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爽;孙爽爽;吴桂芹;宋祥琴
目的 观察巴氯芬(氯丙氰丁酸)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患者49例,男30例,女19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4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口服巴氯芬5mg,3 次/d口服,对照组25例,采用胃复安,654-2氯丙唪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中观察用药前后呃逆症状轻重变化,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 巴氯芬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巴氯芬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呃逆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吉沛;李文霞;李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为了保障游泳爱好者的身体健康,了解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防止借水传播疾病,为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全年对游泳池水质进行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齐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了解和平里地区成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年龄以及分布规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休抗体.558例CAP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例数为50例,阳性率为8.96%,此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静;陆伟;佟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的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男病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利培酮治疗组52例,单用氯氮平治疗组54例,对其副反应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氯氮平组在便秘、流涎、嗜睡、头晕、心动过速方面明显高于利培酮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在锥体外系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培酮的副反应明显少于氯氮平.
作者:张灵娥;张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脑出血的护理方法主要有:一般常规护理;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预防消化系统并发症;中枢性高热的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恢复期的功能锻炼;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出院后的随访指导等.对脑出血患者,只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就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预防其它感染,降低死亡率,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樊晓玲;乌兰图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早期食管癌治疗首选手术.中晚期食管癌靶向介入治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就目前靶向介入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温珍平;白喜玲;冯铁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c间期变化.方法 做活动平板运动试验213人,将其分为第一组缺血有症状组49例:第二组缺血无症状组87例:第三组正常人群组77例.三组均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3、5、7min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V1-rV5导联QT间期,计算出Q-Tc值.结果 无症状组缺血程度与有症状组相似.
作者:苟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超声对卵巢纤维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相结合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卵巢纤维瘤在超声图像上显示为形态多层圆形或多个结节状结构;边缘较规则;内部回声较低;后方伴有轻度衰减.结论 诊断妇科肿瘤中有时超声图像复杂化,在诊断时应加注意.
作者:花虹;沈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 循序渐进的采用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二种治疗护理方法.结果 84眼,82眼均在门诊治疗成功无并发症.治愈率为98%.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溢泪、流脓、泪囊囊肿面部皮肤破溃,后失去治疗机会.实践证明及早综合治疗及护理是有效的方法,易操作、时间短、损伤小、痛苦小、成功率高,加之细心的护理足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章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实验室检验及结果分析.方法 按照GB/T4789-2003[1],对1份呕吐物、6份餐后剩余食物、5份厨具涂抹、1份冰箱内积液等标本进行检验.结果 米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2.7×107CFU/g;冰箱内积液检出温和气单胞菌;餐后剩余食物卫生学指标严重超标;呕吐物和尉具涂抹样品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是蜡样芽孢杆菌引起.
作者:徐静;梁继新;牛晓虹;石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进餐人员的进餐情况进行分析,计算食谱中各种食物的相对危险度并结合卡方检验,可以快速确定可疑食物,为调查收证以及安验室检验快速提供有效线索.方法 利用病例对照分析方法对进餐人员的进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当OR值在0.9~1.1之间时说明食用此种食物对发生疾病无影响,当OR值在1.2~1.6之间时,说明轻微有害,当OR值在1.7~2.5之间时,说明中度有害,当OR值大于或等于2.6时,说明是严重有害因素.结论 当食物中毒因各种因素不能获取实验室渗断结果时,进餐人员的食谱统计学分析是确定中毒食物可靠的证据,可以为中毒事故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莎丽;吕榜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急性阑尾炎因临床症状多样,阑尾位置多变[1],体征不明显的患者常会造成诊断困难.随着数字化超声和高频探头的使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4月在外科手术治疗,经超声诊断、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声像图特征,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刘杰;钟华;刘勇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近年来,尖锐湿疣发病率明显上升.据报道,约50%~70%外阴部尖锐湿疣患者同时伴有阴道、宫颈、肛门的尖锐湿疣[1],在治疗阴道、肛门的尖锐湿疣时,出血量多、局部黏膜溃疡深、愈合时间长等等,给尖锐湿疣的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
作者:芦胜群;郭海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对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工作场所中所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劳动卫生条件和劳动环境,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推动和促进职业卫生法规的贯彻执行,保障广大职工身体健康.
作者:陈广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 从社区、家庭及高血压患者三个不同层而对社区内的居民及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教育三年,观察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相关的科普知识有了较多的认识,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治疗顺应性和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能使高血压病人群对于高血压病的知识明显增加,对疾病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这对高血压病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俊芝;苏湘慈;苏湘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两种根管治疗对术后肿痛的影响.方法 对246个患牙(其中活髓牙141个,死髓牙105个)随机分为一次性根充组120个患牙,采用根管预备和根管允填,一次完成根管治疗:二次根充法组126个忠牙在治疗过程中,用氢氧化钙封存1周后再行根充术.比较两种根管治疗术后肿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活髓牙中, 一次根充法组有10%的忠牙发生术后肿痛.二次根充法组有16.9%发生术后肿痛,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髓牙中,二次根充组有32%,一次根充组有12%的患牙发生术后肿痛,二次根充法明显高于一次根充法.结论 对死髓牙,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疗术可以减少根管治疗术后肿痛的发生,而且可以减少复诊次数.
作者:杨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检查对32例AD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32例其中29例经超声确诊为AD,超声漏诊3例,敏感性90.6%,特异性100%.结论 超卢检查对诊断A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桂萍;李君;李丽;姜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热应激预处理组与非预处理组,对比观察两组动物脑缺血10min冉滓注后12h时脑组织内HSP70利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及血脑群障通透性改变.结果 热应激预处理组动物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HSP70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比非预处理组高,而血脑屏障通透性比非预处理组减轻.结论 热应激预处理诱导产生的热休克蛋白70可能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了保护作用.
作者:韩利芳;秦丽娟;李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38例应用诺和灵30R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患者,加服拜糖苹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临床观察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灵30R(二次/日,皮下注射),疗程在2~4周,诺和灵30R用量已调至58~66 u,血糖仍未达标(且有9例忠者于午餐前出现轻度低血糖症状).联合口服拜糖苹(50~100 mg次/日)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低血糖发生及胰岛素用量变化情况.结果 诺和灵30R联合拜唐苹治疗后FPG、2hPG、HbA10均有明显下降,FPG(P<0.05),2h PG(P<0.01),HbA10(P<0.05),平均全日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16%,无低血糖发生.结论 诺和灵30R联合拜糖苹治疗2型糖尿病可使血糖平稳达标,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16%,无低血糖发生.
作者:焦雪琴;申雅君;李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用HPLC法测定桂利嗪滴丸中桂利嗪的含量.方法 以C18为固定相,甲醇-0.2%三乙醇胺(用盐酸调至pH6.6)(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4%.结论 本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张艳萍;李萍;吴宁远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