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勇;黄瑞松;李耀华
目的:探讨一对一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老年消化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60例)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一对一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消化系统症状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价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及抑郁症状减轻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消化系统症状和抑郁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干预组治疗4周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对一护理干预更有利于老年FD症状改善及抑郁症状的减轻,能提高F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捷;潘玉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COPD组65例COPD患者与对照组70例志愿者分别进行肺功能和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检查,分析两组检查结果变化.结果: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3.49±0.75)L、(101.5±11.8)%、(96.79±7.3)%;COPD组分别为(1.27±0.71)L、(43.9±12.4)%、(62.8±1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振动曲线评分、动态图像评分、大振动值、左肺QLD值、有无干湿啰音与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OPD患者与正常受试者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在诊断COPD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金沙藤乙酸乙酯提取物(EH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取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地塞米松干预组、EHL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测定EHL对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的影响;Griess法测定NO的释放量;ELISA法检测TNF-α、IL-6的分泌水平.结果:EHL能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NO、TNF-α、IL-6,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EHL具有体外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有关.
作者:莫凯;黄瑀莘;阮公梁;王征;周艳林;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05例广西壮族人(牙合)型、骨型、软组织面型在各类错(牙合)畸形中的相互关系,以加深对错(牙合)畸形的了解.方法:随机抽取13~33岁广西壮族籍安氏各类错(牙合)患者105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类错(牙合)分型、骨型与软组织面型的一致性.结果:(牙合)型与骨型、软组织面型三者之间一致现象以Ⅲ类错(牙合)(84.62%)为明显,其次是Ⅱ类错(牙合)(58.97%),Ⅰ类错(牙合)(42.50%);不一致的现象以Ⅰ类错(牙合)(47.50%)为明显,其次是Ⅱ类错(牙合)(41.03%),Ⅲ类错(牙合)(15.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588,P=0.003).结论:105例广西壮族人(牙合)型、骨型、软组织形态之间关系复杂,需重视其对矫治设计和矫治结果的影响.
作者:韦海涛;马琴琴;覃昌焘;莫水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脂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妊娠妇女(正常组)90例和确诊为GDM的孕妇(GDM组)92例(血糖控制组78例,血糖控制不良组14例),测定早孕期和晚孕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记录饮食三大营养素摄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早孕期GDM组LDL C、apoB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0.05);GDM患者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摄入量多于正常组(P<0.05);饮食控制后,血糖控制组LDLC、apoB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TG水平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TC、TG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 <0.05);血糖控制不良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血糖控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P<0.05);晚孕期TG、TC、LDL C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通过饮食治疗可使其某些血脂指标优于正常妊娠妇女,并且通过饮食指导控制血脂水平,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作者:黄玲玲;熊俊;苏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腰椎后路手术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因脊柱疾病住院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45例和利伐沙班组45例.入院后第1天清晨、术后1,3,7d清晨采血,检测: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Ⅱ),谷丙转氨酶(ALT),术后引流量,切口皮下瘀斑、愈合情况.术前1d、术后7d行双下肢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血流显像.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组深静脉血栓(DVT)共发生4例,无肺栓塞(PE)病例;利伐沙班组DVT发生1例;无PE病例.两组术后7 d PLT、Hb、ALT和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 FIB和D-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并发症、FIB和DⅡ等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且药物口服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侣;甘文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放射性脑损伤小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GC组3组,每组8只.予60Co照射,照射结束后,模型+GC组小鼠予GC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同等容积生理盐水代替.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照射前和治疗后各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结果:①与照射前相比,模型组小鼠不仅穿越目标区域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而且第一次穿越目标区域的时间也明显延长(P<0.05),而对照组和模型+ GC组小鼠治疗后穿越目标区域的次数和第一次穿越目标区域时间未见改变(P>0.05).②对照组和模型+GC组小鼠照射前和治疗后空间探索策略均为趋向式,而模型组小鼠空间探索策略在照射前为趋向式,照射后为随机式.结论:GC对放射诱导脑损伤后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
作者:夏爽;李鑫;阮林;韦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取材容易、存活时间长、纯度高的原代大鼠胚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RGn)的培养模型.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取得胎鼠背根神经节(DRG),通过胰蛋白酶消化,使用Neurobasal (NB)培养基联合抗有丝分裂药物纯化等方法获得DRGn.采用神经丝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hoechst染核鉴定并测定DRGn的纯度.结果:原代培养的DRGn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的NB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存活时间可达45 d,纯度可达到95%以上.结论:该培养模型简单易行,培养稳定,可获得大量高纯度和存活时间长的DRGn.
作者:韩创业;赵春节;刘锦愉;杨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竹筏技术锁定钢板和高尔夫型锁定钢板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6例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Schatzk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2例,Ⅳ型2例,Ⅴ型3例,Ⅵ型6例.予合理的手术入路分别放置高尔夫型锁定钢板16例,利用竹筏技术锁定钢板1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竹筏技术锁定钢板组和高尔夫型锁定钢板组间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竹筏技术锁定钢板组和高尔夫型锁定钢板组的HS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0.0%和70.3%.前者的塌陷率为6.3%,后者为1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类型的锁定钢板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上疗效相似,均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袁广之;丁晓飞;姚军;梁晓楠;秦庆发;魏兴旺;李艺龙;杨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进食吞咽时配合经皮电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治疗脑卒中慢性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慢性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进食吞咽时进行颏下和咽部TENS治疗1个月.采用洼田实验和电视透视吞咽评估吞咽障碍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吞咽功能明显改善:洼田实验评估中,治疗组的有效率(显效+有效,80%)高于对照组(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视透视吞咽评估中,治疗组中的口期传递时间(OTT)、吞咽反应时间(SRT)、咽期传递时间(PTT)、喉关闭期(LCD)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结论:进食吞咽时配合经皮电神经刺激能改善吞咽协调,促进脑卒中后慢性期吞咽困难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龙耀斌;郭利平;杨忠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32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和术后60 d血清,检测血清总睾酮(T)、游离睾酮(FT)、双氢睾酮(DH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的变化.结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60 d血清LH和FSH显著增加,DHT水平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和FH术前与术后60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短期内会导致血清LH和FSH显著增加,DHT水平明显下降.
作者:张庆云;蒙清贵;程继文;唐勇;陆浩源;易贤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00~2012年中华系列医学期刊病例报告类文献报道的204例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以“不明原因发热”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内检索2000~2012年中华系列医学期刊病例报告类文献,以美国Petersdorf和Beeson医生1961年提出的诊断标准为病例纳入标准,筛选出病例资料完整的病例报告类文献作为统计组,与本文文后第2条参考文献(文献组)中的同类文献进行病因构成比较分析.结果:统计组共筛选出病例报告类文献198篇(204例FUO患者),其中感染性疾病84例(41.2%),肿瘤性疾病65例(31.9%),风湿免疫性疾病19例(9.3%),其他病因36例(17.6%),未涉及诊断不明的病例报道.感染性疾病比例在统计组与文献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性疾病和其他病因比例在统计组中明显高于文献组,风湿免疫性疾病比例在文献组明显高于统计组(P<0.05),两组病因构成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华系列医学期刊病例报告类文献中,感染性疾病病例数在FUO相关的病例报告中居首位.
作者:胡蝶飞;吴继周;黄璐;赵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用McNamara分析法对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其骨性特征,为正畸与正颌外科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82例及广西地区骨性Ⅰ类成人个别正常(牙合)50例,通过CASSOS软件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研究.结果:(1)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上颌突度、有效上颌长度测量值小于骨性Ⅰ类组(P<0.05),下颌突度、有效下颌长度、下颌平面角与下切牙突距测量值均大于骨性Ⅰ类组(P<0.05).(2)在骨性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组中男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中男性的有效下颌长度、下切牙突距和下前面高均大于女性(P<0.05),上颌突度则女性大于男性(P<0.05).(3)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中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和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的数值发现,男性中两者有显著差异的测量项目更多.结论: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同时存在上颌发育不足和下颌发育过度,以后者为主.男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较女性更严重,面型更差.
作者:丁氏垂庄;刘海峰;宋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三算子与血氧成像技术的可行性及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了检查与诊断,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血氧含量值之间的差异,并与手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的血含量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血含量(P<0.01),而乳腺癌的氧含量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的氧含量(P<0.05).乳腺三算子与血氧功能成像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87.3%.结论:乳腺三算子与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对乳腺病灶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乳腺癌的普查筛选的一种手段.
作者:朱萧;于滢华;韦长元;莫钦国;杨伟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者男,71岁,已婚,汉族.1996年因“头痛”在某省级医院诊断“听神经瘤”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头痛明显减轻,但出现面神经损伤和听力消失.2012年7月因“头痛”在某市级医院诊断“左侧桥小脑听神经瘤术后复发”,因拒绝手术治疗而开始在院外诊所反复使用“地塞米松及甘露醇”点滴.2013年2月15日发现右足背及右足拇指有多个散发水泡,伴右小腿及右足轻度肿胀,未处理.2月17日水泡增大且部分破溃渗出,右小腿及右足红肿胀痛加重,当日停用“地塞米松及甘露醇”并使用“头孢曲松钠及青霉素钠”静脉点滴,2月18日水泡继续增多并渗液明显,右小腿及右足红肿胀痛明显,右下肢活动受限,遂到某市级医院住院治疗.
作者:钟玉兰;韦邦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ICM患者95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A组)50例,常规治疗组(B组)45例,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50例,分别比较3组间的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清内皮素(ET)水平.A、B组患者治疗2周后,复查NO、ET水平,分别做同组治疗前后对比及组间治疗后对比.结果:①治疗前,A、B组ICM患者血清NO水平均低于C组,ET水平高于C组(P<0.01),A、B组间NO、E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②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A、B组治疗后NO水平均增高,ET水平均降低(P<0.01).③治疗后做A、B组间比较,A组NO水平高于B组,ET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能更好改善IC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陈卓宏;黄凯;韦斌;曾知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A1(SPA1)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广西局部地区的早产儿RDS 34例为病例组,以同性别、胎龄及体重相近的非RDS早产儿为对照组,应用TaqMan(R)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SPA1的5个SNP位点(rs1059047、rs1136450、rs1136451、rs1059057、rs4253527)并进行单倍体频率分析.结果:①总体共发现14种等位基因单倍体型,4种未命名单倍体,其中3种既往未见报道.病例组6A2和未命名(CGAAC)的表达频率高(均为0.250),对照组6A11和未命名(CGAAC)的表达频率高(均为0.210).6A2频率在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A18在对照组明显高于病例组(P <0.05);②胎龄<32周组检出6种单倍体,病例组中6A3和6A11的表达频率高(均为0.271).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各单倍体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胎龄≥32周组中检出单倍体16种,病例组中6A2和未命名(CGAAC)表达频率高(均为0.250),所有单倍体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A1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RDS发病风险的关系目前尚不能肯定.
作者:欧辕;覃慧卷;田文军;陈玉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广西壮族正常(牙合)成人软组织侧貌Holdaway分析法正常参考值,分析其软组织侧貌特征.方法:从广西高校选择壮族正常(牙合)成人80名,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Winceph8.0定点描图,Holdaway分析法测量,后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0名广西壮族人与白种人相比,Holdaway测量值除软组织面角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成都地区汉族人相比,除男性Sn-Pn、Si-H及女性H角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0名广西壮族正常(牙合)成人Holdaway分析法各项正常值男女间比较,Sn-Prn、上唇基厚部、上唇紧张度、Si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名广西壮族正常(牙合)成人与白种人比,软组织整体面型较突;与成都地区汉族人相比,软组织侧貌中上下颌及上唇较突,有一定地域和民族特点.相关的测量值可初步作为广西壮族正常(牙合)成人软组织侧貌Holdaway分析法正常参考依据.
作者:蒋燕萍;康娜;蒙红英;麦文佳;黎敏;黄朝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产前系统超声漏诊或误诊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6年间产前系统超声漏诊或误诊的3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患儿的产前超声与产后确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患儿中,27例产前系统超声被漏诊,另5例被误诊.结论:由于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存在,可漏诊或误诊先天性心脏畸形,而通过对漏诊、误诊病例的分析,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利于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技术的提高和产前及早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作者:马红霞;蒋江帆;阮俏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肿瘤增生性疾病,同时具有病态造血和骨髓增殖的特点,其异质性很大,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归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1].JAK2V617F突变见于大部分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却罕见于CMML,而急变后JAK2V617F突变仍阳性的病例更罕见.本文报告1例伴有JAK2V617F突变的CMML病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吴福珍;梁晔;刘振芳;刘练金;李忠清;赖颖晖;罗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