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星状奴卡菌致脑脓肿1例报告

甘日宝;周晓春;范淑华

关键词:奴卡菌, 脑脓肿, 革兰氏阳性菌, 现报告如下, 皮下组织, 疗效满意, 肺部感染, 肺部病灶, 放线菌目, 原发性, 可转移, 菌感染, 化脓性, 多发性, 症状, 脏器, 脓疡, 瘘管, 结核, 接诊
摘要:奴卡菌感染较少见,奴卡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属放线菌目.主要是星状奴卡菌对人类致病,其次为巴西奴卡菌、象鼠奴卡菌.而星状奴卡菌主要引起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出现类似结核症状.肺部病灶可转移至皮下组织,形成脓疡和多发性瘘管,也可扩散至其它脏器.本院曾接诊1例脑脓肿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蛇志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引起全身浮肿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农民,住院号963789.8年前出现多饮、多尿、口渴、消瘦,多次空腹血糖>14.3mmol/L,尿糖+++,院外口服降糖灵、优降糖,症状基本控制,由于饮食控制较差,近日劳累后出现上述症状加重而收住院.

    作者:高皓阳;郭克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蛇类安全越冬的方法

    蛇类的安全越冬十分重要,是人工养蛇成败的关键的一环,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严防敌害,如鼠类、刺猬、猫头鹰、黄鼠狼等.在其冬眠之前必须供应充足多样的食物,以利积累足够的脂肪,提高抗寒抗病能力,为安全越冬创造有利条件.蛇类安全越冬可采取下列方法.

    作者:顾学玲;顾孝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金花蛇

    金花蛇[Chrysopelea ornata(Shaw)],又名美丽金花蛇.是我国罕见的轻毒性后沟牙毒蛇.

    作者:李其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并脑疝的早期急救护理

    脑疝是颅脑外伤与颅内疾病引起颅内压增高以及颅内压增高加剧的必然结果,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一种紧急状态,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后果.我科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抢救颅脑外伤合并脑疝病人19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温兰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例肺Ca介入治疗导致偏瘫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应用抗癌药介入治疗导致偏瘫1例,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咳嗽、右胸痛及进行性消瘦2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醒,精神、食欲一般.胸部X线拍片及CT示右上肺癌.行肺癌介入术治疗,灌注阿霉素40mg,丝裂霉素10ml,顺铂80mg.介入治疗术后第2天上午,患者突然出现嘴角右歪,失语,反应迟钝,右上肢及下肢肢体无力.右侧鼻唇沟变深,颈软,无抵抗.右上肢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弱,膝腱反射亢进,未引出病理反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罂粟碱、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地塞米松及针灸、头部电针等治疗和精心护理,逐渐恢复瘫肢功能.

    作者:黄雪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氨茶硷、地塞米松治疗胎儿宫内窘迫50例

    1997年至1999年本院采用氨茶硷、地塞米松治疗在本院分娩的50例第一产程胎儿宫内窘迫,以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美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用抗生素给蛇类防病治病

    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其低微的浓度就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及全身性细菌感染,是人类临床上常用的、不可缺少的高效药物之一,它同样适用于蛇病的预防和治疗.作者养蛇过程中常在蛇的食饵中加入适量抗生素,不仅能预防蛇类疾病,还能改善蛇类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提高蛇的成活率.

    作者:顾学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拟助孕汤治疗不孕症132例的临床体会

    不孕症系指女子结婚3年以上,配偶健康而未怀孕,或曾孕育过又间隔3年以上未再怀孕者.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育.导致不孕症的原因甚多,而这几年中,因药流增加,或多次清宫引起,在临床上见到的排卵功能受阻或黄体不健所致不孕症为数不少.在不孕症患者中占相当的比例.近20年来,作者在中医妇科门诊中,运用自拟助孕汤,并拟定了不孕症1号方、不孕症2号方、不孕症3号方,结合月经周期不同的阶段选用不同的方药,来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爱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低血糖反应4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肾病(DN)在降糖过程中常出现低血糖反应,且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若多次长时间发生又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DN并低血糖反应40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莹;冯尤健;范淑华;黄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用降纤酶10u(体重在60kg以下者5u)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天,第4天后改为隔日静滴1次,降纤酶总量达到60u;对照组51例,用复方丹参20ml加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为1个疗程.于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蛄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达到87.03%和62.9%,而对照组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60.78%和3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降纤酶具有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血粘度等作用,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心岭;罗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30例临床分析

    收集我院1996年以来住院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30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肌无力表现,现分析如下.

    作者:郑万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惊厥97例临床分析

    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对机体各个系统损害很大,为探讨病因及抢救治疗,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收治的97例小儿惊厥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谢楚原;钟秀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酒精性淤胆型肝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皮肤黄染1个月入院.主诉1月前出现逐渐加深的皮肤黄染伴皮肤瘙痒、灰白大便,浓茶样小便,无明显乏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食欲好.先后在市及省级医院就诊,B超及CT显示肝内胆管、左右肝管扩张,均诊为肝外阻塞性黄疸,建议手术治疗,因经济困难未能执行而来本院就诊.患者嗜酒30年,每天500~750ml.入院查体:患者全身皮肤粘膜重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作者:钟其文;苏焕;罗少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研究的一些进展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而逐年增加,成为人群健康的一大危害.尤其是冠心病(CHD)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认为,冠心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随着人们对CHD危险因素深入研究,已发现许多危险因素与CHD有关,本文对目前研究比较确切的几种主要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周祖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硝酸甘油和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患者有所增加,我院自1995年以来,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硝酸甘油加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患者49例(下称治疗组)并与常规疗法治疗的47例(下称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军;李金勇;孙华卿;王海燕;于正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

    肾病综合征为小孩常见病,它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临床表现为特点,病程迁延、易复发、合并症多及治疗困难.因此,必须做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防病保健,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宏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β-银环蛇毒素研究进展

    β-Bungarotoxin(β-BGT或β-BuTx)是一种具有磷脂酶A2活性的突触前神经毒素,首先由Chang[1]于1963年在台湾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中发现,是目前研究的为深入的第一个具有药理特征的一种突触前蛇神经毒素.

    作者:陈爱亮;王惠芳;梁秀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谈防止静脉穿刺拔针后淤血形成经验

    为了防止静脉穿刺拔针后淤血形成,2001年至2002年以来,我们通过对1368例静脉输液和1932例肘静脉采血者进行宣教,大幅度降低了拔针时的疼痛,减少拔针后的皮下淤血形成,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还保护了静脉,为下次穿刺创造了条件.现作者就如何防止静脉穿刺拔针后淤血形成谈一点临床实践的体会.

    作者:宋小岩;杜光娥;陈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视网膜病变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24h URBP)及24h尿白蛋白排泄(24hUAE),并同时用眼底镜仔细检查其眼底.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随着24h URBP、24hUAE增加而显著增高,24h URBP、24h UAE也随DR的程度加重而显著增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DR与尿RBP、尿白蛋白呈正相关.

    作者:冯尤健;陈祥彪;张莹;唐璋琳;林淑玲;林豪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护理

    1999年至2000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3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病人中除颌面部组织损伤严重(刺伤),清创术后感染,形成瘢痕1例外,其余12例口腔颌面部损伤,及时采取了治疗措施而获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宁;杨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蛇志杂志

蛇志杂志

主管:广西区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蛇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