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关护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

陆静佳;李宁;柴华;李玲玲;韦红娇;方建芸;杨鸿宇;杨志;廖光星;李党生

关键词:TCT, 核医学检查, 护理, 满意度
摘要:目的:研究全程关护(TCT)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核医学检查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TCT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TCT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患者核医学检查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核医学检查知识了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TCT护理组对核医学检查知识总了解度(92.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7.5%),护理满意度(95.0%)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CT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能提高患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护理总满意度,使患者安全、有效地完成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关护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全程关护(TCT)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核医学检查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TCT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TCT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患者核医学检查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核医学检查知识了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TCT护理组对核医学检查知识总了解度(92.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7.5%),护理满意度(95.0%)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CT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能提高患者对检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护理总满意度,使患者安全、有效地完成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静佳;李宁;柴华;李玲玲;韦红娇;方建芸;杨鸿宇;杨志;廖光星;李党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的水痘疫情流行趋势和特征,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有关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报告的所有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16年共累计报告水痘病例700例,年发病率10年增长46.53倍,呈上升趋势(χ2=1094.288,P=0.000).冬春季节(11—12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4起水痘暴发疫情且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均发生在小学,疫情持续14~61 d之间,罹患率1.86%~9.29%,4起水痘聚集性疫情既往已接种疫苗者仅占所有师生的22.50%.城区6个街道(镇)均有病例报告,65.43%分布在福建园街道,区域发病有显著差异(χ2=392.455,P=0.000).男女性别比为1.14:1,年龄在0~14岁形成高峰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职业以学生为主.经趋势 χ2检验,历年报告水痘病例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3,P=0.007),在性别和职业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水痘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托幼机构和小学是水痘暴发流行的主要场所.

    作者:韦娜;杨路;崔传宝;黄荟森;蒋金泰;岑祚洁;蒙婞婞;谢志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内层黏连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内层黏连蛋白(LN)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6例EM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非EMS患者48例为对照组.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临床分期及发病部位的LN水平,并分析血清LN与腹腔液LN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增生期及分泌期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增生期与分泌期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期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均显著低于Ⅲ~Ⅳ期(P<0.05).观察组单侧与双侧卵巢囊肿患者之间血清和腹腔液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MS患者血清LN水平与腹腔液LN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55,P=0.000).结论: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LN水平较高,LN可能在EM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新弟;李卫娟;高娅妮;单东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静脉留置针导管在低龄儿童泪小管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导管应用于低龄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8例(48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儿.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静脉留置针导管作为支架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及泪小管置管术,术后拔管或脱管时间3~30 d,平均(27.41±7.38)d,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结果:术中48眼泪小管全部成功吻合,术后1个月内拔管或脱管.截至后1次随访,治愈43例(89.59%),好转3例(6.25%),无效2例(4.16%).所有患儿均无泪小点外翻或撕裂,无感染或肉芽肿等并发症.结论:利用静脉留置针导管作为支架治疗低龄儿童泪小管断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低龄儿童泪小管断裂置管1个月拔管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进;钟晖;吕秀芳;陈仁典;张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原发性痛经(P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痛经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实验组采取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痛经症状积分与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血浆黏度和血细胞压积)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予以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可显著降低PD患者痛经症状积分,减轻痛经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提升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烜;王聪;李冰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双相水凝胶组织固定联合脂肪酶浸泡对小鼠肝组织透明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相水凝胶组织固定联合脂肪酶浸泡对小鼠肝组织透明化的影响.方法:取10只昆明小鼠的肝组织,利用双相水凝胶进行固定,切取1 mm厚的肝组织10片,将其随机分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组和SDS+脂肪酶组.SDS组采用SDS清除液进行被动脂质清除9 d,SDS+脂肪酶组先采用SDS清除液被动脂质清除5 d,随后浸泡于脂肪酶溶液中4 d.两组于清除前、清除后第1天至第9天均进行透明灰度值测定,于脂质清除完毕后予以细胞核DAPI染色检测标记深度.结果:在被动脂质清除过程中,第1天至第5天肝组织薄片的透明灰度值逐渐提升,但之后肝组织片清除速度缓慢,在第10天的清除仍然是不透明的;在第7、第9天,两组相对透明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脂肪酶组DAPI染色深度达115μm,而SDS组DAPI染色深度达60μm,SDS+脂肪酶组DAPI渗透深度是SDS组的1.92倍.结论:双相水凝胶组织固定联合脂肪酶浸泡脂质清除技术可以快速实现小鼠肝组织透明化,为肝组织生物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代全楷;连芳;陈闯;黄山;李科志;曾爱屏;袁小川;何剑波;邬国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EBP50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50(EBP50)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的肺腺癌标本65例,检测肺腺癌组织(观察组)及其癌旁正常组织(距离肿瘤>3 cm)(对照组)中EBP50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EBP50在观察组中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5%vs.61.5%,P=0.035);吸烟患者EBP50的阳性率低于非吸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vs.82.8%,P=0.001).低分化患者EBP50的阳性率低于高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vs.77.8%,P=0.037).TNM分期为晚期患者的EBP50阳性率低于TNM分期较早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vs.60.0%,P=0.004).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BP50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vs.55.8%,P=0.023).肺腺癌组织中EBP50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比高表达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72±2.44)个月vs.(49.24±3.17)个月,P=0.0001)].结论:EBP50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肺腺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可作为预测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蔡仁中;李高;陈献珊;廖绪强;陈锋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粉针剂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6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69%(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栓通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谭文澜;张永全;陆晖;覃辉;莫国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唐山地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河北省唐山地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1—12月,按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省唐山地区共17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为DME组(324例)和DR组(264例),无DME和DR的一般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117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血管疾病史,对其进行血压、血糖以及眼科检查并进行诊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R和DME的危险因素.结果:DME的患病率为18.37%,DR的患病率为14.97%.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I bm)、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吸烟史是DME患病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和吸烟史是DM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 bm、心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是DR患病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 bm、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是DR和DME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莉;刘荣;王云松;杨锦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压力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3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压力支持模式不同分为高压支持组(38例)和低压支持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成功率,同时监测患者神志、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NIPPV高压支持模式38例中,有36例治疗成功,成功率达94.74%,高于低压支持组的77.14%(P<0.05).同时,NIPPV高压支持模式治疗并未出现更多并发症.结论:NIPPV高压支持模式可提高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的成功率,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缪小辉;许姣;庄志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保留神经手术联合GnRH-a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手术联合促性腺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88例DI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保留神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应用GnRH-a,对照组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复发率及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血清CA199、MMP-9、MMP-9/TIMP-1、白介素(IL)-4、IL-6、IL-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IMP-1、γ干扰素(IFN-γ)、IL-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62%vs 90.24%,P>0.05),但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vs.53.66%,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8%vs.21.62%,P<0.05),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4.44%vs.20.00%,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神经手术联合GnRH-a治疗DIE安全、有效,能够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和MMP-9/TIMP-1平衡有关.

    作者:魏刚;史欣;王恒;韦君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GnRH-a辅助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对患者外周血TNF-α、IL-6、NLRs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性腺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辅助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OEC)剥离术对NOD样受体(NLRs)mR-NA相对表达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OEC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OEC剥离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下OEC剥离手术后加用GnRH-a治疗.术后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和妊娠率,检测术前和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激素水平,比较NOD1、NOD2 mRNA相对表达量及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4%、80.00%,复发率分别为3.64%、16.36%,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52.38%、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浓度先下降后升高,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NOD1、NOD2 mRNA相对表达量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OEC剥离术后使用GnRH-a辅助治疗能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降低NOD1、NOD2的表达,下调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患者体内炎症状态.

    作者:贺晶;杨敏;师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和宫颈扩张球囊不同顺序联合应用对妊娠晚期引产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和宫颈扩张球囊不同顺序联合应用对妊娠晚期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并有引产指征的产妇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先口服米索前列醇后放球囊,对照组先放球囊后口服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宫颈Bishop评分、出现规则宫缩时间和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及剖宫产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可有效提高宫颈Bishop评分,且实验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现规则宫缩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口服米索前列醇后放宫颈扩张球囊用于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更佳,能明显改善宫颈Bishop评分,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袁潇潇;江朵;赵健;郭端英;秦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 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 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68例,其中30例患者单纯给予经皮胆道支架置入(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 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肝功能以及肿瘤体积变化情况,术后支架通畅及新发梗阻发生情况和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肿瘤大直径、小直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支架通畅率为94.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4.77,P=0.03).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无围术期死亡.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对照组为13个月;观察组术后1年、2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 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誉;翁杰;韩霖;陈有科;黄小龙;尹秋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在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08例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且行一期缝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4例.A组术前给予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B组在A组干预基础上,在术前30 min肌注10 mg地佐辛.比较两组手术开始后10 min、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疼痛感、恐惧感及舒适度;观察患者术后3 d麻醉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AVS)均明显高于手术开始后10 min(P<0.05),A组与B组术后12 h的VAS及FAV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6 h(P<0.05),B组手术开始后10 min、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VAS及FAV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与B组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舒适状况量表中,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开始后10 min(P<0.05),A组与B组术后12 h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6 h(P<0.05),B组手术开始后10 min、术后6 h及术后12 h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麻醉满意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对麻醉总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且行一期缝合术患者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镇痛效果明显,并可显著减轻患者恐惧感,提高舒适度及对麻醉满意度,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诸震波;朱捷;徐毅;丁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匹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3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M组)、匹伐他汀低剂量组(LD组)及匹伐他汀高剂量组(HD组).除NC组外,其他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T2DM大鼠模型,LD组灌胃给予0.21 mg/kg·d-1匹伐他汀,HD组给予0.42 mg/kg·d-1匹伐他汀.12周后,测定大鼠血糖、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组织中p38、磷酸化p38(p-p38)及p53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M组血糖、TC和TG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M组比较,HD组和LD组血糖、TC和TG水平显著下降,且HD组第8周和第12周血糖明显低于LD组(P<0.05).与M组比较,LD组和HD组血清SOD、GSH-Px和CAT活性升高,p-p38和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MDA浓度降低(P<0.05).HD组SOD和GSH-Px活性高于LD组(P<0.05).结论:匹伐他汀可有效降低T2DM大鼠血糖、血脂,并能抑制心肌氧化应激反应,该作用可能与下调p38的磷酸化水平和p5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顾微;刘傲雪;屈宝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apaf-1、caspase-3及ki-67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正常乳腺组织、100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100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apaf-1、caspase-3及ki-673种蛋白表达,比较3种蛋白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及正常乳腺组织中,ap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00%、80.00%、96.00%;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00%、69.00%、90.00%,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00%、57.00%、6.00%.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apaf-1、caspase-3阳性率低于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及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高于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P<0.05)和正常乳腺组织(P<0.01).不同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直径患者apaf-1、caspase-3及ki-6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f-1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52,P=0.000),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287,P=0.000),caspase-3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apaf-1与caspase-3和ki-67表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

    作者:毕大明;张洁;史卫红;薛洪淼;梁立娟;刘娜娜;王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对炎症性肠病合并肛瘘术后1年复发风险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TNF-α)制剂对炎症性肠病(IBD)合并肛瘘术后1年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IBD合并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应用抗TNF-α制剂,将其分为单行挂线引流术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挂线引流术联合抗TNF-α制剂治疗组(观察组)30例.对比两组瘘口愈合状况,分析治疗前、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克罗恩病内镜严重度评分(CDEIS)、肛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DAI)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TNF-α变化,并观察术后1年肛瘘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结果:观察组肛瘘瘘口愈合率为70.00%,对照组为5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瘘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AI、CDEIS、PDAI评分及血清CRP、IL-12、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IL-10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术后1年肛瘘复发率及肛瘘复发后再次手术率分别为6.67%、3.33%,对照组分别为33.33%、2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抗TNF-α制剂能抑制IBD合并肛瘘患者炎症反应,降低肛瘘复发风险,减少肛瘘复发后再次手术率.

    作者:鞠大闯;张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卵巢癌患者新型肿瘤标志物LyGDI水平及其与肿瘤恶性分子基因表达量的关系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新型肿瘤标志物LyGDI水平,分析其与肿瘤恶性分子基因表达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病变患者175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卵巢癌组91例,卵巢良性病变组84例.对比两组术前LyGDI水平以及相应病灶组织中增殖基因[Yes相关蛋白1(YAP1)、T-box转录因子2(TBX2)、含KH RNA结合结构域信号转导相关分子3(KHDRBS3)、氧化还原酶的WW结构域(WWOX)]、侵袭基因[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E74-like factor 5(ELF5)、转移相关基因3(MTA3)、整合素A2(ITGA2)]、自噬基因[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表达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卵巢癌患者血清LyGDI水平与肿瘤恶性分子基因表达量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患者血清LyGDI水平及YAP1、TBX2、KHDRBS3、CTHRC1、DDR1、ITGA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而WWOX、ELF5、MTA3、Beclin1和LC3-Ⅱ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卵巢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LyGDI水平与以上增殖、侵袭、自噬基因表达量均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中LyGDI水平异常增高,且与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自噬活性相关,或可作为早期评估卵巢癌患者病情的简便指标.

    作者:刘志文;冯慧芳;夏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康复新液联合生肌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生肌膏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陕西省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1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给予基础治疗与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肌膏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伏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生肌膏治疗肛瘘能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占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