔上,另一端悬于空中.该线塔与 1 号线塔相距 80m,有 7 条电线相连.距废线塔南、北侧 15m 分别有110kV、220kV 的高压输电线塔,高压线均正常输电.
作者:傅文赫;崔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 STR 技术在法庭科学的广泛应用,各家公司均纷纷推出各种 STR 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在使用不同试剂盒过程中出现分型差异的现象也越来越引起法庭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日常检案中采用不同的试剂盒遇到的 STR 基因座分型差异的样本,进行克隆测序,对基因座分型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探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燕芳;吴微微;郝宏蕾;苏艳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8周岁年龄节点在司法审判、移民、竞技体育中均有重大意义,18岁年龄推断是法医实践工作的难点之一,也是法医基础研究应面对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指标包括锁骨胸骨端、髂嵴、第三磨牙、四肢骨近关节端.18岁年龄推断的常用影像方法多样,包括平片、CT、超声、MRI,薄层CT是目前主要研究手段,但逐渐向无辐射的MRI发展.统计方法多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但其统计效能低,因此逐渐有作者提出应用ROC、数据挖掘技术等高功效的统计方法推断年龄.既往研究显示上述指标的完全发育成熟在18岁年龄推断中有一定意义,可用于18岁年龄推断,多指标的联合应用及高功效的统计方法将会提高18岁年龄推断的准确性.
作者:范飞;崔井会;戴鑫华;张奎;邓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对中国福建地区汉族229个健康无关男性个体进行25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采用人类STRtyper-27Y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进行直接扩增及检测.结果在25个Y-STR基因座共检出228种单倍型,其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所调查的汉族人群25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好识别能力.
作者:杨堃;郑武;詹翊宇;黄和鸣;陈靖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案例资料案例 1 JAE 某,男性,41 岁,被人用硬物打伤.病历摘要:左上及右上第 1 牙脱落,牙龈渗血,嘴唇瘀肿.法医学检查:牙龈肿胀明显,牙槽窝空虚,内见暗红色凝血块,左下第 2 牙牙釉质部分缺失,缺失区表面不光滑.X 线:左上及右上第 1 牙牙槽骨无牙根残留(图 1),左下及右下第 1 牙半脱位.结论:外伤致牙齿脱落 2 枚,评定为轻伤二级.
作者:胡敏;莫迪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验人全血中地塞米松.方法 采用SPE提取全血,用UPLC-MS/MS方法测定,采用ESI离子源,MRM方式监测.结果 地塞米松的检出限为0.05ng/mL,线性范围1ng/mL~100ng/mL,方法回收率大于78.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结论 SPE-UPLC/MS/MS检验人全血中地塞米松的方法简单、高效,可应用于人全血中地塞米松的检验.
作者:栾玉静;王瑞花;董颖;张蕾萍;于忠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研究百草枯灌胃染毒致死的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大鼠以1/2 LD50剂量灌胃染毒,分别于染毒后0.5h、2h、4h、8h、12h、24h、48h、72h处死解剖,采集心、肝、脾、肺、肾、脑、肌肉、膀胱和胃组织,UPLC-MS/MS法定量检测各组织中百草枯.结果 试验中大鼠灌胃后,4h以内胃是主要分布器官,胃中含量多,其他器官中含量相对较低.4h内除胃以外的脏器含量变化不大,4h后胃内百草枯含量有所下降,除胃以外的脏器含量均升高.各组织与脑组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百草枯在大鼠体内死后分布不均匀并且各组织含量随着时间变化有所改变.百草枯UPLC-MS/MS方法、口服染毒致死的动物模型、各组织分布规律可为甲百草枯中毒死亡案件提供检测依据.
作者:王炯;张云峰;赵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前,指甲擦拭物已经成为法医 DNA 实验室的一种常见检材.当指甲垢中检出异体 DNA 时,往往可以对案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涉及案件多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猥亵等.笔者对本实验室近三年指甲擦拭物检验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为同行做该类检材的 DNA 鉴定提供参考.
作者:陈婷婷;徐海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SCN5A基因变异所致心源性猝死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显示TGF-β1介导心肌纤维化以及离子通道重构调节机制的异常可能是SCN5A基因变异导致SUNDS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 β1对SCN5A基因变异所致心源性猝死调控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心源性猝死法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郝博;宋纬平;午方宇;王小广;罗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受检者为孕妇、疑父和孕妇腹中胎儿.孕妇 22岁,怀孕 24 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孕妇和疑父外周静脉血、胎儿羊水样本用于鉴定分析.
作者:兰菲菲;陈延冰;杜丽;郭莉;卢建;吴菁;尹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女,于 2013 年 8 月 13 日被其母亲发现死于自家住房内.据描述当时现场情况为死者头部罩有白色塑料袋(床西侧地面上),塑料袋口部在颈部被枕头上的松紧带缠绕打结;双腕部分别套在床东西两侧的电线环上;双踝部并拢被松紧带缠绕捆绑;当时为救治死者,分别解开颈部、双踝松紧带将双腕部退出电线环.
作者:赵彬;孟炳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案例资料李某,37 岁.8 月 28 日晚借住于外地朋友家,30 日早上 6 时左右,被朋友发现死于家中羊圈内.现场勘查 该男子尸体赤裸仰卧于羊圈内,仅穿一双黑色皮鞋,足跟外露.羊圈内地面上有羊粪、落叶等杂物.在羊圈外树棍上搭有一条男士内裤.西侧为厕所.
作者:崔万超;孙现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2014 年 10 月 7 日 2 时许,一辆轿车行驶时与道路左侧树发生碰撞,致谢某死亡,胡某轻微伤.因对驾乘关系产生质疑,需进行鉴定.1.2 现场情况现场左侧路面两条斜向擦痕,车停在路肩下方,头北尾南,无翻滚旋转,前风挡玻璃、右前车门向内凹陷损坏,车窗玻璃缺损(图 1),右侧地面散落头皮、颅骨.左前门内侧多处滴落状、流柱状血迹,主驾地板上大部分脑组织、多处滴落状血迹.谢某位于主驾驶座,未系安全带,坐姿右偏,右侧头皮、颅骨缺失,右偏靠在气囊上,左肩背部衣服向上褶皱堆积于腋处,左足右偏.胡某位于后排座位.仪表盘无变形.主驾气囊弹开,方向盘无血迹,气囊、座椅上多处滴落、浸染和堆积状血迹.手刹处大量血迹及人体组织.副驾车顶、门框上喷溅血迹、毛发和脑组织,门缝内毛发、树皮嵌入,气囊弹开,多处点状血迹,座椅血液浸染.树皮从右向左下剥脱、缺损,大量血迹、脑组织及碎玻璃附着.
作者:李典;周鑫;龙云椿;罗远权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