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黄玲玲;熊俊;苏莎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血脂, 出生体重, 饮食指导
摘要:目的:研究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脂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妊娠妇女(正常组)90例和确诊为GDM的孕妇(GDM组)92例(血糖控制组78例,血糖控制不良组14例),测定早孕期和晚孕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记录饮食三大营养素摄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早孕期GDM组LDL C、apoB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0.05);GDM患者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摄入量多于正常组(P<0.05);饮食控制后,血糖控制组LDLC、apoB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TG水平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TC、TG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 <0.05);血糖控制不良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血糖控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P<0.05);晚孕期TG、TC、LDL C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通过饮食治疗可使其某些血脂指标优于正常妊娠妇女,并且通过饮食指导控制血脂水平,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辅助放射治疗致心电图异常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辅助放射治疗(放疗)后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经术后、含表柔比星(EPI)方案化疗后再辅助放疗的102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检查心电图,分析放疗后心电图异常与年龄、肿瘤部位、基础疾病、EPI累积剂量、内分泌治疗、赫赛汀、放疗方式的关系.结果:经放疗后共有22例(21.6%)患者心电图异常,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基础病史、EPI累积剂量、放疗方式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有关(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有基础病史、EPI累积剂量、放疗方式是影响心电图异常改变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乳腺癌术后含EPI化疗后辅助放疗心电图异常与年龄、基础疾病、EPI累积剂量及放疗方式有关,心电图检查是发现早期放射性心脏损伤的重要手段.

    作者:俸艳英;阳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东莨菪碱在吸毒的破伤风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对吸毒的破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例吸毒的破伤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安定微泵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用东莨菪碱(0.05~0.12 mg/kg).比较两组患者痉挛性窒息次数、抽搐好转天数、肌张力好转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每小时痉挛性窒息次数、抽搐好转天数、肌张力好转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东莨菪碱治疗吸毒的破伤风患者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蓉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广西凤山县壮族农村慢性肾脏病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广西凤山县壮族农村成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知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广西凤山县壮族农村户籍的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调查对象的年龄18~100岁,共1 568人,男∶女=1∶1.35,调查内容包括专科常规问卷、体格检查.结果:CKD的患病率为6.3%,知晓率5.4%.白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分别为1.3%,3.3%及2.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及脂代谢异常.结论:广西凤山县农村CKD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但知晓率亦低,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脂代谢异常等,应加强当地CKD防治力度.

    作者:黄剑华;覃秀先;龙凤川;韩国桥;韦联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198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关于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纳入标准共纳入5项RCT,共424例患者,其中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组(试验组)210例,对照组2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后癫痫的发作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64,1.74),P=0.84].②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17,95%CI:2.90~50.96,P=0.0006).结论:脑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并不能减少癫痫的发生率,且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增高.

    作者:谢伟星;龚文劲;张高炼;梁建平;朱云中;韦可聪;周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参数监测在颅咽管瘤术后血钠代谢紊乱处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多参数监测在颅咽管瘤术后血钠代谢紊乱处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颅咽管瘤术后经多参数监测血钠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特点以及临床处理效果.结果:术后多参数监测37例颅咽管瘤术后患者出现血钠代谢紊乱,其中尿崩致高张综合征(hypertonic sysdrom,HS)10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s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the antiduretic,SIADH)23例,脑耗盐综合征(cerebralsalt wasting sysdrome,CSWS)4例,针对血钠代谢紊乱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处理,HS停用脱水剂,经胃肠道或静脉补充5%葡萄糖液,酌情使用垂体后叶素;SIADH经严格限制入水量,每天入水量控制在600~800 mL以内,其中2例限水后效果不佳,加用利尿药(呋塞米)后低钠血症得到纠正;CSWS经胃肠道和(或)静脉积极补钠.37例血钠代谢紊乱经过处理后完全纠正32例,占86.5%,纠正血钠代谢紊乱耗时短3d,长27 d,平均9.5d.结论:颅咽管瘤术后的多参数监测提高了血钠代谢紊乱诊断的敏感性,及时、准确反映血钠代谢代谢状况并预警血钠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从而能够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有效缩短颅咽管瘤术后康复时间,对颅咽管瘤手术起到确切的“保驾护航”作用.

    作者:冯大勤;邝泓;黄玮;杨雷霆;廖声潮;余永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对小鼠哮喘模型IL-17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治疗小鼠支气管哮喘(哮喘)模型对白细胞介素17F(IL-17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24只,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建立OVA致敏的小鼠哮喘模型,以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治疗哮喘小鼠.取肺组织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及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IL-17F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标准曲线法,测定小鼠肺组织IL-17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BALF中IL-17F浓度均高于血清中IL-17F浓度;模型组BALF中IL-17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治疗组BALF中IL-17F浓度较模型组有所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血清中IL-17F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17F浓度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IL-17F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治疗组肺组织IL-17F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与IL-17F高表达有关,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并下调IL 17F表达.

    作者:罗智熹;李超乾;明莫瑜;吕盛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CT)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将超高倍多媒体显微仪检测法(MMDI)和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作为判定衣原体是否感染的扩大金标准,取符合扩大金标准判定的宫颈棉拭子标本纳入FISH技术检测.结果:130例样本中MMDI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均为CT阳性的有52例,CT阴性的有78例.FISH技术检测阳性的46例,阴性84例.FISH技术检测CT的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97.44%,阳性预测值为95.65%,阴性预测值为90.48%.结论:成功构建了FISH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技术平台,该技术弥补了MMDI特异性低及PCR可视性不足的缺点.

    作者:陈巧佩;李颖丰;倪少娟;唐玉群;周春浪;佘尚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GCF2选择性剪接区在肝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抗原GCF2选择性剪接区在人肝癌细胞株、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成人肝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 PCR检测GCF2 5个选择性剪接区(D1~D5)在人肝癌细胞株、43例肝癌组织、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以及正常成人肝细胞株及9例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CF2 4个选择性剪接区(D1~D4)在所检测的细胞株、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成人肝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表达;GCF2选择性剪接区D5仅在人肝癌细胞株检测到阳性表达;在43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有41例肝癌组织GCF2选择性剪接区D5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5.35% (41/43),而9例正常肝组织均未检测到GCF2选择性剪接区D5表达.结论:GCF2 D5选择性剪接区在肝癌组织中有较高阳性表达,GCF2选择性剪接区D5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陈力;李金平;晁耐霞;吴博;陈德凤;黄天明;罗国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授权原理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以授权原理为指导的糖尿病教育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便利采样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实验组采用以授权原理为指导的糖尿病教育,两组患者在入组的0,1,3个月采用糖尿病授权量表简化版(DES SF)、糖尿病日常生活自我照护活动表(SDSCA)及临床指标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DES SF评分、SDS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授权原理为指导的糖尿病教育较传统教育更能提高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自我管理能力,在提高患者授权水平、降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李赛花;戴霞;闫黎;韦薇;韦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目的:研究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脂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妊娠妇女(正常组)90例和确诊为GDM的孕妇(GDM组)92例(血糖控制组78例,血糖控制不良组14例),测定早孕期和晚孕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记录饮食三大营养素摄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早孕期GDM组LDL C、apoB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0.05);GDM患者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摄入量多于正常组(P<0.05);饮食控制后,血糖控制组LDLC、apoB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TG水平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TC、TG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 <0.05);血糖控制不良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血糖控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P<0.05);晚孕期TG、TC、LDL C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通过饮食治疗可使其某些血脂指标优于正常妊娠妇女,并且通过饮食指导控制血脂水平,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作者:黄玲玲;熊俊;苏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COPD组65例COPD患者与对照组70例志愿者分别进行肺功能和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检查,分析两组检查结果变化.结果: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3.49±0.75)L、(101.5±11.8)%、(96.79±7.3)%;COPD组分别为(1.27±0.71)L、(43.9±12.4)%、(62.8±1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振动曲线评分、动态图像评分、大振动值、左肺QLD值、有无干湿啰音与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OPD患者与正常受试者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在诊断COPD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05例广西壮族人(牙合)型、骨型、软组织面型一致性研究

    目的:探讨105例广西壮族人(牙合)型、骨型、软组织面型在各类错(牙合)畸形中的相互关系,以加深对错(牙合)畸形的了解.方法:随机抽取13~33岁广西壮族籍安氏各类错(牙合)患者105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类错(牙合)分型、骨型与软组织面型的一致性.结果:(牙合)型与骨型、软组织面型三者之间一致现象以Ⅲ类错(牙合)(84.62%)为明显,其次是Ⅱ类错(牙合)(58.97%),Ⅰ类错(牙合)(42.50%);不一致的现象以Ⅰ类错(牙合)(47.50%)为明显,其次是Ⅱ类错(牙合)(41.03%),Ⅲ类错(牙合)(15.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588,P=0.003).结论:105例广西壮族人(牙合)型、骨型、软组织形态之间关系复杂,需重视其对矫治设计和矫治结果的影响.

    作者:韦海涛;马琴琴;覃昌焘;莫水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规腔镜器械行经腋窝入路单孔甲状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如何把手术切口微小化并转移到更隐蔽的部位,一直是甲状腺外科学者苦苦思索的问题[1].我院普通外科在总结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0~2013年成功开展了74例常规腔镜器械经腋窝入路单孔甲状腺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燕;农秀丽;陆丽花;蒋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金振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8例临床分析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或接触传播,可散发或流行,夏秋季多发.好发于6个月至6岁的儿童,临床以急起高热、流涎、厌食、咽痛、咽部疱疹、溃疡等为主要表现[1],其16型可引起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近几年来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明显上升趋势.2012年3~10月我院采用金振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6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谭丽琴;梁茜;周林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伴JAK2V617F突变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肿瘤增生性疾病,同时具有病态造血和骨髓增殖的特点,其异质性很大,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归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1].JAK2V617F突变见于大部分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却罕见于CMML,而急变后JAK2V617F突变仍阳性的病例更罕见.本文报告1例伴有JAK2V617F突变的CMML病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吴福珍;梁晔;刘振芳;刘练金;李忠清;赖颖晖;罗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McNamara分析及性别差异研究

    目的:用McNamara分析法对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其骨性特征,为正畸与正颌外科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82例及广西地区骨性Ⅰ类成人个别正常(牙合)50例,通过CASSOS软件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研究.结果:(1)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上颌突度、有效上颌长度测量值小于骨性Ⅰ类组(P<0.05),下颌突度、有效下颌长度、下颌平面角与下切牙突距测量值均大于骨性Ⅰ类组(P<0.05).(2)在骨性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组中男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中男性的有效下颌长度、下切牙突距和下前面高均大于女性(P<0.05),上颌突度则女性大于男性(P<0.05).(3)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中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和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的数值发现,男性中两者有显著差异的测量项目更多.结论: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同时存在上颌发育不足和下颌发育过度,以后者为主.男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较女性更严重,面型更差.

    作者:丁氏垂庄;刘海峰;宋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叶因子3和环氧合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三叶因子3 (TFF3)和环氧合酶-2(COX-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TFF3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胃黏膜组织40例,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各6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标本中TFF3和COX-2的表达.结果:TFF3和COX-2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TFF3和COX-2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FF3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2,P<0.01).结论:TFF3与COX-2的表达增加有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两者在胃癌中表达上调有可能使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失衡,从而导致胃癌的发生;TFF3与COX-2在胃癌中可能呈协同作用.

    作者:苏婷;赖铭裕;韦春回;石磊;农云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21例临床观察

    儿童股骨颈骨折在儿童各种类型骨折中发生率约占1%,其并发症较严重.我院1998年1月至2012年4月,采用手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14岁,平均8岁.受伤到就诊时间:4h至10 d 19例,120 d 1例,180 d 1例.致伤原因:交通伤9例,跌伤8例,坠落伤4例.骨折按Delbet分型:Ⅱ型(经颈骨折)10例,Ⅲ型(股骨颈基底骨折)9例,Ⅳ型(转子间骨折)2例.

    作者:韦向东;吕良庆;蒙世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3 (Transcription factor Sp3,S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2,HER-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3在55例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并检测HER2、ER、PR在上述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p3和HER2、ER、PR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Sp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81.8% vs 34.5%),表达情况与年龄、肿瘤直径、有无腋淋巴结转移有关,Sp3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29,P=0.014),而与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均P>0.05),Sp3阴性的患者无病生存率高于阳性的患者.结论:Sp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对预后评估有意义,其与HER2的关系使其有望成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陈南东;莫伟嘉;冯振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目的:建立乳兔软骨细胞分离及培养的方法,观察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两步消化法,将乳兔关节软骨进行分离、培养.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并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代软骨细胞形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 PCR)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两步酶消化法,成功分离出乳兔关节软骨细胞,培养24 h后细胞贴壁呈短梭形.培养2周左右软骨细胞聚集似“铺路石”样.MTT法显示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甲苯胺蓝呈阳性结果,并随代数增加阳性结果呈减弱趋势.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RT PCR显示随代数增加软骨细胞Ⅰ型胶原表达增强,Ⅱ型胶原表达减弱.结论:本研究采用两步酶消化法,成功从乳兔软骨内获取大量活性好、纯度高的软骨细胞,3代以内软骨细胞生长良好,并保持其生物学特性,适于软骨组织工程的应用.3代以后开始出现去分化现象.

    作者:刘雷;韦庆军;陈管雄;谢伟;陈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